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专业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
2005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统计推断
2.直线相关系数
3.优序法
4.卫生服务调査
5.统计图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统计资料的两个主要来源 、
2.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有
3.非参数检验适用于 分布的资料,如 ,又
如 的资料。
4.为了达到合理选择统计图的目的,首先要遵循的制图要求是
5.目前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 和 两类,前者主要包括 、Satty权重法等。
6.统计分析主要包括: 、 o
7.死亡率可间接反映 的发病水平。
8.制定调査表时应注意调査指标要精选,调査项目要具体、明确。调査表的结构顺序有 、 和 ,设计者应当灵活应用。
9.ICD 称为 。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欲了解某市某年所有三级甲医院的病床数,该市每个三级甲医院就是一个( )。
A.有限总体
B.观察单位
C.无限总体
D.观察值
2.5人的血清滴度为:1 : 20,1 : 40,1 : 80,1 : 160,1 : 320,则平均滴度是( )。
A.1 : 40 B. 1 : 320
C. 1 : 160 D. 1 : 80
3.关于构成比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
B.其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
C.以m/n表示构成比,可得出m与n的倍数关系或m是n的几分之几
D.事物由A—D四部分构成,其中B的构成比数值最大,据此可得出结论B最容易 发生
4.下面哪一种图,其横轴的连续性变量的组段,同时要求各组段的组距相等( )。
A.百分条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以上皆是
5.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
11.2mmHg,后者反映的是( )。
A.个体变异
检验两年的菌型构成比有否差别,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
某市卫生防疫站对10个水井消毒前后水中细菌总数检验结果如下,问消毒前后每升水中
的细菌总数有无差别?
水井消毒前后水中细菌总数比较
水井编号
(1) 消毒前
(2) 消毒后
(3)
1 660 310
2 2345 156
3 450 94
4 25246 356
5 1480 39
6 230 34
7 5678 153
8 210 20
9 1780 35
10 560 20
附:
T界值表,双侧检验,当n=10时,P=0.05和0.01的T界值分别是:8—47和5—50
试卷代号:1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专业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统计推断: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对总体的特性作估计或推论的方法称统计推断,常用 方法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直线相关系数: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 方向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一IV¥<1,¥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两变量的 关系越密切。
3.优序法:为了比较某几个事物或方案的优劣,在选定各项评价指标后,将待评的对象或 方案就各项评价指标的测量值大小分别排序,并分别对各序号(等级)以相应的评分值即优序 数,然后综合诸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评价对象的总賦优序数,并按总赋优序数大小评定其优劣 顺序的方法。
4.卫生服务调査:是对卫生服务状况、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人群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 用、卫生服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所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査。
5.统计图:是以各种几何图形(如点、线、面或立体)显示数据的大小、升降、分布以及关系 等,它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的一种常用手段。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经常性资料一时性资料
2.极差 四分位数间距 方差和标准差 变异系数
3.任何 严重偏态分布的资料 分布形状不明
4.根据资料的性质以及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5.主观定权法和客观定权法 专家评分法
6.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7.病死率高且病程短的疾病
8. 时间顺序 内容顺序 类别顺序
9.国际疾病与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B 2. D 3. B 4. C 5. A
6.B 7. D 8. D 9. B 10. C
四、 简答题(共30分)
1.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对象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要利用卫生统计这个有效工具, 充分发挥卫生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以满足决策管理和卫生服务研究的需要。
2.(1)要根据资料的性质以及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2)统计图要有标题,要求能简 明扼要的说明图的内容,一般写在图体下方的中央位置;(3)对于有横纵坐标轴的图形,要说明 横纵轴分别代表的事物的名称,并标注单位。横纵轴的长度比例通常为7 : 5;(4)在同一张图 内比较不同事物时,要用不同颜色或线条来区分它们,并附图例说明,图例的摆放要与图体协 调。
3.对同一批资料,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前提下,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高于非参数 检验。因此当两者所得的结果不一致时,宜以参数检验结果为准。若资料是严重偏态分布,则 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不一定比参数检验低,此时需要结合资料的实际情况,综合予以考虑。
4.两个样本均数比较可以看作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特例,因此完全随机设计的两个样 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可以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代替。两者的计算结果有如下关系:F =t。反之,则不成立,即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法,应该用方差分析,而不能用两个样本数比 较的t检验代替,否则会增大犯I型错误的概率。
5.当不同的人群的总率进行比较时,若其人群的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等)存在差异,而 这些内部构成对率有影响,为消除构成不同的影响,要按照统一标准构成对两个人群进行校 正。这种选择统一构成,然后计算标准化率的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法。
直接标准化法需要两个条件(1)资料条件,已知实际人群的年龄别(组)率,且各年龄率无 1022
明显交叉(2)选择标准,可选择标准人群的年龄组人口数或构成比。
五、计算题(10分)
水井消毒前后水中细菌总数比较
水井编号
(1) 消毒前 消毒后 差值 秩次
(2) (3) (4) = (2)-(3) (5)
1
2
3
4
5
6
7
8
9 660 310 350 3
2345 156 2189 8
450 94 356 4
25246 356 24890 10
1480 39 1441 6
230 34 196 2
5678 153 5525 9
210 20 190 1
1780 35 1745 7
10 560 20 540 5
检验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
H。:消毒前后每升水中的细菌总数无差别
Hi :消毒前后每升水中的细菌总数有差别
a = 0. 05
(2)求差值
(3)编秩:将差值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4)求秩和并确定检验统计量T:分别求出正负秩和,本例的正秩和T+ =55,负秩和
T=0o取 Y=T=0
(5)査表法确定P值和作出统计结论
当例数n=10,双侧a = 0. 05检验水平时检验统计量T的界值范围是8—47。由于T = T
=0,在界值范围外,故PV0.05,按a=0.05水平拒绝H°,接受H】,认为消毒前后每升水中的 细菌总数有差别。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