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口15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得分 评卷人
2019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应用科学
D.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
2.优生学的创始人一英国的高尔顿是( )的鼻祖。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强化控制论 D.社会历史论
3.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B.会骑自行车
C.会讲某种语言
D.有效记忆的方法
E.解决问题时能明确思维方向
4.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5.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6.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
诱惑,从而岀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7.深入访谈法
8.学习
9.学习策略
10.最近发展区
箜一分 寸重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1.如何培养动作技能?
12.简述创造性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得 分 评卷入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试述促进概念学习的条件。
14.案例:
英语期末考试结束了,三个玩得要好的同学拿到了各自的英语考试成绩单。
“小林,你这次考得怎么样? ”小兰问。
“糟透了,还是不及格。”小林回答说,“英语对我来说太难了。”
“我也没考好,只得了及格。”小兰说,“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考好,只是因为我最近老是迷 恋电脑游戏,学习不够努力。考前我就知道这次考试肯定要出麻烦。”
小明则拿着成绩单说,“嗨,我本以为这次考不好,结果却得了个良好。我没复习到的那些 部分这次都没考到。”
以上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问题,请你依据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动 机的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试卷代号:115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9年1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1. D 2. B 3. BE 4. BCD 5. A 6. D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注: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
7.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 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査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査者进行 自由、深入的交谈。
8.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 变化的过程。
9.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 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10.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 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三、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1-如何培养动作技能?
(1) 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3分)
(2) 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3分)
(3) 进行有效的示范与讲解。(3分)
(4) 积极参与练习与提供恰当的反馈。(3分)
12.简述创造性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协同性原则;
(2) 主体性原则;
(3) 活动性原则;
(4) 整体性原则;
(5) 兴趣性原则。
(对于以上5个要点,每答对1个给2分,全部答对给12分)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试述促进概念学习的条件。
促进概念学习要充分考虑概念获得和运用两个环节,还要考虑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2分)
(1) 提供概念范例。(2分)范例指能够代表概念的典型事例,提供适当范例有助于学生掌 握概念的主要特征。提供范例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例一规法,即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 念的正例和反例,然后要求他们总结、归纳出一个定义。另一种是规一例法,即先给学生呈现 一个定义,接着呈现几个正例和反例。(3分)
(2) 利用概念间的联系构图。(2分)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组成“概念 地图”,把新概念置于其中,在这样的“地图”中,概念与概念间的上下级关系得以明确显露,概 念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利于学生通过已知概念来掌握新概念。(2分)
(3) 消除错误概念。(2分)学生很容易由日常生活经验而形成不科学的错误概念,而且这 种不科学的错误概念一旦形成,又难以消除或改变。(2分)
(4)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2分)学生每使用一•次概念或在新的丰富的情境中遇到同一概 念,也就是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学生对要领的理解就更完全、 更深刻,尤其是模糊要领的教学更是如此。而运用概念于实际就是这种概念具体化的过程。
(2分)
14-分析:
(1) 这个问题可釆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解释。(3分)
(2)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对下一 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4分)
(3) 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努力或运气这些稳定性不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 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可能不一致;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能力或课题的难 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往往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结果是 一致的。(4分)
(4) 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把成就行为归因为内部原因,会出现较强的情感反应, 在成功时感到满意和自尊,失败时感到内疚和羞愧。但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 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感反应。(4分)
(5) 其中小林把英语考得不好归因为英语对他太难了,因此,既感到羞愧,又感到无可奈 何,他知道下次考英语还是照样考不好。小兰则不同了,她将英语没考好归因为努力不够这种 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英语就会考好。小明将英语成绩归因为运气,是一 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因此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情感反应。(4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