1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 B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B
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
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
神秘化的组织
老师点评:
2
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行政决策基本模式的是( D)。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理性决策模式
B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
激进决策模式
D
渐进决策模式
老师点评:
3
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是( 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威尔逊
B
韦伯
C
巴纳德
D
西蒙
老师点评:
4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古德诺
B
韦伯
C
巴纳德
D
怀特
老师点评:
5
厄威克认为,一个行政领导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至多不能超过( 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老师点评:
6
厄威克在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B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
B
把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
C
建立了普遍性管理理论
D
对领导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老师点评:
7
作为古利克许多思想信条的来源又是他实践其思想信条的工具的部门是( B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美国政府研究协会
B
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所
C
美国内部事务协调人办公室
D
美国政治学会
老师点评:
8
人们认为,如果说在美国只有一个人是行政管理的化身,那么这个人就是( 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杰佛逊
B
威尔逊
C
古利克
D
潘恩
老师点评:
9
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 A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行政学导论》
B
《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
《联邦主义者》
D
《外国公务员制度》
老师点评:
10
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杰佛逊
B
威尔逊
C
韦伯
D
古利克
老师点评:
11
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的区分为( AB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神秘化组织
B
传统组织
C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D
正式组织
老师点评:
12
林德布洛姆认为社会政治过程所包含的基本形态有( ABC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价格体系
B
层级体系
C
多元体制
D
议价
老师点评:
13
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ABC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情报活动”
B
“设计活动”
C
“审查活动”
D
“抉择活动”
老师点评:
14
在巴纳德看来,作为一个系统,不论哪一级别的组织,全都包含着以下基本要素( AB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共同的目标
B
协作的意愿
C
信息交流
D
严格的管理
老师点评:
15
厄威克认为,组成管理过程的职能有( ABC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老师点评:
16
在下列领域中,古利克的个人兴趣一直都主要在( AB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城市政府
B
公共财政
C
公用事业
D
人事
老师点评:
17
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 ABC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目标
B
程序
C
服务对象
D
地点
老师点评:
18
怀特提出的建立行政学的基本假定是( ABC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行政管理具有共性
B
行政的重要性
C
行政学的实践基础
D
行政的科学化
老师点评:
19
怀特的人事行政思想十分丰富且比较具体,主要表现在( AB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职务的晋升问题
B
人才选拔问题
C
职务回避问题
D
职位分类—分级与工资的制定问题
老师点评:
20
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为( ABCD )。
满分: 1分 得分: 1分
A
严密性
B
合理性
C
稳定性
D
普适性
老师点评:
21
韦伯认为,尽管社会组织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质,但权威 和 控制是各类社会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满分: 2分 得分: 2分
老师点评:
22
在巴纳德看来,所谓组织平衡实质上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满分: 2分 得分: 2分
老师点评:
23
厄威克认为管理的控制的派生职能同组织的人事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配备人员、挑选人员、安置人员和惩戒。
满分: 2分 得分: 2分
老师点评:
24
在古利克看来,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的民主制政府优于集权制政府,因为前者能够产生新思想,具有自由批评的矫正效应并且要求老百姓对最终结果作出评价。
满分: 2分 得分: 2分
老师点评:
25
怀特认为,政府的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的。
满分: 2分 得分: 2分
老师点评:
26
韦伯所谓的“官僚制”具有哪些特征?
满分: 10分 得分: 10分
学生答案:
答: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
27
什么是行政协调?怀特认为应如何解决行政协调问题?
满分: 10分 得分: 10分
学生答案:
答:行政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管理行为,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怀特主张:
(1)应该精简机构,减少协调工作的数量和难度。
(2)应该设置行政协调机关。
(3)要通过精密的协调来获得较好的协调结果,进而提高行政效率。
(4)在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的裁定就是最后的决定。
(5)明确协调的原则,即“对任何事件均由主管会制定完整的政策,用以领导相关的各部。规划这种政策是附设专门的协调委员会…..各部有专人参加……形成联合规划中之一协调部分。应用这种方策,可使各部在独立行动中,获得合作的行政效能”。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
28
厄威克认为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是什么?
满分: 10分 得分: 10分
学生答案:
答:在厄威克看来,下列原则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1)目标原则;
(2)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3)单头领导的原则;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的原则;
(5)“授权原则”;
(6)“责权相符原则”;
(7)明确性原则;
(8)“控制幅度原则”。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
29
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满分: 10分 得分: 10分
学生答案:
答: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当私人行为证明不符合公共利益时政府应通过行动在社会中扮演一种积极角色。应尽可能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因为计划是所有公共事业的一个基本要素。
(2)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都应提出政策建议和执行政策,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则只应 承担批准行政建议或否决行政建议的职责。
(3)在行政部门内,行政首长应通过更为有力的层级控制、改进参谋机构的支持、合并行政科室以及减少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民选官员的人数来其增强实力。
(4)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应就其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尤其是,联邦政府应承认州和地方的问题具有全国性,因此联邦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扮演一种领导角色。
(5)行政官员必然要涉及到政治和政策问题,而且行政理论应重新加以阐述以便在各项行政职能中充分利用职业专长。
(6)应运用科学方法来发现能够用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般性行政原则。
(7)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应在组织内部通过权威机构和建立与发展统一目标来对其行政分支组织进行内部整合。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
30
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何种诠释?(论述题)
满分: 15分 得分: 15分
学生答案:
答: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
(1)“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2)“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世袭制” 和“封建制”。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韦伯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称之为合理化的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权威。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 “理想的官僚制”。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
31
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论述题)
满分: 15分 得分: 15分
学生答案:
答:其一,林德布洛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全面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
(1)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所谓问题加以明确并予以说明。这样,关于“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存在有各种争论的余地。但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目前还没有任何可以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方法。
(2)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一项复杂决策来说,分析永远没有穷尽,有时或许还会造成错误;而且在现实决策中,也不可能漫无止境地分析下去。
(3)决策受到价值观影响。
其二,林德布洛姆明确了渐进决策含义与基本原则: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其三,林德布洛姆进一步分析了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
在他看来,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技术和现行计划的制约,它们决定着决策必然成为渐进过程,他分别从上述这三个方面对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作了分析。
首先,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其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最后,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老师点评:回答正确,要点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