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试题
2011年7月 题”号 ——三— 三 ~~冒—―E ——A ― ―|总 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入 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X/”,错者划”X”;毎题2分,共10分) 明 |1.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诃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D ( )
御 ]2.学生的肖像权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得刽 ]3.教育法的适用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
实施的活动。( )
得刽 《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宜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画二(5.教师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提出申诉、申诉受理、申诉处理三个环节。( )
得分[¥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補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毎题2分,且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
得刽 “K《教师资格条例》属于()o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地方性法规
得分 7.下列各项中,( )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
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得分 9-从( )年实行《学位条例》开始,我国建立了学位制度。
A.1980
C. 1986 D. 1995
得分| 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
( )的违法行为。
A.劳动教养 B.收容教养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罚
得分|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毎题2分,可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
得刽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o
A.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R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C.“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D.“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 受教育机会
得分| |1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是( )。
A.二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B.二者的主体相同
C.二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
D.二者的来源相同
M 13.从狭义上讲,教育法制监督是指国家专门法制监督机关依照法定( )对
教育法运行情况进行的审查、督促、纠正等活动。
A.权限 B.目标
C.程序 D.任务
M |14 •下列各项中,( )为《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校的权利。
A.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C.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D.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M 115.下列各项中,( )属于社会保险范围。
A.财产保险 B.人身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得分评卷人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得分| 卩6.法律规范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有关“适龄儿
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 教育”的规定,属于 性规范。
得分| |17.合格评估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 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
量鉴定认可的制度。目前主要评估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
得分| |18.教师资格的取得要件包括:国籍要求、思想道德要求、 要求、学历要求或
资格考试要求。
得分| |19.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学生直接和间接
地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大众传媒教育、校外教育和 教育。
商|― 20. 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得 分 评卷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得分| |21.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得分| |22.简述《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的义务。 得分评卷1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得分| |23.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得分|评卷人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匯时24. 一学校“劝退”20余名中考生
【案情】
中考在即,正当学生们在为最后的冲剌做准备时,石家庄市第22中学初三毕业班的多名 学生,却成了班主任老师的“劝退”对象,而劝退的原因并非这些学生违反了哪条校规校纪,只 是在最近的摸底考试中“成绩靠后气在老师三番五次的“劝说”下,该校20余名学生或退学在 家,或转至其他学校,剩下在劝退之列却坚持不走的学生,则每天都要遭遇老师的“冷脸气
张敏是该校初三(13)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内居中游。临近初中毕业,她和其他同学一 样感到了学习压力,因而学习比以往更加勤奋。她的父母也早有想法,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 想,但考个普通高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在4月初,张敏被学校告知,因其在最近一次的 摸底考试中分数居全班20名之后(该班共有50余名学生),家长应考虑让孩子提早退学。班 主任王老师表示,如果现在退学,或转入其他学校,学校还可发给其毕业证,如若执意要参加中 考,到时有一科考不好,就将拿不到毕业证。张敏的父母还得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该班所有 成绩排在20名之后的学生都多次接到班主任要求“主动退学”的劝说;而“中考考不好就不发 毕业证”则是班主任对那些被其劝退而不愿主动退出中考的学生给出的“忠告气
5月4日,面对记者,张敏的母亲气愤难平地说:“当时,为给孩子争取中考机会,我多次找
941
到她的班主任和学校有关领导,可班主任态度十分强硬,称报名也没用。无奈,孩子最终只能 走退学这条路!”她还告诉记者,后来,她才了解到,学校劝差生退学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追求中 考升学率,“剥夺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可能改变了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家长,我想知道,学 校凭什么剥夺孩子的中考权利?学校和老师这样做,是不是违法?”
试分析:
(1)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试题答案及分标准
(供参考)
L 2011年7月
一、判晚题(毎题2分,共10分)
1. X 2. X 3. X 4* 5*
二、单选题(毎题2分,共10分)
6.B 7.C 8.D 9.B 1牛C
三、害选题(毎题2分,共10分)
11. ABC 12. AC 13. AC 14. AD 15. CD
四、填空题(毎题2分,共10分)
16.义务
17.新建
18.业务.
19.社区
20.严格
五、筒答题(毎题12分,共24分)
21.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要点】
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敦育法》中规定了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即要求申请拟设立的学校应当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和管 理人员,并且有机构章程。
(2) 必须有合格的教师。即要求申请拟设立的学校要有稳定的教师来源,能够通过聘任专 职、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数量和质量都合乎《教师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教师队£。
(3) 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即要求申请拟设立的学校可根据其 性质、层次和规划的不同要求,有相应的校舍、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并且要符合 规定标准。
(4)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即要求申请拟设立的学校,除了要有必要 的物质条件之外,还需要不断投入流动资金,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
E注:4个要点及其简要说明各占3分]
22.简述《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的义务。
【答案要点】
《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 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 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 努力学习的义务。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 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 管理制度“的义务。
[注:4个要点及其简要说明各占3分]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23.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案要点】
答:(1)教师的权利也称教师的法律权利,是指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表现为教 师作为权利享有者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
(2)《教师法》对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①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也可简称为“教育教 学权”;
②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 权利,也可简称为“科学研究权”;
③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也可简称为 “管理学虫权”;
④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 权利,也可简称为“获耿报酬权七
⑤教师享有“対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可简称为“民主管理权七
⑥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也可简称为“教育培训权气
(3)教师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教师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教师 申诉制度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 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 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 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对依法提出申 诉、控吿、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4)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注:①权利的含义和内容占6分;②权利的保护占6分;③联系实际占4分]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24. 一学校“劝退”20余名中考生
【答案要点】
(1)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学校和学生。
(2)本案是一起由学校劝退学生参加中考而引发的法律纠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我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 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 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可知,该校的做法违 反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单纯追求升学率,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 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 辍学的为此,该校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
按照《教育法》、《义务敎育法》的规定,对该校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4)由本案引发的思考为:
①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合法权利,学校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剥 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②当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通过适当的途径寻求法律救济,如可及时向学校的教 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等,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注:①主体分析占2分;②法理分析(即违反了什么法)占9分;③责任分析占6分; ④启示分析占3分m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