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公共卫生专业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
2008年1月
题号 –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毎题5分,共20分)
!•总体
2.构成比
3.统计表
4.抽样误差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是
( )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随机误差
2.下面哪一种统计资料的来源不属于经常性的资料( )。
A.统计报表 B.门诊病例
C.出生报告卡 D.调査问卷
3.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宜采用( )。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4.随机选取男200人,女100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査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
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 )。
A. 35% B. 16.7%
C. 18.3% D.无法计算
5.要表示某校18岁女生体重与肺活量的相关关系,宜绘制下列哪一种统计图?( )
A.散点图 B.百分条图
C.直方图 D.普通线图
6.统计推断的内容是( )。
A.用样本估计相应总体指标
B,假设检验
C.估计参考值范围
D,假设检验,用样本估计相应总体指标
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从总体变异中分岀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是指( )。
A.从总均方中分岀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
B.从总离均差平方和分岀组间离均差平方和组内离均差平方
C.从组内离均差平方和分岀各组的离均差平方和
D.从组间离均差平方和分出组间和组内地离均差平方和
8.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病人,治愈7人,用B药治疗10例病人,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
效时,适宜的统计方法是( )。
A.直接计算概率法
B.u检验
C.濬检验法
D.校正須检验法
9.散点呈直线趋势分布,当x值增大,y值则相应减少,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无相关关系 D.不能确定
10.不受年龄结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死亡水平的指标是( )。
A.粗死亡率 B.年龄别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死因别死亡率
寸一分…评氈 三、简首题(毎题10分,共20分)
1.率的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直接标准化法的条件是什么?(10分)
2-正态分布有哪些参数?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很重要的连续性分布?(10分)
得 分 评巻人 四、计算或分析题(毎题15分,共30分)
1.某工厂1995年年底和1996年年底对该厂工人进行普査,人数均为2000人,1995年査 出高血压患者197人,1996年査出高血压患者208人,208人中有181人在1995年系高血压。
问,(1)1995年年底和1996年年底的高血压患病率?
(2)1996年的高血压发病率?
2.测得10名铅作业工人和10名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Mmol/L),问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 是否不同?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比较
铅作业工人(1) 非铅作业(2)
0. 96 0. 34
0. 97 0. 22
1. 35 0. 25
0. 89 0. 54
1.87 0.29
1. 56 0. 56
1. 34 0. 45
1. 22 0. 76
L38 0. 87
1, 45 1. 10
ni = 10 口2 = 10
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双侧检验T界值表,当n,=n2 = 10时,P = 0.05和0.01的T界值 分别是:78—132 和 71—139
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公共卫生专业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 2008年1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又称构成指标,它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顾古的比重和分布。
3.统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统计指标,它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的一种常用手段。
4.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样本时,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 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A 2. D 3. C 4. C 5. A
6. D 7. B 8. A 9. B 10. C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当不同的人群的总率进行比较时,(2分)若其人群的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等)存在差 异,(2分)而这些内部构成对率有影响,为消除构成不同的影响,要按照统一标准构成对两个 人群进行校正。(2分)这种选择统一构成,然后计算标准化率的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法。
直接标准化法需要两个条件(1)资料条件,已知实际人群的年龄别(组)率,且各年龄率无 明显交叉;(2分)(2)选择标准,可选择标准人群的年龄组人口数或构成比。(2分)
2.正态分布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即总体均数”和总体标准差。,它们被称为正态分布参 数。(2分)卩为位置参数,它描述了正态分布集中趋势的位置;(2分)。为变异度参数,反映正 态分布的离散程度。(2分)若已知某数值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如同年龄、同性 别儿童或同性别健康成人身高、体重等,可按正态分布的规律估计其个体变量值所在范围,如 95%的医学参考值的估计。(2分)同时正态分布是很多统计方法的基础。(2分)
四、分析或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1995年年底的高血压患病率=197/2000X100% = 9. 85%(5分) 1996年年底的高血压患病^ = 208/2000X 100% = 10. 4%(5分) 1996 年的髙血压发病率=(208-181)/2000X100% = !. 35%(5 分)
2.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比较
铅作业工人秩次非铅作业工人秩次
(1)(2)(3)(4).
0. 96110. 344′
0. 97120. 221
1. 35160. 252
0. 89;100. 546
1. 87200. 293
1. 56190.567
1. 34150.455
1. 22140. 768
1. 38170.879
1. 45181. 1013
rii =10Ti=152n2 =10匚=58
检验步骤如下
(1) 建立检验假设(1分)
H。: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相同(1分)
Hi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不同(1分)
a = 0.05(1 分) ‘
(2) 编秩(2分)
(3) 求秩和并确定统计量T:本例ni=n2 = 10较小,可选取检验统计量T=T2=58O (2分)
(4) 确定P值和作出统计结论。(2分)
查《实用卫生统计学》附表8两样本比较用T界值,可知当n=10,n1-n2 = 10-10 = 0,双侧 a=0. 05检验水平下统计量T的界值范围是78-132. (2分)本例T=58,在界值范围之外,故P <0. 05,按a=0.05水平指绝Ho接受Hi (1分),认为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不同。(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