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 购买了资源 由某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该地下室位于总厚达40m多的淤泥质土之中,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多方案比较,决定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cm厚的地下连续墙,而支护结构则为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总体方案。经验算,可以满足结构变形和稳定要求,确保地下室开挖施工不致于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约为-0.5m,开挖范围位于淤泥质土体内,含水量大,施工必须事前采取降水措施,因基坑围护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具有较好的挡水和抗渗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并编制了降水施工方案。 事件二: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与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2m,桩基承台连同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同时展开施工。基础底板厚2m,桩基承台厚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由于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开始阶段施工中出现了少许裂缝。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以下控制裂缝的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30℃以内。 (4)分层分块逐步浇筑,加强养护,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预埋冷却管,通入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降温。 事件三:在进行办公楼大厅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场浇筑施工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事故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架搭设质量不符合要求;现场搭设模板支架中使用的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事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施工企业作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有关责任单位的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 (1)结合事件一说明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2)请指出本案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分析说明事件二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事件三工程事故可定为几级重大事故?请说明理由。 (5)事件三事故类型是什么?
  • u******* 下载了资源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050264第一次作业答案
  • u******* 购买了资源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050264第一次作业答案
  • u******* 登录了本站
  • u******* 登录了本站
  • u******* 加入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1******* 登录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u******* 购买了资源 科目检索

电大试卷2006年7月1127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

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粗死亡率的意义是指 ,不同地区比
元二庄考虑 0
t.常用的相对数有 、 、 0
’号分|冨云「
; 三、单项选择躍(每题2分,共2()分)
1.下列哪个指标是样本指标( )c.
A./z B. o
C. k D. M
2.欲描述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水平时,宜采用的指标是( )o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3.对于率的标准化法的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内部构成,其实质是除研究因素外的混杂因素
B.由于被比较因素会受到内部构成的影响,当两组资料的内部构成明显不同时,资
料不具有可比性
C.标准化法的目的是均衡两组资料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水平,增强其可比性
D.校正后得到的总率能更好的反映实际水平
4.将某地居民的性别、年龄结合起来分组,研究不同性别、年龄别的住院率,这样得到的 统计表属于( )o
A.简单表 B.复合表
C.频数表 D.四格表
5.在一个假设的总体(总体率k = 35. 0%)中,随机抽取n= 10。的样本,得样本率
‘ = 34.2%,则产生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的原因是( )。
A.测量误差 B.不同总体的本质差异
C.抽样误差 D.构成不同
6 .某地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血红蛋白含量(g / L),结果如下表:
性别 均数 标准差
男134.5
女 117. 6 7. 1
10. 2
标准差”lg/L 与 10. 2g L 5映的是()。
A.个体变异B.均数的抽样误差
C.平均数D.总体均数不同
7.四格表资料卡方栓笠•当检验水平等于0. 05时,其界值是(
A. X* 算,1 = 1.9 二,B. XI05,1=3. 84
C. Xo.o5,2 = 5. 99D. X$o5,4=9.49
8.秩和检验与t检验比较.其优点是()。
A.检验效率咼B.计算方法简便
C.公式更为合理D.不受分布限制
9.关于相关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关系数是说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
B.相关系数没有单位
C.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
D-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前符号相同,且呈正比关系
10.反映慢性病远期疗效的指标为()。
A.发病率B.患病率
C.生存率D.病死率
1. t分布与u分布有何联系?(5分)
