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7 座位号匚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实用卫生统计学 试题(开卷)
2015年1月
1.
2.
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面哪个指标是样本指标?( )
A.卩
C. 7T
D. X
欲描述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平均水平时,宜采用的指标是( )o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对于率的标准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内部构成,其实质是除研究因素外的混杂因素
B.由于被比较因素会受到内部构成的影响,当两组资料的内部构成明显不同时,资料 不具有可比性
C.标准化法的目的是均衡两组资料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水平,增强其可比性
D.校正后得到的总率能更好的反映实际水平
将某地居民的性别、年龄结合起来分组,研究不同性别、年龄别的住院率,这样得到的
4.
统计表属于( ).
A.简单表 B.复合表
C.频数表 D.四格表
5.在一个假设的总体(总体率>1=35. 0%)中,随机抽取n=100的样本,得样本率p = 34.2%,则产生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的原因是(
A.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o
B.不同总体的本质差异
D.构成不同
表示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已满x岁时,尚能生存的平均岁数是( )。
A,ex
A.住院率、两周活动受限率、两周休工(学)率和每人每年因病伤卧床日数
B.两周卧床率、两周活动受限率、两周休工(学)率和每人每年因病伤卧床日数
C.两周卧床率、两周患病率、两周休工(学)率和每人每年因病伤卧床日数
D.两周卧床率、两周患病率、两周休工(学)率和住院率
A.相关系数是说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
B.相关系数没有单位
C.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
D.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符号相同,且呈正比关系
10.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 )。
仲-生卒A 二、问答题(毎题10分,共20分)
11.行X列表资料一般包括哪些资料,它们的检验目的有何不同?
12.什么是根本死因?为什么死因统计要选择根本死因? 得分评卷人
三、应用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13.某市10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20. 0cm,标准差为4. 80cm。问(1)该地7岁男童
身高的95%参考值范围?(2)若一男童身高为135. 0cm,怎样评价?
14.某疾控中心观察3种药物驱虫的疗效,在服药7天后查粪中虫卵的阴转率见表1,问
(1)本例资料是什么样的资料,可以做什么统计推断?(2)请分析三种药物的疗效是否不同?
表1 3种药物驱虫的疗效比较
药物 服药人数 阴转人数 阴转率%
甲药 37 28 75.7
乙药 38 18 47.4
丙药 34 10 29.4
15.测得10名铅作业工人和10名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Mmol/L),问(1)该资料是什么样
的统计资料?(2)该资料可以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是否不同?
表2两组工人的血铅含■比较
铅作业工人(1) 非铅作业工人(2)
0. 96 0.34
0.97 0. 22
1.35 0. 25
0. 89 0. 54
>1.87 0. 29
1.56 0. 56
1.34 0. 45
1.22 0. 76
1.38 0. 87
1.45 1. 10
E —10 n2 = 10
试卷代号:112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2015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 C 3. D 4. B 5. C
6. A 7. A 8. B 9. D 10. A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答:行X列表资料一般包括多个样本率、多个构成比资料,其基本数据可整理成R行 C列,称为RXC表,又称行X列表。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X2检验的目的是推断其总体率 或构成比是否不同。(4分)对同一样本资料按其两个无序分类变量(行变量和列变量)归纳成 双向交叉排列的统计表,其行变量可分为R类,列变量可分为C类,这种表称为RXC列联 表。(4分)列联表资料X2检验的目的是推断两变量(行变量、列变量)之间分布是否相互独 立,用列联表的独立性須检验。尽管这两种行列表检验目的和检验假设方面有所不同,但计 算X?值和自由度的公式完全相同。(2分)
12.答:WHO规定,根本死因是指:”(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 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4分)制定根本死因的想法是从预防 死亡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带有根本性的、引起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死亡的那个原因,不管它 发生在死前多长时间都应予记录。(4分)根本死因可以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可以是一个 无明确诊断的医学情况(如: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也可以是一个意外的损伤和中毒。(2分) 三、应用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13.答:(l)x±l. 96s = 120±l. 96X4. 80=(110. 59,129. 41) 0 (8 分)
该地7岁男童身高的95%参考值范围为(110. 59cm,129. 41cm)。(8分)
(2)男童身高135cm,高于95%参考值范围上限,可认为该男童身高偏高。(4分)
14.答:(1)这是完全随机设计的三个样本率的比较,该资料可整理为如下表,用行X列表 资料的*检验。(5分)
不同药物驱虫效果比较
药物 阴转人数 未阴转人数 服药人数 阴转率%
甲药 28 9 37 75.7
乙药 18 20 38 47.4
丙药 10 24 34 29.4
合计 56 53 109 51.4
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分)
H。:三种药物驱虫阴转率相同,即7n=7r2=7r3 (1分)
H”三种药物驱虫阴转率不相同或不全相同(1分)
a=0. 05 (1 分)
②计算统计量須值。(2分)
X2 = 15.56 (2 分)
査須表,统计量X2 = 15. 56>5.59(2分)按a=0.05检验水准,拒绝H。,接受尚,(2分) 认为三种药物的阴转率不相同。(2分)
15.答:(1)该资料是数值变量资料,因为测得的数据有度量衡单位。(3分)
(2)因样本量较小,该资料可以用两样本的t检验;不符合方差齐性要求,或资料不符合正 态分布的条件时,可以做完全随机设计的计量资料的秩和检验。(3分)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比较
铅作业工人
(1) 秩次
(2) 非铅作业工人
(3) 秩次
(4)
0. 96 11 0. 34 4
0. 97 12 0.22 1
1. 35 16 0. 25 2
0. 89 10 0. 54 6
>1.87 20 0.29 、 3
1. 56 19 0. 56 7
1.34 15 0.45 5
1.22 14 0. 76 8
1.38 17 0. 87 9
1.45 18 1. 10 13
m = lo Ti=152 112=10 T?= 58
检验步骤如下:
(1) 建立检验假设。(2分)
H。: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相同(1分)
Hi: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不同(1分)
a = 0. 05 (1 分)
(2) 编秩(2分)见上表第(2)和第(4)列结果。
(3) 求秩和并确定统计量T:本例ni=n2 = 10较小,可选取检验统计量T=T2=58O
(2分)
(4) 确定P值和作出统计结论。(2分)
査《实用卫生统计学》附表8两样本比较用T界值,可知当n=10,m一山=10 — 10 = 0,双 侧a = 0. 05检验水平下统计量T的界值范围是78 — 132。本例T=58,在界值范围之外,故P <0. 05,按a = 0.05水平拒绝Ho接受H】,认为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不同。(3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