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
2013年7月
注意事项
一、 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 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 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丨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疏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 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 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 ).
A.苏雪林 B.郭沫若
C.郑伯奇 D.周作人
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3.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和( ).
A,《呐喊》 B•《二心集》
C.《热风》 D.《三闲集〉
4.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
< ).
A.上海戏剧协社
C,上海艺术剧社 B.民众戏剧社
D.南国社
5. 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
张的最初萌芽.西谛即( ).
A.郑振铎 B.样代英
C.邓中夏 D.程秋白
6,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
澜》、《暴风雨前K《大波》的作者是( ).
A.老舍 B.赵树理
C.巴金 D.李劫人
7.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
A.《酒后》 B.《歧途佳人》
C.《围城》 D.《结婚十年》
8.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 ).
A.《春明外史》
C.《五子登科》
9.《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 ).
A.徐志摩
C.饶孟侃 B.《金粉世家》
D.《啼笑因縁》
B.陈梦家
D.卞之琳
10,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被称为“土改小说”代表作的还有周立波的( ).
A.《高千大》
C.《种谷记》 B.《暴风骤雨》
D.《兄妹开荒》
1417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抿上.每題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逸或错逸均不得分.
H.以鲁迅为領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 )等。
A.彭家煌 B.许杰
C.童先艾 D.茅盾
12.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 )等.
A.应修人 B.汪静之
C.冯雪峰 D.潘漠华
13.“五四”时期开辟的“随感录”专栏的报刊主要有( )等.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语丝》 D.《民国日报》
11-郭沫若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一年零三个月间连续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其
中,有两部分别取材于元代和明代.它们是( ).
A.《屈原》 B.《孔雀胆〉
C.《虎符》 D.《南冠草》
15.沙汀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系列表现四川农村的“揭薦小说”,主要有
)等.
A.《代理县长》 B.《兽道}
C.《在伺堂里》 D.《法律外的航线》
16.30年代.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高峰.这时期他创作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A.《二马〉 B.《离婚》
C.《郭驼祥子》 D.《四世同堂〉
17.菊红小说的主要作品有( )等.
A.《生死场》 B.《倾城之恋》
C.《商市街》
1418 D.《呼兰河传》
18.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流派是以李寿民《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的“剑仙派”和
( )等。
A.以王度庐《卧虎藏龙》等为代表的“侠情派”
B.以白羽《联镖记》《十二金钱镖》等为代表的“技击派”
C.以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等为代表的“奇侠派”
D.以朱贞木《七杀碑》等为代表的“历史派”
19.《汉园集》的三位重要诗人是(
A.李广田 B.何其芳
C.卞之琳 D.戴望舒
20.在当时解放区的抗日题材小说中,涌现了一些受到读者欢迎、影响较大的章回体英雄
传奇作品( )=
A.《吕梁英雄传》 B.《新儿女英雄传》
C.《白毛女》 D.《洋铁桶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21.1918年5月, 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此后又发表《药》、《孔乙己》等 短篇小说,把文学革命从倡导和呼唤转化为坚实的实践。
22. 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23. 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 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
24.徐志摩著有诗集《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25. 的《笑X1921)则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
26. 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是国内第 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威。
27.欧阳予倩的《泼妇》、白薇的《打出幽灵塔》、 的《一只马蜂》等也明显受到 易卜生的影响,塑造了一批张扬个性解放者的形象,呈现了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特色。
28.1928年底在湘鄂西根据地成立的战斗剧社是第一个红军剧团,1930年冬天成立的战 士剧社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影响较大的部队剧社,1931年底成立的 剧团则是苏区第 一个正规剧团。
29.1927年4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不到半个月,蒋光慈就完成了中篇小说
30. 的《二月》(1929)是作者对青年知识分子前途的思考和总结,也客观地反映 了大革命时期人们思想的混乱和迷茫。
31.1927-1928年,《小说月报》又连续发表了茅盾的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 成了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
32.《 》通过描写成都近郊天回镇上的青年妇女蔡大嫂先后与袍哥罗歪 嘴和教民罗天成的情感和肉体的纠葛冲突,表现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段历史期 间的成都平原的民情风俗。
33.《从军日记》是 战地见闻和感受的实录。
34.鲁迅资助了萧红的《 》出版并且为之写序,予以高度评价。
35.« 》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份文学杂志,它是韩邦庆自编的创刊于 1892年的个人杂志。
36. 的《八十一梦》用托梦的形式写了当时国统区的各种乱象,而《五子登 科》则写了国民党在接受日产的过程中的各种丑行.
37.普罗诗派滥觞于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 》为阵地 的春雷社。
38. 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 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气
39.1943年, 以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
40. 的《种谷记》以王家沟组织集体种谷合作生产的事件为线索,展示了解放区 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4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文明戏”和“爱美剧”?
42.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 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分析題(3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 接二连三。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在《肥皂》 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 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 眼睛。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 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狂 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 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风 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44.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 新纪元,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 “雨巷诗人”。这首诗和新月诗人朱湘的《采莲曲》相比,该诗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经营 上丝毫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情绪的自然流动,而更具别样的神韵。但戴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 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出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更喜欢 《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
试卷代号:1309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答题纸
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6.7.8.9.10.
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12.13.14.15.
16.17.18.19.20.
得分评卷入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422
33. 34.
35. 36.
37. 38.
39.4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五、分析题(30分)
试卷代号:13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7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I.B 2. A 3. C 4. C 5. A
6. D 7. D 8. C 9. B 10. B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II.ABC 12. ABCD 13. ABD 14. BD 15. ABC
16. BC 17. ACD 18. ABD 19. ABC 20. ABD
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21.鲁迅
22.郁达夫
23.胡适
24.志摩的诗
25.冰心
26.梁实秋
27.丁西林
28.八–
29.短裤党
30.柔石
31.蚀
32.死水微澜
33.谢冰莹
34.生死场
35.海上奇书
36.张恨水
37.觉悟
38.戴望舒
39.赵树理
40.柳青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4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文明戏”和“爱美剧”?
[评分标准]
A.“文明戏”指辛亥革命前后刚刚输入国内的戏剧样式,又称为“新戏”,意为“新型”的戏 剧,用以区别传统旧戏剧。(4分)
B.19】4年(甲寅年)之后,文明戏大势已去,走向衰落.这一称号则有了蔑视、鄙夷、贬斥 的意味,专指“堕落的新(话)剧(3分)
C.“爱美剧”,就是业余戏剧。爱美是英语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
(3分)
42.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 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评分标准]
A.在扬弃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的前提下,保留了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对传统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比较好地适应了广大农 村民众的阅读欣赏习惯。(4分)
B.将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在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少有心理描写;叙事风格 明快,简约。(3分)
C.小说的语言是在北方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质朴明快、简洁生动且富于幽 默感。(3分)
五、分析题(3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 做到:论述清晰明瑞,単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秒教材中的观 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 接二连三。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剌的主角。在《肥皂》 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 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 眼睛.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 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昧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狂 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 办奖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风 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44.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 新纪元.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 ••雨巷诗人”。这首诗和新月诗人朱湘的《采莲曲》相比,该诗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经营 上丝毫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情绪的自然流动,而更具别样的神韵。但戴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 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岀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更喜欢 《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
[评分标准]
A.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扣5-10分)
B.论述不清晰或不明确.(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3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3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