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中国法制史试题
2006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6.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 )。
A.律 B.令
C.科 D.比
7.清朝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
A.秋审 B.春审
C.热审 D,朝审
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o
A.君上大权 B.国会
C.总理 D.臣民权利义务
9.太平天国早期的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资政新篇》 D.《太平刑律》
10.北京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 )。
A.普通法院系统 B.兼理司法法院
C.特别法庭 D.平政院
.費 分 评.卷入一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C.行刑,重其轻者
D.法令由一统
2.以下属于秦朝的作刑(徒刑)的是( )«
A.城旦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3.汉律六十篇包括( )o
A.九章律 B,越宫律
C,朝律 D.傍章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表现在(
)。
得分评卷人
三、填空题(毎空2分,共10分)
1.西周初期的土地王有,诸侯不得买卖、处分被分封的土地,这种土地制度叫做
2.秦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
3.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法典是 。
4.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是 。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组织方面具体化的表现是实行” ”原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奴隶制五刑
2.六礼
3.禁榷制度
4.龙凤合挥
I.邓析作竹刑。
9 “4-亚,,
J、 I JE* 0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试卷代号:10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中国法制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共20分)
1. A 2. A 3. D 4. B 5. D
6. D 7. A 8. D 9. 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0. D
1. ABC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CD 8. ABC 9. ABCD
三、填空题(毎空2分,共10分) 10. ABC
1.田里不鬻
2.法经
3.唐律(或《唐律疏议》)
4.清末立宪
5.三三制
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奴隶制五刑是奴隶制国家最基本的五种刑罚,即墨、則、刖、宫、大辟。
2.六礼是西周结婚的六道程序,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禁榷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
4.龙凤合挥是指太平天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因证书上印有一龙一凤而得名。
五、 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邓析作竹刑。
(1) 春秋时期郑国人邓析公布成文法。(4分)
(2) 将法律写在竹简上,便于携带。(3分)
(3)当时郑国的执政郑驷歇将邓析杀死,但用了他的竹刑。(3分)
o « w
&・ I ,廿、 Q
(1) 最早规定在《开皇律》里。(1分)
(2) 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是十种最严重的犯罪。(1分)分别是:
①谋反(1分)
②谋大逆(1分)
③谋叛(1分)
④恶逆(1分)
⑤不道(1分)
⑥大不敬(1分)
⑦不孝(0.5分)
⑧不睦(0.5分)
⑨不义(0.5分)
⑩内乱(0.5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 确认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国。(3分)
(2) 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政治制度。(3分)
(3) 具体规定了人民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4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