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总分20.00)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B )。(2.00分)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呐喊》
2.“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这里“工业界的巨头”是指( C)。(2.00分)
A. 朱呤秋
B. 赵伯韬
C. 吴荪甫
D. 杜竹斋
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 B)。(2.00分)
A. 《狂人日记》
B. 《在酒楼上》
C. 《阿Q正传》
D. 《铸剑》
4.“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句话是(B
)对《子夜》的高度评价。(2.00分)
A. 鲁迅
B. 瞿秋白
C. 郭沬若
D. 胡适
5.《孤独者》的主人公是(B )。(2.00分)
A. “我”
B. 魏连殳
C. 涓生
D. 宴之敖
6.“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的人是(C
)。(2.00分)
A. 武士
B. 一个画衣的胖子
C. 干瘪脸的少年
D. 黑色人
7.《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教书谋生的城市是(B )。(2.00分)
A. 北京
B. 太原
C. 济南
D. S城
8.《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C )。(2.00分)
A. 刚愎
B. 大度
C. 优柔
D. 胆怯
9.《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B )。(2.00分)
A. 纯和细竹
B. 纯和慈
C. 细竹和琴子
D. 小林和琴子
10.吴老太爷死在(A
)。(2.00分)
A. 吴宅
B. 雪铁龙汽车里
C. 小火轮上
D. 路上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总分30.00)
1.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ABCD )。(3.00分)
A. 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B. 《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C. 小说中“剑”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
D. 《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
2.吕纬甫讲的第二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 AD)。(3.00分)
A. 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死去了。
B. 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出嫁了。
C. 吕纬甫受母亲的委托,为报答阿顺的荞麦粉,为阿顺买了一朵剪绒花。
D. 只好将剪绒花送给了阿昭。
3.关于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比较正确的理解有( ABC)。(3.00分)
A. 是抗战后写的长篇。
B. 返璞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
C. 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
D. 故事情节完整。
4.吕纬甫讲的第一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ABC )。(3.00分)
A. 吕只好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弟弟身体所在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迁葬。
B. 吕受母亲之命,为小兄弟迁葬。
C. 吕有一个小兄弟,三岁就死去了。
D. 掘开坆一看,棺木快烂尽了,尸首不见,只剩一点头发。
5.“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这句话表现了吕纬甫 ( ABD)。(3.00分)
A. 曾是个决心改革中国的热血青年。
B. 后来由于找不到改革社会的出路,变得颓唐,不思进取了。
C. 现在仍一心要积极奋斗,但迫于社会压力,装作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D. 青年时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
6.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 ACD)。(3.00分)
A. 琴子
B. 纯
C. 小林
D. 细竹
7.有关《铸剑》正确的说法有(BC )。(3.00分)
A. 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铸剑开炉”。
B. 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三头相搏”。
C. 有两种调子: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
D. 有两种调子:主客问答,抑客扬主;主人的崇高,客人的荒谬。
8.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ABCD )。(3.00分)
A. 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
B. 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C. 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
D. 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
9.黑色人要用眉间尺的头与剑去复仇,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D)。(3.00分)
A. 无力战胜强大于己的敌人,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B. 黑色人骗取眉间尺的信任,为自己复仇。
C. 骗取王的信任,表明自己已杀了王的敌对者。
D. 要向敌人复仇,应先向自身复仇,与旧的自我决裂。
10.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BCD )。(3.00分)
A. 京味
B. 理趣
C. 禅趣
D. 涩味
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总分50.00)
1.……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不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鲁迅《在酒楼上》 谈谈关于“老梅”、“山茶花”描写的精妙处,以及本段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25.00分)
答:
答:①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梅、山茶花不畏风雪严寒,斗志昂扬、志向坚定。
②表现了充满“情旧的心绪”的我,对故乡老梅、山茶花异常敏感。(或:对“懒散和怀旧”的“我”增添了某种激情。)
③是“我”高洁的情怀,坚贞不屈意志的象征性写照
2.“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 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茅盾《子夜》 细读上面语段,简析它的象征意义。(25.00分)
答:
答:①表明上海已是现代化都市,是外资侵入、洋化了的商业经济城市。
②吴老太爷忍受不了五光十色的景象、喧嚣嘈杂的场面的刺激,忍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刺激,患脑溢血猝死,暗示封建阶级的衰朽和溃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