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3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管专业卫生事业管理试题
2005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卫生事业
2.卫生计划
3.适宜度评价
4.狭义的卫生信息
5.医疗安全
1.组织工作的管理内容有
3.根据资料的来源,卫生服务调査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4,医疗纠纷的调解方式有 、 、 、
5.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
.和
四个部分。
得一.分 评.變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 )的指标。
A.卫生筹资水平 B.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国家财政投入 D.卫生发展水平
2.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
A.社会问题 B.政策的作用对象
C.行政决策机关 D.人们之间的利益
3.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A.组织的技术问题 B.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4.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A.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5.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 B.恰当性评价
C.进度评价 D.结果评价
6.下面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
A.两周患病率 B.两周卧床率
C.慢性病患病率 D.住院率
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笔试、面试和观察
C.有组织的现场观察
B.面试、观察和操作
D.有组织的群体分析
8.卫生统计信息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是( )
A.组织机构
C.法规制度
9.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10.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主干是( )
A.卫生行政管理体系
B.卫生防疫专业服务体系
C.产业部门的行业内部自身卫生管理体系
D.群众性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11.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围产儿死亡监测
B.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2.社区卫生服务对象是( )
B.老年人
13.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广、快、真、准
C.广、快、精、准
14.《母婴保健法》自( )起实施。
15.乡镇卫生院属于( )
A.预防保健组织
B.基层卫生组织
D.卫生行政组织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什么?
2.简述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3.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
5.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2.阐述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作用。
试卷代号:113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管专业卫生事业管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釆取措施的综合。
2.卫生计划是指以卫生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为手段、以保护和发展人民健 康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3.适宜度评价实际是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一致性及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 价。论证评价的重点是评价项目计划与现行的卫生政策、社会经济政策及社会经济卫生文化 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项目计划所提出的卫生问题及其目标与人群的客观需要是否相适应;卫 生资源的提供能否满足项目计划实施的需要。
4.狭义的卫生信息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收集、 传输、处理、存贮、分配和利用开发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卫生服务活动信息、卫生资源的配置 和利用信息、健康与疾病信息、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疾病诊断、治疗和处置信息等。
5.医疗安全是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 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C 3. C 4. A 5. A
6. D 7. C 8. A 9. C 10. A
11.D 12. C 13. C 14. C 15.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技术系统 社会心理分系统 组织机构分系统 管理分系统
分类指导原则 前瞻性原则 科学化原则 滚动调节原则
4.行政调解 律师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5.家庭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 慢性病随访记录 特殊人群保健记录
四、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 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分)
2.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意义是:(1)是卫生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3)是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 据和重要手段;(4)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的需要;(5)是改革医疗保障制 度的需要。(6分)
3.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卫生服务需要;性别和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 障:文化传统。(6分)
4.卫生人力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与其他卫生资源 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培养周期长;是有情感有思 维的资源;其组合是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是知识密集型资源,其培养和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 (6分,其中每个特点得0. 75分,答出8个特点可得满分)
5.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内容包括:(1)社区卫生诊断;(2)健康教育;(3)传染病、地方病、寄 生虫病防治;(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5)精神卫生;(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8)老年保 健;(9)社区医疗;(10)社区康复;(1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 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13)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条件,提供其他适宜的 基层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6分,其中每小项得0. 75分,答12小项可得满分)
五、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要点:管理学的系统原理主要强调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对待管理问题。系统是由相互 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集合 体。系统原理主要表现在(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动态性;(3)系统的开放性;(4)系统的 环境适应性。(3分)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 的影响,同时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
1024
(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 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 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 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 (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 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都与文化背景有关;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 受程度也高。(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 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 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也是卫生 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7分,每小项得1分)
2.阐述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公共卫生是与社会公众健康利益相关的一切卫生问题,是一项社会公众的福利 事业,政府的职能就是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此,政府在管理公共卫生事务中应:(2分)
(1)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卫生法规,并加以实施,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秩 序。(2分)
(2) 公共卫生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与政府多个有关部门有关,因此政府应进行有效的协调 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2分)
(3) 由于公共卫生是社会公共事务,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必须主要由政府进行组织、规 划和采取各种措施。(2分)
(4) 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之一,需由政府财政支出,其他公共卫生服 务尤其传染病的预防机构建设、业务工作等都需政府财政予以支持。(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