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17年1月1237物流管理基础

试卷代号:123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物流管理基础 试题(半开卷)
2017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1分,共7分)
1.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这属于( )。
A.宏观物流 B.中观物流
C.微观物流 D.绿色物流
2.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和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物体,这是包装的( )。
A.动态含义 B.静态含义
C.广义含义 D.狭义含义
3-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小、更加安全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上运输
4.冷冻加工是为了保鲜而进行的流通加工,这种加工属于( )。
A.保护性加工 B.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
C.为消费方便省力的加工 D.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加工
5.在仓库布局设计时,通道的设计应满足装卸设备的进出及所需的服务区间,还有( )。
A.货物重量 B.货架高度
C.厂房大小 D.存货的正确存取
6.用户在接受物流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 )。
7.将配送评价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分类标准是( )。
A.评价的范围
B.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C.配送的性质
D.配送程序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8.下列物流中,属于微观物流的有( )。
A.绿色物流 B.供应物流
C.生产物流 D.城市物流
E.国际物流
9.运输合理化的主要措施有(
A.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B.发展直达运输
C.配载运输 D.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E.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能
10.盘点作业的内容有()。
A.查数量 B.查质量
C.查人员责任 D.查保管条件
E.查成本效益
11.配送中的储存的具体形式有( )。
A.整存 B.储备
C.单独储存 D.暂存
E.分拣储存
12.响应质量的构成指标有( )。
A.订单反应时间 B.顾客咨询反应时间
C.作业指令处理时间 D.作业准备时间
E.作业响应时间
13.运送子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
A.运载工具子系统 B.运送线路子系统
C.交通控制子系统 D.维修养护子系统
E.管理指挥子系统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表述改正过来(每小题3分,共21分)
14.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 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 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15.入库,就是将货品按其分类内容加以有次序地编排,用简明的文字、符号或数字代替 货品的“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信息的一种方式。
16.商品的销售包装,是直接同消费者见面,并随同商品一起出售给消费者的。
17.在国际多式联运中,“枢纽”是指配合货物多式联运,并能接受和处理联运货物和相关 业务事宜的公共点。
18.在运输线路选择中,非成本因素是指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不影响企业成本和企业未来 发展的因素。
19.采用配送方式,用户只需向两处订货,或和两个进货单位联系就可以订购到以往需去 多个地方才能订到的货物。
20.物流设计质量主要是指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作业构成的设计质量。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简述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22.简述不合理配送的主要表现形式。
得分评卷人
五、应用分析题(40分)
23.根据邮政系统的运转流程,谈谈你对物流系统的认识。
试卷代号:123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物流管理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7年1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1分,共7分)
1. A 2. B 3. B 4. A 5. D
6. C 7. A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8.BC 9. ABCDE 10. ABD 11. BD 12. ABCD
13.ABCDE
三、 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表述改正过来(毎小题3分,共21分)
14.V
15.X,应改为:编号,就是将货品按其分类内容加以有次序地编排,用简明的文字、符号或
数字代替货品的“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信息的一种方式。
16.V
17.X ,应改为: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网络点”是指配合货物多式联运,并能接受和处理联
运货物和相关业务事宜的公共点。
18.X,应改为:在运输线路选择中,非成本因素是指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够影响企
业成本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19.X,应改为:采用配送方式,用户只需向一处订货,或和一个进货单位联系就可以订购 到以往需去多个地方才能订到的货物。
20.X,应改为:物流设计质量主要是指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作业流程的设计质量。
四、 简答题(每小题1。分,共2()分)
21.简述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答:(1)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距离对于降低物流费用意义很大。
(2) 运输环节。每增加一个运输环节,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费用,而且必然要增加 运输的附属活动。
(3) 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各自的优势领域,必须综合考虑。
(4) 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缩短对于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
(5) 运输费用。运输费用的降低,是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22.简述不合理配送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库存决策不合理。
(3)价格不合理。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
(6)经营观念中的不合理。
五、应用分析题(40分)
23.根据邮政系统的运转流程,谈谈你对物流系统的认识。
答:邮政系统的运转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在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分中心,每个分中心又包含 若干个邮政点,用户需要邮寄的物品首先由各邮政点收集,每个邮政点负责一个区域的收集工 作,然后将收集的物品在固定的时间里送到各分中心,在分中心里,将物品进行分拣和分类,然 后将同一目的地或同一运输路线的物品集中在一起,运送到不同的分中心,接下来,分中心再 将收到的物品分拣给其所管辖的邮政点,最后由邮政点负责将物品送到辖区内的用户手中。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1)物流系统是一个集散的组织过程,物品首先由各邮政点进行收集,再集中到各分中心。 散的过程是先从分中心开始,将物品分发到不同的分中心和邮政点。因此,没有集散就没有物 流系统,物流系统必须对物品的集中和分散进行组织。不同的物流系统具有不同的集散方式。
(2)物流系统必须具有经常性的物品流动,即有一定的规模。在邮政系统里,我们看到,各 分中心和邮政点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物品,并且在长期内存在。偶然的集散活动不构成物流 系统。
(3)物流系统必须经过设计,从整体上保证物流效率最高,但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物品的流 动过程都是最高效率的,其中免不了走一些迂回路线,典型的例子是居住在同一个邮政点管辖 范围内的居民相互递送物品,物品的运输路线是先由邮政点收集,然后送到分中心进行分拣, 再送回该邮政点投递。
(4)物流系统要有比较稳定的线路、节点,并且线路和节点形成网络,每个节点都有稳定的 功能。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