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250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
得分评卷人
一、单选题(毎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内)
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 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 艺的 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
A,模仿 B.表现
C.审美 D.认知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
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一一钟條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嫌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B.诗体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
C.唐 D.汉
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 ),宣扬美对生活苦难
的解脱性。
A.突出美的形式性 B.强调美的教育性
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
7.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 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 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A.表现 B.模仿
C.美 D.形状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
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9.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 )与作品的关系。
A.读者 B.作者
C.评论者 D.主人公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
1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13.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
得分评卷人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 事”。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 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 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气
15.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 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 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 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 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 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 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
试卷代号:125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12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 A 4. D 5. A
6. A 7. C 8. C 9, A 10. D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
其诗歌意境理论大体又可分为三大块:
(一) “思与境偕”说——诗境构成论,明确了诗歌意境是“思”与“境”偕亦即主客谐和、情景 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美;
(二)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说——诗境特征论,细致周全地探讨了诗歌意境所特有的“韵 味”的方方面面;
(三) “二十四诗品”说—诗境风格论,在皎然等的诗歌意境风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诗 境风格分出二十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用一首四言诗来形象、扼要地描述其特征。
(每个要点4分)
1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3分)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3分)
第三、科许的通俗性(3分)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分)
13.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
(1) 情节的完备;(4分)
(2) 情节的整一;(4分)
(3) 情节的严密。(4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 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
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
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 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 事情节。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
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 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
(每个要点8分,阐述6分)
15.答题要点:(每个要点4分,阐释6分)
(1)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
(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
(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
(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
(学生在回答简答题与论述题时,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