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12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2015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学前教育学是以( )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A.幼儿园 B.学前教育现象
C.学前教育目的 D.学前教育规律
2-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 )的特征。
A.教育性 B.奠基性
C.保育性 D.终点性
3.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 )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A.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 B.各年龄段的学前教育目标
C.单元教育目标 D.活动教育目标
4-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 范。”是(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A.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
B.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育目标
C.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
D.《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岀的学前教育目标
5.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 )的目的任务。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碍 分苴% 二、名司解释(毎小题5分,共15分)
11.观察法
12.幼儿园
13.幼小双向衔接
15.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桐计各原则及其内涵。
16.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上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得分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20分)
17.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1) 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 为什么?
案例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幼儿A:“长颈鹿”。
老师:“为什么你会想到长劲鹿?”
幼儿A:”因为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小兔子可以滑下来
幼儿B:“小猴子”。
老师:“为什么?”
幼儿B:”因为小猴子会爬树,它能救小兔子。”
老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幼儿C:“小兔子的长耳朵!”
老师:“小兔子的长耳朵也能救自己,真是一个好办法,讲给大家听一听”
幼儿C:“小兔子可以用长耳朵把树枝弄下来,气球就可以飞走了”。
案例2:“筷子夹小熊”(某幼儿园托班)
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 小各一个)
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幼儿非常不愿意听老师讲话。老师试着努力说服幼儿,而幼儿仍然用手去抓,老师想, 如果坚持下去只能让他不高兴,于是老师不再强求他而是在旁边看着他。幼儿用手把碗里的 小熊颠来倒去,然后拿出绿色大熊、小熊摆在面前,指着高的说:“这个高指着矮的说,’这个 矮,高的是爸爸,矮的是小朋友。”
老师乘机说:“我们来给小熊排队好吗?”
幼儿点头,于是他开始摆,把最矮的几个放在前面,最高的放在后面,然后又看了一眼那些 不高不矮的小熊,把它们放在中间,完成了从矮到高的排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呼,拍手,接 着,幼儿把所有的小熊放在碗里,假装开煤气炉,用手翻炒小熊。
老师问:“你在炒菜吗?”
幼儿愉快地点头说:“是,我在开火”,
老师说L炒好了菜要记住关火。”
幼儿认真的重复道:“炒好了要关火。”
菜炒好了,老师乘机递上修子说:“你可以用筷子夹菜了,手脏,不能用手拿。”幼儿歪着头 想了一会说,“洗手啊!”于是装莫作样地开水龙头。压出洗手液,用毛巾擦手,然后很不屑地 说:“洗了手就可以用手拿了吧,老师也来呀!”
老师回答:“我的手洗干净了,菜很烫,我喜欢用筷子,我最会用筷子。‘’老师拿筷子夹了一 个红小熊,假装吃得很香,还说“你能夹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吗?”
幼儿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就这样老师和幼儿 你一个我一个地吃完了“菜”。
mi
试卷代号:1312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7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I.B 2. B 3. D 4. A 5. C
6. D 7. A 8. A 9. A 10. A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II.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 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12.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13.幼小双向衔接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 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 简答题(每题分,共20分)
14.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 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5分)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 值。(5分)
15.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讶计各原则及其内涵。
(1) 科学性原则:(2分)科结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 是符合人类社会认识的客观规聿、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客观规律、符合人际交往的客观规律。
(2) 思想性原则:(2分)思恩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全体儿童实施思想道德教 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幼儿园的德育活动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3) 目标性原则:(2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活动称不上教育活列,因为教育本身就含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征。
(4) 整合性原则:(2分)整卄性原则即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把教育中的各种 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建构的过屋。
(5) 活动性原则:(2分)活动性原则就是要让儿童在主动和真实的活动中,通过感知、操 作、体验、交流来进行学习的。
四、论述题(共15分)
16-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一题满分15分。
(2) 仅回答要点,且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诵、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5分。
答题要点:
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蓮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乍: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主要是幼儿园与家庭的 衔接与合作,也被称为家园合作或家园共育。
(1) 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拿能的发挥,0分)
(2) 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画和谐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0分)
(3) 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彭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2分)
(4) 有利于有效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2分)
(5) 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2分)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沦述,结合实际:(5分)
1116
五、案例分析(20分)
17.要求:
(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要点如下:
(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 得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 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7分)
(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①体现互主体性;②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 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③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 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④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 的特征。(7分)
(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 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6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