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05年7月试卷号1186城市管理学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试卷代号:1186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2005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 生长点,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 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 关系。
3.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政府宏观 调控下对 起基础性作用。
4. 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5. 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 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 减排污量。
6.过去我国市政管理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 职能。
7.“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中心论”,不是追求人对自然的绝对主宰和控制,而只是强调城 市环境的 «
8. 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 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
9.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 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手段与“法律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措施
是对经济性手段的有利补充,而不能成为主要手段。
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 不能得分)
1.( )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
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A.农业现代化
C.工业化
7.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
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
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1.城市营销:
2.城市社区管理: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毎小题10分,共30分)
1.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2.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是什么?
3.如何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毎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论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结合实际,论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
试卷代号:118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鷲驚专业市政规划与管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填空(毎空1分,共10分)
7. ABCD
三、名词解释(毎小题5分,共10分)
1.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 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 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2.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 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 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 程。
四、简答题(毎小题10分,共30分)
1.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1)“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 应,赶赴现场处理;(3分)
(2)“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 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2分)
(3)“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査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2分)
(4)“实”就是调査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査,督办到位。
(3分)
2.(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2分)
(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2分)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2分)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2分)一
(作简要说明2分)
3.(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2分)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2分)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2分)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2分)
(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2分)
五、论述题(毎小题15分,共30分)
1.要点提示;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以上要点均须结合实际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2.要点提示: .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