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开卷)
2014年7月
得分评卷人
———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
号内)
1.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仁学 B,礼学
C.诗学 D..义学
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
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 “灵籁” 物籁”
G “神籁” D. “天籁”
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4.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 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K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 双麋”,
A.《文学小言》 R.《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 DM人间词话》
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條则是以“( )”说著名。
A.气味 B.品味
C.食味 D滋味
6. “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D
A.地域的范围 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
C.诗歌的内涵 D.诗人的精神情怀
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8.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的看法在总体上是( )的。
A.文化主义 B.实证主义
C.殖民主义 D.女性主义
9.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艺术是艺术
家未满足的欲望的( )实现。
A.幻想性 B.现实性
C.理想性 D.智能性
10.接受美学强调( )阅读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及最后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A.主人公 B.作者
C.评论者 D.读者
得 分 评宅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中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12.简要描述泰纳关于文学三组原素的一般内容。
13.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请简要说明。
得 分-竺丄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结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谈谈李渔的“浅处见才”说给我们的理论启示。
15.谈谈对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与阐释的理解。
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2014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 2. D 3. A 4. C 5. D
6. A 7. C 8. B 9. A 10. D
二、简答题(毎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中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4分)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4分)
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4分)
12.简要描述泰纳关于文学三组原素的一般内容。
第一组原素:人物性格。泰纳认为,现实中的人的性格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由许多部分构 成的,如从血统中遗传而来的“种族“因素,及这种因素在一个人身上因份量和比例的特殊而形 成的既有别于同国人又异于其父母的个性。
第二组原素:遭遇与事故。泰纳认为,这组原素是实际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展开,并且肯 定“在这一点上,艺术又高出于现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某个伟大而坚强的性格”,由于没 有表现其性格的机会而很可能默默无闻,让人不知其伟大而坚强,
第三组原素:风格。泰纳称,风格在文学作品里“是唯一看得见的原素;其它两个原素只是 内容;风格把内容包裹起来,只有风格浮在面上
13.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宣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请简要说明。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 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 不假思索就可以吿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气此外,“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 辑学那种标志系统”,即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气(6分)
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则显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多歧义性。(2分)
第二,表情意性。(2分)
第三,符号自具意义。(2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结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谈谈李渔的“浅处见才”说给我们的理论启示。
首先,从戏曲创作本身讲,理想的戏曲应该是“雅俗同欢”、“智愚共赏”的,“才”与“浅”、高 雅和通俗理应和谐辩证地统一于同一作品当中。
其次,从戏曲本位观来看,真正的戏曲应该是“观众本位”的,“浅”也好,“才”亦罢,观众是 最后来衡量戏曲优劣的唯一尺度。
最后,从戏曲通变观来讲,健康的戏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它需要在“才”、“浅”相谐、高 雅与通俗两不偏废的前提下,既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同时警惕个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 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每个要点8分)
15.怎样理解和认识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
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 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 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 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 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 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七
(阅读过程的四种描述,每个要点5分,其余两分酌情给予。)
(简答题与论述题学生的回答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 可以给相应分数。)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