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18年1月1373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试卷代号:137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2018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 分.评豊、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本题25分,每小题5分)
1.显著个别差异
2.融合教育
3.特殊教育安置
4.个别化教育计划
5.自然支持
得分评卷人 二、简述题(任选一题15分,多做不计分)
6.请简述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的发展前景。
7.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说明实施家庭社区支持的方法。
得分评卷人 三、案例题(本题25分)
8.根据下面的案例分析融合教育三个基本目标,如归属感、人际关系、有效学习来分析上 面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案例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支持性教育的理念补充支持性的策略与 建议。
1290
案例:
该生因婴儿时期发烧,误打退烧针导致听力受损。一年级新生入校时能用简单的语言交 流,但口齿不太清,讲话时声音很大,学习能力很弱。常常记不下来老师上课说的知识和布置 的作业。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很想和老师、同学交流,性格有些内向。
教师釆用的策略:
(1)沟通交流、拉近距离: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担任班级数学教学工作和中队辅导员,到了三 年级我又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我作为老师,总是对她多微笑、多关心。上数学课时我把语速放 慢,遇到重要的知识点时语气加强有变化,并注意观察小吴的表情,如果她一脸的茫然,那我就 面对她把话重复一遍,让她看清我的口型。在设计教学时,总想一两个较好回答的问题留给 她,让她可以较准确的说出答案,这样既增强了小吴的自信心,也让大家觉得她很不错,从而帮 助她在同学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的训练一直贯穿四年的教学过程中。
(2)寻找契机,激发自信:我利用她想帮老师做事,帮得上忙是种光荣的积极想法,安排她 在班级做一些服务同学的工作。以此激发她的自信。比如打扫卫生,我发现每次到她在的那 小组打扫卫生时,她总是非常积极、认真,她负责的区域是最干净的。我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 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特别高兴。大家也很佩服她。借此机会我推荐她做卫生小组长,小吴 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刚开始当组长时她很辛苦,有些同学不值日,她也不知道怎么去管,只 好自己一起扫了。这样干了一段时间,她的积极性和热情又没有了。于是我就和她谈心,问她 为什么不管,她说不知道怎么管,而且如果告老师的话,大家又不和她玩了。只好自己全做了。 我问她这样好吗?不要怕得罪同学,做得不对的地方就要指岀来,这样同学才会服你。只要自 己做的对就坚持下去。于是小吴在其他班干的帮助下,渐渐学会如何当小班干,做老师的小助 手。她的积极性又回来了。而且大家也很配合她的工作,因为她是个正直的好班干。小吴为 班级服务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她的自信也提高了。
(3)淡化残疾、融入集体:从小吴到我们这个集体开始,我就在考虑要让她过一个正常孩子 的生活。让她忘记自己的残疾,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这不也是开展随班就读的根本意 愿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刻意对待小吴,不区别她与其他同学。并且开展很多 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小吴参与其中。及时鼓励、肯定她。让大家忘记她的残疾,而记住她优秀 的、好的表现。关注她课间和哪些同学玩,不在班级提及一个关于她残疾的话。渐渐的大家也 没有把她看成是残疾人,而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4)学习成绩: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小吴的各科成绩都能达到班平均,尤其是数学,有时 能超过班平均好几分呢。
结果经过长期的辅导,无论是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还是在日常行为方面,小吴都有 了很大的进步。作业按时完成,字迹美观工整,上课积极发言,胆子变大了,在班级还交到不少 好朋友。脸上也越来越有笑容,说明自信与快乐正一点一点回到她的身上。这些都是我们老 师与家长所乐见的。也希望小吴能更好地走下去,走出一片自己的精彩人生。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题35分)
9.为什么说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是一个逐渐的组织变革,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过程。
试卷代号:137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8年1月
一、 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本题25分,每小题5分)
1.显著个别差异:显著个别差异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结构与功能、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人明 显地不同,该身心指标在100个人中出现率小于2%,就称为具有显著差异了。
2.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将具有显著个别差异的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实施教育。
3.特殊教育安置:是将一个有显著个别差异的学生,如自闭症儿童,安置在恰当的教育形 态中,或者安置在普通学校班级接受融合教育、或者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教班、或者在特殊学校 接受特殊教育等。这一决策过程称为教育安置。
4.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 定,它记载了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5.自然支持:自然支持是指来自残障人自己、家庭、邻里、同学、同事和社区的,非正式的、 非专业的,低成本的、可持续的支持。
二、 简述题(任选一题15分,多做不计分)
6.请简述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的发展前景。
答:中国特殊教育面临多元的局面,在面对未来挑战的格局中,中国特教学校应该做好下 面三件事来赢得未来的发展:
(1) 突破“围墙”:特教学校“突围”是指特教学校要打破自己的“围墙”,融入社区,克服自身 “隔离办学”先天不足的弱点。(5分)
(2) 接受“多重”:特教学校在打开围墙的过程中,要积极接纳具有严重和多重障碍的儿童 入学。在保障这些儿童教育权利的过程中赢得自己的生存权。(5分)
(3) 重新“占位”:“占位”就是特教学校在融合教育中赢得自己新的位置。
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特殊教育不仅要突破自己学校的围墙,还有突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
