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9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试题(半开卷)
2016年7月 题号一 二一三 总耳
分数
得 分 评卷入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毎个空2分)
1.数学思维就其基本成分而言,一般分为 、 与 三种,它们分属于三种不同层次的思维。
2.选择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课题的原则有 、 和 。
3.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这门学科具有 、 、 和 等特点。
得分|评卷人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毎小题12分)
4.简述近几年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5.简述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特点。
6.简述影响数学课程设置的因素。
7.简述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8.简述说课的基本内容。
评卷人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9.试按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来分析下题的解题过程:
b 4
在△ABC中,NA、NB、N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c = 10,諏=須=泵,P为
△ABC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试卷代号:109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6年7月
一、 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毎个空2分)
1.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
2.针对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3.综合性 实践性 理论性 发展性
二、 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4.答:(1)注重数学应用;
(2) 重视问题解决;
(3)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4) 注重数学交流;
(5) 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6) 重视数学美育;
(7)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8) 重视计算器和计算机(或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每点2分,给出6点即可)
5.答: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其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第一,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
第二,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已有数学知识、经验的组织。
第三,数学认知结构可以在各种抽象水平上来表征数学知识。
第四,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的认
知方式和认知水平也有明显差异,因而他们的认知结构必然要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384
第五,数学认知结构不是一种消极的组织,而是一种积极的组织,它在数学认知活动中,乃 至一般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作用。
第六,数学认知结构是在数学认知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组织。
第七,从功能上来说,学生既能借助已有认知结构去掌握现有的知识;又能借助于原有认 知结构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每点2分,给出6点即可)
6.答: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内部的因素,有又来自课程外部的 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是课程改革、更新、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必须条件,其主要因素有:
(1) 社会因素;(4分)
(2) 数学因素;(4分)
(3) 学生因素。(4分)
7.答:(1)评价目标的多元性;
(2) 评价内容的多维性;
(3) 评价手段、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4)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5) 评价结果处理的科学化。
(每点3分,给出4点即可)
8.答:(1)说教材。包括说作用地位;说编排意图;说前后联系;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 及其理由说教法。(3分)
(2) 说教法。具体说出教学时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准备什么样的 教具,同时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3分)
(3) 说学法。说出指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3分)
(4) 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各个教学环节是怎样 安排的,时间如何支配,板书设计的框架是什么,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 化认知效果。(3分)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A
9.答JD理解题意:本题的条件①是c = 10,和一=- = T;②F是三角形△ABC内 cosB a 3
切圆上的动点,所求的结论是要求出P点到A、B、C三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值。综观之, 这是一道关于图形的最值问题。(5分)
(2)拟订计划:设想以前未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曾见过也解过与密切相关的两类问题: 第一,已知三角形某些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判断这三角形的形状或解出它。
第二,在一确定的三角形中的某曲线上有一动点,求这点到三角形顶点或三边的距离和或 平方和的最小值。于是原问题可分裂为两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cosjA b 4
①a、b、c为△ABC的三边,且c = 10,一 试确定△ABC的形状及其大小。
cosB a 3
②在确定的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P,试求PA2+PB2+PC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对①小题,△ABC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这类问题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对数式进行适当的 推算,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②小题,在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以后,因涉及内切圆上一 个动点,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其最值也可用一般的代数三角方 法顺利求出。至此,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计划可以说是拟定了。(5分)
(3)实现计划
,co&A b s ,— CosA sinB
由諏七’用正弦定理作代换,得诙=昴
即 sinA • cosA~sinB – cosB 或 sin2B —sin2A
因为 云百= !■’知厶供B,且A、B是三角形内角,
所以 2A=rc-2B,即 B+A=y
所以/XABC是直角三角形。 *
再由c=10,y=y及/+胪=已可解得a =6,6=8。 卜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的三个顶点为
A(8,0),B(0,6),C(0,0)在直角 AABC 中,有 a +6
=e+2广/=2,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O (2, 2),方程 —*
为愆一2)? + 3—2)2=4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g”则有
386
S =PA2+PBZ + PC2
=(並一 8尸+寸+(工一 6)2+尸+工2+泌2
= 3{(x-2)2+(3r-2)2}-4x + 76
=3 • 4—’4工+76 = 88—4尘
因P是内切圆上的点,故于是当x = 4时,有最小值72,当工=0时,有最大值
88。(5 分)
〈4)回顾讨论: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
工=0时,P点运动到BC边上的M,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工=4时,P点运 动到过M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
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①小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② 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 解法。(5分)
提示;解法正确,给10分;能对上述4个步骤的每一步都进行分析,给10分;有不足者酌 情扣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