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54 座位号匚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6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毎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 )占主导地位。
A.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2.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 )。
A.命题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概念
4.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
A.正迁移 B.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
( )解释。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6.认知好奇心是( )的核心。
A.外来动机 B.内在动机
C.成就动机 D.主导性动机
得分评卷人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7.教育经验总结法
8.概念同化
9.智力技能
10.掌握学习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1.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2.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4.案例:
李强是个聪明且学习成就还不错的初中学生,可就是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上课时他 特别爱说话、做小动作,影响班级的课堂纪律和老师教学。为此班主任张老师找李强谈话,希 望他能够克服缺点。每当李强上课纪律有点进步,张老师都及时给予表扬。一段时间下来,虽 然李强在课堂纪律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时常会反复,李强自己也说“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 不对,可我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张老师为了李强在课堂纪律方面进步更快,把李强座位调 到班长王红的旁边,并要求他注意观察王红同学的上课表现。此外张老师还与李强的妈妈联 系,希望李强的妈妈一起配合老师的工作。一学年下来,李强不仅在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显著的 进步,而且学习成绩比以前更好了。
请结合教学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并 谈谈你的看法。
试卷代号:115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6年1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 案)
I.C 2. ABC 3. AC 4. A 5. D
6.B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注: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 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8.概念同化指将新概念纳入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概 念的方式。
9.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 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 有明显的外部动作。
10.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 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三、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II.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4分)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4分)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4分)
12.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3分)
维纳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3分)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 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3分)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 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 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3分)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 过程性原则(1分)
所谓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 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2分)
(2) 训练性原则(1分)
所谓训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事先设计好训练内容,根据训练内 容,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策略学习的示范和足够的练习。(2分)
(3) 分解性原则(1分)
分解性原则是学习策略教学的关键性原则。具体指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为了明确指 点和解释某种策略的意义、功能、使用条件和使用程序,必须把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整思维 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总结出每一个阶段中的最有效学习策略并最终帮助学生把所有的有效 策略加以概括和总结。(2分)
(4) 一体性原则(1分)
一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必须与具体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并且能根据学习者的 实际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2分)
(5) 迁移性原则(1分)
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气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 略的使用条件,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 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 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2分)
(6) 效能感原则(1分)
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还要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学 习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会让学生感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会有 更大的收获。(3分)
14.分析:
(1) 张老师指出了李强的不足之处,使李强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为 李强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了基础,当李强有一点进步时,张老师及时给予正强化(表 扬)是正确的做法。(5分)
(2) “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对,可我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找到李强不能彻底改正 缺点的原因是李强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4分)
(3) 针对李强道德意志比较薄弱的情况,釆取了比较有效的榜样学习和观察学习的方式强 化道德意志的培养,如调换座位。(5分)
(4) 张老师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学校和家庭道德行为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如一年来与家 长配合教育,帮助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5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