育隔离的围墙,以支持性资源中心的方式深入到随班就读。北京和浙江地区的特教学校通过 建立资源中心,开辟一个新的渠道,支持普通学校中的资源教室,进而支持普通班级中的特殊 学生。通过对普通学校中多样性的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提供专业支持,特教学校为自己的生存 和发展赢得一个新的天地……(5分)
7.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说明实施家庭社区支持的方法。
答:支持策略的运用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区生活活动的设计中,由家长和社区人士运用。支 持策略的运用,应该尽量釆用自然支持,发掘家庭和社区中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合理便利,追求 过平常的日子。
(1) 利用自然支持与合理便利
自然支持:是指在自然生活情景中的,非专业的、低成本的支持活动。自然支持来自自己、 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父亲和其他核心家庭成员,以及近邻、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和社区居 民等非专业人士。
合理便利:是指“根据具体需要,在不造成过度或不当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和恰当的 修改和调整,以确保残疾人在其他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联合国《残 疾人权利公约》)。合理便利是自然支持的重要资源,按照支持的理念和原则可以将合理便利 用到恰到好处,实现最佳效果。(8分)
(2) 追求常态生活方式
通过支持让学生尽可能保持与同龄儿童一样的常态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支持所要求的高 度。要使自然支持和社会资源发挥重要而持续的作用,就应该建立成一个能够协助个案维系 正常生活的支持方案。在运用支持策略,实施支持方案时,应该首先寻求自然支持,当自然支 持不能满足儿童需求时,再寻求社会支持。建立以自然支持为主体,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个别 支持计划,这是以最少成本获取最优支持的重要思路,也是有效应用康复资源的重要技巧。(7 分)
三、案例题(本题25分)
8.根据下面的案例分析融合教育三个基本目标,如归属感、人际关系、有效学习来分析上 面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案例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支持性教育的理念补充支持性的策略与 建议。
案例:
1294
该生因婴儿时期发烧,误打退烧针导致听力受损。一年级新生入校时能用简单的语言交 流,但口齿不太清,讲话时声音很大,学习能力很弱。常常记不下来老师上课说的知识和布置 的作业。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很想和老师、同学交流,性格有些内向。
教师采用的策略:
(1)沟通交流、拉近距离: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担任班级数学教学工作和中队辅导员,到了三 年级我又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我作为老师,总是对她多微笑、多关心。上数学课时我把语速放 慢,遇到重要的知识点时语气加强有变化,并注意观察小吴的表情,如果她一脸的茫然,那我就 面对她把话重复一遍,让她看清我的口型。在设计教学时,总想一两个较好回答的问题留给 她,让她可以较准确的说出答案,这样既增强了小吴的自信心,也让大家觉得她很不错,从而帮 助她在同学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的训练一直贯穿四年的教学过程中。
(2)寻找契机,激发自信:我利用她想帮老师做事,帮得上忙是种光荣的积极想法,安排她 在班级做一些服务同学的工作。以此激发她的自信。比如打扫卫生,我发现每次到她在的那 小组打扫卫生时,她总是非常积极、认真,她负责的区域是最干净的。我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 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特别高兴。大家也很佩服她。借此机会我推荐她做卫生小组长,小吴 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刚开始当组长时她很辛苦,有些同学不值日,她也不知道怎么去管,只 好自己一起扫了。这样干了一段时间,她的积极性和热情又没有了。于是我就和她谈心,问她 为什么不管,她说不知道怎么管,而且如果告老师的话,大家又不和她玩了。只好自己全做了。 我问她这样好吗?不要怕得罪同学,做得不对的地方就要指出来,这样同学才会服你。只要自 己做的对就坚持下去。于是小吴在其他班干的帮助下,渐渐学会如何当小班干,做老师的小助 手。她的积极性又回来了。而且大家也很配合她的工作,因为她是个正直的好班干。小吴为 班级服务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她的自信也提高了。
(3)淡化残疾、融入集体:从小吴到我们这个集体开始,我就在考虑要让她过一个正常孩子 的生活。让她忘记自己的残疾,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这不也是开展随班就读的根本意 愿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刻意对待小吴,不区别她与其他同学。并且开展很多 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小吴参与其中。及时鼓励、肯定她。让大家忘记她的残疾,而记住她优秀 的、好的表现。关注她课间和哪些同学玩,不在班级提及一个关于她残疾的话。渐渐的大家也 没有把她看成是残疾人,而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4)学习成绩: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小吴的各科成绩都能达到班平均,尤其是数学,有时 能超过班平均好几分呢。
结果经过长期的辅导,无论是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还是在日常行为方面,小吴都有 了很大的进步。作业按时完成,字迹美观工整,上课积极发言,胆子变大了,在班级还交到不少 好朋友。脸上也越来越有笑容,说明自信与快乐正一点一点回到她的身上。这些都是我们老 师与家长所乐见的。也希望小吴能更好地走下去,走出一片自己的精彩人生。
评分要求:
按照“归属感”(5分)、”人际关系”(5分)和“有效学习”(5分)的三个要点对案例进行 分析。
说出该案例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10分)
四、论述题(本题35分)
9.为什么说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是一个逐渐的组织变革,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过程。
答:
(1) 我国特殊教育正在经历一个从特教学校教育走向融合教育的转型阶段,同时,特殊教 育内在运作也在从传统教育走向个别化教育,因此需要进行组织变革和质量提升。(9分)
(2) 特教学校教育的转型,一方面是接受严重的多重障碍的儿童,因此,需要从传统的班级 分科教学走向包办制或个案与班级管理相接的方式,而另一方面特教学校教育还有为普通学 校的融合教育,提供资源中心和巡回支持服务,而这一转变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组织转变过程和 持续的质量提升过程。(9分)
(3) 现有的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也要进行组织转型,要从单纯的随班转化成建立包括资源 教室在内的具有支持系统的、社区融合的支持性教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将面临随着组织 变革带来的持续的质量提升过程。(9分)
对上述三点有自己的实际体会,能结合实际回答。(8分)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