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 购买了资源 由某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该地下室位于总厚达40m多的淤泥质土之中,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多方案比较,决定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cm厚的地下连续墙,而支护结构则为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总体方案。经验算,可以满足结构变形和稳定要求,确保地下室开挖施工不致于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约为-0.5m,开挖范围位于淤泥质土体内,含水量大,施工必须事前采取降水措施,因基坑围护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具有较好的挡水和抗渗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并编制了降水施工方案。 事件二: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与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2m,桩基承台连同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同时展开施工。基础底板厚2m,桩基承台厚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由于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开始阶段施工中出现了少许裂缝。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以下控制裂缝的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30℃以内。 (4)分层分块逐步浇筑,加强养护,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预埋冷却管,通入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降温。 事件三:在进行办公楼大厅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场浇筑施工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事故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架搭设质量不符合要求;现场搭设模板支架中使用的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事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施工企业作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有关责任单位的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 (1)结合事件一说明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2)请指出本案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分析说明事件二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事件三工程事故可定为几级重大事故?请说明理由。 (5)事件三事故类型是什么?
  • u******* 下载了资源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050264第一次作业答案
  • u******* 购买了资源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050264第一次作业答案
  • u******* 登录了本站
  • u******* 登录了本站
  • u******* 加入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1******* 登录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u******* 购买了资源 科目检索

电大试卷2016年1月1127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

试卷代号:1127 座位号匚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实用卫生统计学 试题(开卷)
得分 评卷人
2016年1月
题号 —-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来源的资料是( )
A.统计报表 B.门诊病例
C.岀生报告卡 D.调査问卷
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宜釆用( )。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均数 D.标准差
随机选取男200 A ,女100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
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 )。
A.35% B. 16.7%
C. 18.3% D.无法计算
4.统计表中资料暂缺或未记录时,表示其空缺处的通常做法是( )。
A. B.
C. 0 D.什么也不写
5.某假设检验,检验水准为0.05,经计算F>0.05,不拒绝H。,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 的概率为( )。
A. (3,(3 未知 B. a, a = 0. 05
C. p,f] = 0. 05 D. a,a”0. 01
6.粗出生率的分母是()。
A.某年育龄妇女数 B.某年平均人口数
C.同期内活产总数 D.同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
7.编制某年某地区的女性简略寿命表需要(
A.年龄组死亡数
B.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C.出生活产数、年龄组平均人口数和死亡数
D.出生活产数、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8.在掌握有关历史资料的条件下,对于可数量化的指标,常用的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是
( )
A.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
B.多元回归法
C.系统分析法
D.指标聚类法
9.某市为调査本月流感发病情况,选择n名居民为观察对象,观察期内有m发病,其中
有q人曾被感染过两次,则期间流感的发病率为( )。
A.m/n
B.n/m
C.(m+q)/n
D.m/(n—q)
10.非全面调査中,发达国家大多数釆用什么抽样调査( )。
A.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B.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得分评卷人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t检验,P<0. 001,是否说明两总体均数之间差别很大,为什么?
12.为什么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都要做显著性检验?
碍一分 评萱人 三、应用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13.某疾控中心观察3种药物驱虫的疗效,在服药7天后查粪中虫卵的阴转率如表,问
(1)这是什么资料?(2)统计推断可考虑什么方法?(3)三种药物的疗效是否相同?
表1 3种药物驱虫的疗效比较
药物 服药人数 阴转人数 阴转率%
甲药 37 28 75. 7
乙药 38 18 47. 4
丙药 34 10 29. 4
14.测得10名铝作业工人和10名非铝作业工人的血铝(呻1。1/。,问(1)这是什么资料?
(2)适合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3)如果本组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请分析两组工人 的血铝含量是否不同?
