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08 座位号 E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外国文学专题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1.《福赛特世家》三部曲( )
A.萧伯纳
C.罗曼•罗兰 B.高尔斯华绥
D.雷马克
2.《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A.高尔基B.法捷耶夫
C.绥拉菲莫维奇D.马卡连柯
3.《美国的悲剧》()
A.海明威B.斯坦贝克
C.德莱塞D.田纳西•威廉斯
4.《儿子与情人》()
A.劳伦斯B.乔伊斯
C.吴尔夫D.奥尼尔
5.《弗兰德公路》()
A.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蒙
C.贝克特D.斯特林堡
6.《百年孤独》()
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
C.里尔克D.富恩特斯
1641
7. 《金果》( )
A.娜塔莉•萨洛特
C.阿达莫夫
8.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A.鲁尔福
C.艾略特
9. 《追忆似水年华》( )
A.高尔斯华绥
C.罗伯-格里耶
10. 《万有引力之虹》( )
A.卡夫卡
C.托马斯•品钦
11.“愤怒的青年”得名于 (填作家名)的剧作《 》。
12.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
13.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 和雅斯贝尔斯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
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14.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许多派别,这 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马雅可夫斯基的 。
15.布莱希特为了“叙事剧”理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 方法,让观众用新的 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 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 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16.”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 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 长篇小说是 。这部小说也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17.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俄 国文学史上称其为 。
1642
得 分 评卷入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8.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简述“冰山原则”的内容。
20.什么是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25分)
21.试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1643
试卷代号:13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外国文学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二、 填空题(毎空2分,共20分)
11.①约翰•奥斯本 ②愤怒的回顾
12.美国的悲剧
13. ①海德格尔 ②萨特
14.穿裤子的云
15.陌生化
16.①福克纳 ②喧哗与骚动
17.白银时代
三、 简答题(毎题15分,共45分)
18.(1)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很关心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密切相关。(4分)
(2)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身,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 在主义。在进行文学写作时,他们都喜欢在作品中突出地表达存在主义理念,故而他们的作品 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4分)
(3)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例如 萨特的戏剧被称作“境遇剧”,即表现人在特殊环境下的艰难选择,表现人在面临两难抉择时内 心的剧烈冲突和巨大痛苦。加缪的小说在叙事方法上与传统现实主义叙事有较大差异。例如 《局外人》虽然像是第一人称的写实小说,其实叙述具有一种特有的冷漠,完全摒弃了意识形态 色彩和感情色彩。(7分)
1644
19.(1)“冰山原则“是海明威1932年在《午后之死》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提出的。(5分)
(2)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5分) 意为作家要有深厚宽广的生活和感情基础以构成冰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但在表达时不要 面面俱到,把话说尽,而要含蓄凝练,就如同雄伟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如果做到了这 一点,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5分)
20.什么是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
(1) 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最常见手法。它是“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 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5分)
(2) 内心独白又可分为间接内心独白和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 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提示语引导这种内心独白的开始。 (5分)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提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 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用,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袒露给 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5分)
四、论述题(25分)
21.试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答题要点:
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基本特点:葛利高里在作品中首次出现时是一个生龙活虎的19岁的 小伙子,他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劳动和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丰富的内心世 界,性格倔强,并且富于反抗精神。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上,他表现了追求自由和维护个性独立 的精神。和所有的哥萨克一样,他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和落后意识的深刻影响,从少年时代 起,美好的天性就与旧意识的影响深深交织在他身上,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一生.(10分)
葛利高里的摇摆性:在国内战争中,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参加白军叛乱。他摇摆不定的 原因是他想走既不是白军又不是红军的第三条道路一一符合“哥萨克真理”的道路,这是由以 下三方面决定的:①哥萨克旧思想的影响;②中农出身;③独特的个性特征。(10分)
葛利高里悲剧的根源:他追求个人幸福的社会理想与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生 了矛盾,这种追求变成了对历史总趋势的对抗,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抱同 情态度。(5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