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2013年1月
碍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学生身心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是
2.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 、 、 、 四个等级 目标。
3.厶,B是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如果B的内涵比厶的内涵多,则B的外延就比A 的外延 ;反之,如果B的内涵比A的内涵少,则B的外延比A的外延 .这 种关系称为 关系。
得分评卷人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4.简述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5.简述数学能力构成的主要成分。
6.作出命题%和6都是偶数.则a+6是偶数”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7.简述选择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策略。
8.简述当今数学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得分评卷人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9-试论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1月
一、 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毎个空2分)
1.可接受性 直观性 启发性
2.识记 领会 运用 分析
3. 小 大 反变
二、 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4.答: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最佳结合;(3分)
强调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3分)
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会学;(3分)
关注从现实情景和学生的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中开展数学施教的活动.(3分)
5.答:其主要成分有:感知数学材料形式化的能力;(2分)
对数学对象、数和空间的关系的抽象概括能力;(2分)
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2分)
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2分)
思维转换能力;(2分)
记忆特定数学符号、抽象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形式化的数学关系结构的能力。(2分)
6.答:逆命题为:如果a+b是偶数,则a和力都是偶数;
否命题为:如果a不是偶数或6不是偶数,则a + 6不是偶数;
逆否命题为:如果a+b不是偶数,则a不是偶数或&不是偶数。(每点4分)
7.答: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有*(1)质疑反思的策略;(2)变换角度的策略;(3)类比迁移的 策略;(4)探究发现的策略。(每点3分)
8.答:(1)数学内部各分支间的相互渗透以及数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融会。
(2) 计算机这一新颖工具的出现及其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数学的看法。
(3) 数学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每点4分)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9.答:奥苏伯尔把学习从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 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4分)
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他认为好的 讲授教学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唯一有效方法。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在学校里不应经常使用。 即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4分)
奥苏伯尔认为要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必须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 来。 (3分)
第二,新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潜在的意义。(3分)
启TH :
(1) 正确对待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2分)
(2) 注意在讲授法中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2分)
(3) 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