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爲欺专业现代教育原理试题
得分 评卷人
2006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请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 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E.法律制度
4.下面哪些人是“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
A.卢梭
C.马斯洛
E.涂尔干
5.我国学生要学会( )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E.接受性学习
6.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
A.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人际交往智力
E.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7.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 )。
A.系统性 B.多样性
C.群众性 D.补偿性
E.开放性
8.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 )。
A.平等 B.自由
C.合作 D.时间预算
E.集体讲授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 原则,这条原则揭示 了一个普通的教育规律。
2.提高质量注重效益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命,而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 的质量。
3.在教育领域,人的发展主要指 和 两个方面的发展。
4.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 》中规定的,它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教育方针。
5.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
的特点。
6.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7.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能动 性、 。
1120
碍2 一警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教育观念
2.教育方针
3.课程标准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2.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3.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2.结合实际,谈谈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得分评卷人 : 六、实例分析(15分)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责 令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块糖递给他: “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 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 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 哭了: “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釆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 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已分完,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o ”
通过上面的案例,请分析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批评教育艺术,谈谈该故事对你的启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當蟹专业现代教育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1月
一、 多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共16分)
1. ABDE 2. CD 3. AB 4. BDE
5. ABD 6. ABDE 7. BCDE 8. BCD
二、 填空题(毎空1分,共10分)
1.教育性
2.教师
3.身体 心理
4.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终身性
6.基础教育
7.自主性 创造性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教育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直接影响人们
的教育行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教育评价标准等。
2.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 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百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 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
3.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教育的本质特性:
1122
(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分)
(2)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1分)
(3)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1分)
(4)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分)
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 是做的过程(2分)。
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2分)要给儿童创设各种活动的情 境,指导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2分)
3.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 整体性;(2分)
(2) 实践性;(1分)
(3) 开放性;(1分)
(4) 生成性;(1•分)
(5) 自主性。(1分)
五、论述题(毎题16分,共32分)
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6分,一题满分16分。
(2) 仅回答要点,且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6分。
1.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
要点:(共10分)
(1) 学会认知:“认知”不仅是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还包括社会规范;要学会认识,掌握求 知手段;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探求热情、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求知”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完 成”的过程。(3分)
(2) 学会做事: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不仅获取智力技能,还要获取社会行为技能 等;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基础,培养应变能力和革新能力。(3分).
⑶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做到设身处地;学会关心、分享、
1 1 23 合作,学会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学会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主要途径是参与社会活动,在磨合 中找到认同、共识,获得体验。(2分)
(4)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它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 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2分)
结合实际:(6分)
2.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要点:
(1) 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4分)
课改后的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 知的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增大;二是建立新型的平等交往的师生互动关系。
(2) 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6分)
①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参与者,要开发自己学科的课程,参与课 程设计和实验,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②影响教师常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位移,不再是“控制课堂”,而是和学生一起 参与,通过互动共同探索知识;
③使教师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
④课程改革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岀了新的要求。合作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进步,且在 合作中碰撞出新思想,同时教师的合作也起到了示范与促进学生合作的作用。
结合实际:(6分)
六、实例分析(15分)
要求:
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扣5-8分;不足 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3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