2-正态分布有哪些参数?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很重要的连续性分布?(6分)
3.假设检验的结论为什么不能绝对化? (5分)
4.行X列表资料一般包括哪些资料,它们的检验目的有任不同分)
5.什么是根本死因?为什么死因统计要选择根本死因? 3分)
测得10名铅作业工人和10名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fzmol/L),问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是
否不同?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比较
铅作业工人(1) 非铅作业(2)
0. 96 0.34
0.97 0.22
1. 35 0. 25
0. 89 0. 54
1.87 0.29
1. 56 0. 56
1. 34 0. 45
1. 22 0.76
1. 38 0.87
1.45 1. 10
nz =10 口2=10
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双侧检验T界,当ni=n2 = 10时,P = 0. 05和0. 01和T界值分别 是:78—132 和 71—139
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专业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7月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分)
1.抽样研究:从所研究三忌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抽样研究的 目的是通过用样本资料厅真二专琮去推论总体。
2.动态数列:是一系f 二C二字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匕已五复趋势。
3.完全负相关:这是一神号芒打负相关关系,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由x与y构成的 散点完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x増茄.:.y庄减少,算得的相关系数r= —1。
4.Topsis法常用于系统工程=专左三案多目标决策分析,此外,也可用于效益评价、卫生 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领域。
5.卫生服务需要是人们因疾病影匚妄表.引起人体正常活动的障碍,实际应当接受各种 卫生服务的需要。(预防保键、治疗、康复’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2. 标题 标目 线条 数字
3.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4. 归一化权重系数 权重系数 一致性指标CI 逻辑混乱
5.患病率
6.时间顺序 内容顺序 类别顺序
7.说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 人口年龄或性别结构对其影响
8.构成比 率 相对比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 C 3. D 4. B 5.C
6.A 7. B 8. D 9. D 10. C
四、简答题(共30分)
1.t分布是一簇曲线,随自由度u不同,曲线的形状也不同。当自由度u很大,即n很大 时,t分布近似u分布。
2.总体均数卩和总体标准差。被称为正态分布参数。乂为位置参数,它描述了正态分布 集中趋势的位置m为变异度参数,反映正态分布的度散程度。若巳知某数值变量服从正态分 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如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及同性别健康成人身高、体重等,可按正态分布的规 律估计其个体变量值所在范围,如95%的医学参考值的估计。同时正态分布是很多统计分析 方法的基础。
3.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因为无论拒绝Ho或不拒绝H。,假设检验的结论都有犯 错误的可能。假设检验通常可能发生下面两类错误。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犯 I型错误的概率是a,a通常为0.05。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犯II型错误的概 率是B,一般情况下B的大小是未知的。
4.行X列表资料一般包括多个样本率、多个构成比资料,其基本数据可整理成R行C列, 称为RXC表,又称行X列表。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好检验目的是推断其总体率或构成比是 否不同。对同一样本资料按其两个无序分类变量(行变量和列变量)归纳成双向交叉排列的统 计表,其行变量可分为R类,列变量可分为C类,这种表称为RXC列联表。列联表资料x2检 验的目的是推断两变量(行变量、列变量)之间分布是否相互独立,用列联表的独立性x2检验。 尽管这两种行列表检验目的和检验假设方面有所不同,但计算x2值和自由度的公式完全相 同。
5.WHO规定,根本死因是指:”(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 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制定根本死因的想法是从预防死亡的角 理出发,去寻找带有根本性的、引起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死亡的那个原因,不管它发生在死
多长时间都应予记录。根本死因可以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可以是一个无明确诊断的医 兰号况(如: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也可以是一个意外的损伤和中毒。
五、计算题(10分)
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比较
铅作业
工人 秩次 非铅作业 工人 秩次
(1) (2) (3) (4)
0. 96 11 0. 34 4
0. 97 12 0. 22 1
1. 35 16 0. 25 2
0. 89 10 0. 54 6
1. 87 20 0. 29 3
1.56 19 0. 56 7
1.34 15 0.45 5
1.22 14 0. 76 9
1.38 17 0. 87 9
1. 45 18 1. 10 13
E = 10 Ti=152 % = 10 】、2=58
检验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
H。: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相同
Hi: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不同
a = 0. 05
(2)编秩
(3)求秩和并确定统计量T:本例ni=n2=10较小,可选取检验统计量T=T2 = 58O
(4)确定P值和作出统计结论。
查《实用卫生统计学》附表8两样本比较用T界值,可知当n=10,n1-n3 = 10-10 = 0,双 侧a = 0. 05检验水平下统计量T的界值范围是78—132。本例T=58,在界值范围之外,故P <0. 05,按a = 0. 05水平拒绝Ho接受 田,认为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不同,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