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19年7月1154教育心理学试题

试卷代号:H54 座位号匚口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9年7月
题号 —*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o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C.德国心理学冯特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岀了人格的( )。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3.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华生 D.斯金纳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6.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含的内容有( )。
A.认知领域的学习 B.情感领域的学习
C.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D.智力技能领域学习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7.概念学习
8.学习迁移
9.原型启发
10.自我效能感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1.浅论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12.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14.试述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
试卷代号:1154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9年7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I.A 2. C 3. CD 4. B 5. B 6. ABC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注: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
7.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 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8.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 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 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9.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所谓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 的途径和方法。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很大作用。
10.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三、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II.浅论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形成条件化知识。(3分)
(2) 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分)
(3) 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3分)
(4) 要科学地进行练习。(3分)
12.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分)
(2) 从他控到自控。(3分)
(3) 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3分)
(4) 从局部到整体。(3分)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 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代表。(4分)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当 前接受到的环境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 信息的意义。(4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 经验体系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 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 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5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
(1)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以引 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3分)
(2) 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 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 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3分)
14.试述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
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5分)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品徳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道 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形成稳定的联系。一般来说,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都是统一的,但 有时也会出现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帮助他们学 会“怎样做”,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5分)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它是一个 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品德的关键因素。道德行为的训练,单靠行为方式的指导是远 远不够的,还应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道德 行为方式变得容易实现,形成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而且还能够加强道德行为的自觉 性、概括性和稳定性。(5分)
为了能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实现道德行为,必须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 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4分)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