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98 座位号匚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试题(半开卷)
2018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奇数”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别是
2.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这门学科具有 、 、 、 等特点。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内容由 、
、 、 四个领 域构成。
得分评卷人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4.简述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特点。
5.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6.简述”好”的数学问题的特征。
7.简述现代数学课程的教学观。
8.简述开展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
9.论述新数学课程提倡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试卷代号:109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8年1月
一、 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形如2n+l的整数(其中n为整数)
2.综合性实践性理论性发展性
3.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 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4.答:(1)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
“新颖”是指前所未有,除旧立新;“独特”是指不同寻常,别出心裁;“有意义”是指具有社会 或个人的价值。
(2) 思维加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成分;
(3)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有突然性,常被称为“灵感”;
(4) 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
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析思维,即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 辑的正确答案或结论;二是具有快速性、直接性和跳跃性,看不出推导过程的直觉思维。
(5)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
发散思维是一种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辐合思维又称求 同思维,是指要求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的,它们是智力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形式。(每点3分,回答4点即可,但每点都需要深入阐 述。)
5.答:奥苏伯尔把学习从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 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分)奥苏伯尔认为:在学 校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好的讲授教 学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唯一有效方法。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在学校里不应经常使用。即奥 苏伯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分)
奥苏伯尔认为要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必须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
364
如果学生企图理解学习材料,有把新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愿望,那么该生就是 以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新内容。如果学习者不想把新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么有 意义学习就不会发生。(3分)
第二,新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潜在的意义。通过把新的数学概念 和原理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学生就能把新内容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为了保证有 意义学习,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与数学学科结构之间的联系。使得每一 个新的数学概念或原理都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数学概念和原理相联系。(3分)
6.答:(!)-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2)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有趣味和魅力;(3)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多种可能的解答,即 开放性。(4)具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可以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5)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蕴 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6)问题的表述应当简单易懂,容易接近。(每点2分。且每点都需要 深入阐述。)
7.答:现代数学课程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数学教学的交往、互动性。(2分)
①数学教学的交往性;
②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2) 数学教学的过程性。(6分)
①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②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③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④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⑤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发展。
(3) 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发展。(4分)
①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②教学促进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每点4分,每点还需要深入阐述。)
8.答:(1)有利于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有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3)有 利于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每点4分,每点还需要深入阐述。)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9.答:(1)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 价体系。(2分)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以下每点3分、至少回答6点,共18分)
①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指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365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②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査和批评。
发展性学生评价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 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的要求。
③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 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 的结果进行评价。
④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 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⑤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査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 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 步与变化。
⑥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正是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 是要关注和理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 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 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⑦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 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 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 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 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
[提示]:一方面,应当力求全面叙述以上要点;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能结合自己的教学 经验对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点进行深入阐述。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