表2两组工人的血铝含量比较
铝作业工人(1) 非铝作业工人(2)
0. 96 0. 34
0. 97 0. 22
1.35 0. 25
0. 89 0. 54
>1.87 0. 29
1. 56 0. 56
1. 34 0. 45
1. 22 0. 76
1. 38 0. 87
1.45 1. 10
Hi =10 n2 = 10
15.某医院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年龄分布进行了调查,整理得到下表,请根据统计表制
表原则和注意事项指出问题所在并予以修改。
某医院医生和护士年龄分布表
医生护士
人次 200 150
30岁以下 5.0 26. 7
31 〜40 20,0 33. 3
41 〜50 50. 0 33. 3
51 〜60 25.0 6.7
试卷代号:112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2016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D 2. A 3. C 4. B 5。A
6. B 7. C 8. B 9. C 10. D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t检验,P<0.001,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个总体均数不同;(4分)但是 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直接回答差异的大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不意味着两个总体均数相 差很大。(4分)差别的大小及差别有无实际意义只能进一步根据专业知识来确定。(2分)例 如:当样本量足够大时,即使两个样本均数间相差很小也可能得出P<0. 05,此时差别虽具有 统计学意义,但不一定有实际意义。
12.由于r与b都是根据样本资料求得的,而在由变量x与y组成的总体中作随机抽样, 获取样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抽样误差(4分)。因此当算得的r与b不为零时,有可 能实际情况是x与y之间是不相关或不存在直系回归关系的,只是由于抽样误差,r与b才会 不为零(4分)。作显著性检验的目的正是对这种情况作出判断,看r或b是否确实由总体相 关系数6或总体回归系数(3不为零的总体中抽得。(2分)
三、应用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13.答:(1)这是完全随机设计的三个样本率的比较,该资料可整理为如下表,(2分)
(2)用行X列表资料的充检验。(2分)
不同药物驱虫效果比较
药物 阴转人数 未阴转人数 服药人数 阴转率%
甲药 28 9 37 75. 7
乙药 18 20 38 47. 4
丙药 10 24 34 29.4
合计 56 53 109 51. 4
(3)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分)
H。:三种药物驱虫阴转率相同,即们=叫=心 (1分)
HI:=种药物驱虫阴转率不相同或不全相同 (1分)
a=0. 05 (1 分)
②计算统计量x2值 (2分)
x2 = 15. 56 (4 分)
③确定P值,作出判断 (2分)
查那表,拒绝H。,接受H|,认为三种药物的阴转率不相同。(3分)
14.答:(1)这是随机测得的数值变量资料。(2分)
(2)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可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可用两组资料
比较的秩和检验。(3分)
(3) 检验步骤及分析过程如下:
两组工人的血铝含量比较
铝作业工人 秩次 非铝作业工人 秩次
(1) (2) (3) (4)
0. 96 11 0. 34 4
0. 97 12 0. 22 1
1. 35 16 0. 25 2
0. 89 10 0. 54 6
>1.87 20 0. 29 3
1. 56 19 0. 56 7
1. 34 15 0. 45 5
1. 22 14 0. 76 8
1. 38 17 0. 87 9
1. 45 18 1. 10 13
nj =10 匸=152 n2 = 10 T?=58
①建立检验假设。(2分)
H。:两组工人的血铝含量总体分布相同(1分)
Hi:两组工人的血铝含量总体分布不同(1分)
a = 0. 05 (1 分)
②编秩(过程见上表)(1分)
③求秩和(过程见上表)(并确定统计量T:本例ni=n2 = 10较小,可选取检验统计量T =
T2=58o (2 分)
④确定P值和作出统计结论。(1分)
查T界值,可知当n=10,ni-n2=10-10 = 0,双侧a = 0. 05检验水平下统计量T的界值 范围是78 —132。(2分)本例T=58,在界值范围之外,故P<0. 05,按a = 0. 05水平拒绝H° 接受HJ2分),认为两组工人的血铝含量不同。(2分)
15.表中的问题主要有:
(1) 标题不确切。(4分)
(2) 主谓语设置不当。(4分)
(3) 表中数字不明。(4分)
(4) 线条过多。(4分)
建议修改的表如下表。(4分)
某医院医生和护士年龄构成
年龄组 医生 护士
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
<30 10 5.0 40 26. 7
31〜 40 20.0 50 33.3
41〜 100 50。0 50 33. 3
51 〜60 50 25. 0 10 6.7
合计 200 100. 0 150 100. 0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