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2.《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有四大支柱,即“学会
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
3.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
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
4.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 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
重要主题。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
2.概括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 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
4.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写分评卷人 .*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下面这则案例的看法:
我国某学校,来了 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 〔.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于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 =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 W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副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 、下笔。
2.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材料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 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 =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 :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 二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 -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 匚.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 •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 -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我到了, :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
呈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髙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试卷代号:10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与应专业现代教育思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1月
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科 学习者 创新
2.求知 做人
3.科学 信息 团结协作
4.全民
5.民主
二、 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本课程根据我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关系状况,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理论型的教育思 想、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2.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课程 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科学教育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科学教育 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3.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其一,一般意义的人文教育,其 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其二,现代人文教育的 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4.《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前者体现为目的性强、 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点和维护公众利 益等。
三、 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1.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728
实践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就应该充分调动孩子们 的学习主动性和回答问题时的丰富的想像力。
2.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很重要,如何针对中国孩子的特点来强调独立思维能 力的培养,突破单纯模仿的思维习惯,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3.本案例中孩子们的表现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受到环境和认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一定程度 上说明先前教育上过分强调整齐统一的概念性认识,已经严重封闭了孩子们活泼自由思维活 动的空间,后果是可怕的。
4.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不能凭空想像。应该多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生动和符合 认识规律的学习的资料,拓展视野,加深对于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这方面要进行专门研究、大 胆实践。
[题2参考答案]
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一、 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 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 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
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 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 育效果是可靠的。
3.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 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 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都是 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论证的水平,计0 — 3分]
二、 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
1.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说谎,当众隐瞒了自 己已经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欺骗学生之嫌。
2 .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情,而老师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
729
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 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
3.老师煞费苦心营造一种所谓的“人文环境”,其行为是否妥当.情节表明在“数年以后”才 从学生的来信中得到肯定,这是不是也太冒险了一点?如果这位学生在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占 小便宜没事儿”的侥幸心理呢?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应该即时说清楚,再个别加以解 决为好。
[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论证的水平,计0 — 3分]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
[参考答案] 、’
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于全 体教师的迫切要求,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要自觉努力做到的事情。
首先应该自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 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要在本职工作中自觉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倾向,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 素质,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尤其要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 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掌握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勇于在教育教学 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加以论述,计0 — 5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