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2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13年7月
注意事项
一、 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 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 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茶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 ).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卖烟叶》 D.《登记》
2.《蝴蝶》描写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形象是( ).
A.林震 B,张思远
C.曹千里 D.钟亦诚
3-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 ).
A.浩然 B.汪曾祺
4.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 ).
12.“十匕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
)等.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21.《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 地表现在落后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
22.“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佚木前 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 的《艳阳天》等。
23.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 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 重要收获。
2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 灯记》、《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25.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 》,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26. 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 代诗风。
27.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 》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 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28.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的《 k
29.<与往事干杯》是 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 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30.1981 — 1984年间,张承志的《黑骏马》、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邓友梅的《烟 壶》、冯骥才的《神鞭》、 的《棋王》等,这些作品共同汇成了“文化寻根”的浪潮。
31.90年代后, 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 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嫂变。
32.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螟树立起来,始于《 》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 小说大联展气
33. 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鴻米店》。
34.<山南水北》记录了作家 离开城市来到他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渓 桐乡,过起农民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35. 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我们任》和长篇小说《洗澡》等°
36.旧派武侠小说可分为南北两派。时人有“北有赵焕亭,南有 ”之称誉。
37.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 》一挙成名,震惊文坛,也标志着金庸 的出世。
3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有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 的《又见棕梱,又见棕梱》、白先勇的《纽约客》、陈若曦的《尹县长》、王文兴的《家变》等。
39.出版于1977年的长篇小说《城之迷》是 的代表性作品。
40.《石室之死亡》不仅是 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 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四、 简答题(每题1。分,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遂排清晰。
tl- (£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 以及效果。
4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它与传统现实主义有何区别?它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哪些(说出两位即可)?
五、 分析题(3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II.《红高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鳖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 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 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 民武装,除了“我爷苓”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 在高粱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 为种“红髙粱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 题的?
试卷代号:1289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题纸
2013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
6.7.8.9.10.
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12.13.14.15.
16.17.18.19.20.
得分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40.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丈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杪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彼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44.《红高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 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 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岀,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 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 4高粱地里.在这里,莫占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 为•种“红高梁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 藏的?
试卷代号:12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7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題1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I.D 2. B 3. D 4. B 5. A
6. D 7. A 8. D 9. B 10. A
二、 多项选择题(毎题2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II.ABD 12. BCD 13. A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BCD 18. ABD 19. ABD 20. ABC
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21.梁三老汉
22.浩然
23.张炜
24.芦荡火种
25.今天
26.郭小川
27.红萝卜
28.玫瑰门
29.陈染
30.阿城
31.余华
32.钟山
33.苏童
34.韩少功
35.杨绛
36.不肖生
37.书剑恩仇录
38.於梨华
39.七等生
40.洛夫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題.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浙.
41.在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 以及效果。
A.一条线索是少剑波率领小分队乘胜追击,发动群众,准备决战.(3分)
B.—条线索是杨子荣打进匪窟与敌周旋,最后双线合一,杨子荣和小分队及群众里应外 合端掉匪窟.(3分)
C.这样的结构使得故事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完整,剧情发展波澜不断,矛盾冲突此起彼 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4分)
1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它与传统现实主义有何区别?它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哪些(说出两位即可)?
A.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描写“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即冷静地“关注人的 生命内部奥秘,关注人的生存本体意义气(4分)
B-它以鲜明的“欲望叙事”而不同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以“原生态”、“生活流”的琐细 笔触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以“零度情感”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重情的叙 事风格,(4分)
C.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2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丈字优美流畅。该题不得少 于1000字。
4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44.《红髙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 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 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 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柄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 在高梁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 为一种“红高梁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 题的?
A.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扣5-10分)
B.论述不清晰或不明确.(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3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3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