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流行病学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流行
2.AR(归因危险度)
3.随机化临床试验
4.性传播疾病
5.抗原漂移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在其学术体系中体现着如下一些特 征,包括: 的特征, 的特 征, 的特征, “的特征, 的特征, 的特征。
2.罹患率是用来衡量人群中某病新病例频数的。一般多用于描述 或 的发病状况。可以用 为时间单位。分子为 ,分 母为 。
3.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包括:
4. 、 、尖锐湿疣、 软下疳、 、性病性淋又巴肉芽以及 等8种性病为我国上前法定报告的性传播疾病。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组病例最佳为?( )
A.死亡病例
B.现患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和现患病例
E.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
2.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
A.住院偏倚
C.回忆偏倚
E.失访偏倚
3.流行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
A.病例组、对照组均有干预措施
B.暴露组、非暴露组均有干预措施
C.在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原则、设立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E.属于观察性研究
4.引起医源性感染的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经污染物
C.共同媒介传播
E.经手
5.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
E.以上均是
6.特异危险度是( )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7.满足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的条件是?( )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8.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
A.早期发现病例
C. 了解疾病的分布
E.普及医学知识 B.检验病因
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9.在地区分布上发病率呈现南低北高的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
A. 1型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妊娠糖尿病 D. ABC均不是
10.下列属于伤害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
A.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B.游泳池周围设置栅栏
C.为有毒物品配备安全盖 D.枪支保险装置
E.摩托车头盔
1.简述描述性研究的特点。(6分)
2.队列研究有何特点?(8分)
3.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5分)
4.简述疾病的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意义。(6分)
得分评卷人 五、分析题(15分)
某医疗中心为了评价某种青光眼筛检试验的效果,在对257例疑似病人通过“金标准”诊 断后,立即进行了该项筛检试验,结果见下表:
金标准 病人 非病人
某筛检试验 阳性 72 266
阴性9150
合计 81 176
要求:计算该筛检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其效果。(各占5分)
试卷代号:112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流行病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某时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同一病种历年一般发病水平的现象。
2.AR——归因危险度,或率差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差。特异危险度 表示单独由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或死亡)危险。
3.随机化临床试验:属于临床试验的一种。它是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 验组施以某种干预措施,然后随访、评价干预的效果。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进行考核和 评价。
4.性传播疾病是一组主要由性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严重危害人群 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属淋巴系统的病变,还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肤 对皮肤,皮肤对粘膜,粘膜对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的疾病。
5.甲型流感病毒在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变异,称为抗原漂移,又称量变。抗原漂移的主 要原因是病毒抗原基因的突变及人群免疫力对病毒选择的结果。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以分布为起点
短时间
外对照
1.
2.
3.
4.
群体
小范围 内对照 淋病
对比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社会医学 预防为主
周旬月 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口(数)
一般人群对照 多种对照
生殖道疱疹
梅毒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艾滋病(艾滋病毒感
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C
2. E
3. D
4. A
5. E
6. B
7. E
8. B
9. A
10. E
四、简答题(共25分)
1.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1分)。当对所研究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了解不 多的时候,往往从描述性研究着手(1分),获取与该病或健康状况相关的基本分布特征,为进
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1分)。描述性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即在研究中只是客观真实地 记录、描述、采集各种信息,不人为地加入干预措施(1分)。描述性研究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 因而不能确定所研究的因素和效应(疾病、健康)之间的联系(1分)。描述性研究通常在一个 特定的时间点或期间内进行,因此在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水平时主要用患病率指标(1分)。
2.队列研究有何特点?
1) 属于观察法暴露因素不是人为给予的,而是客观存在(1分);
2) 设立对照组同病例对照研究一样,队列研究中要设立对照组用于比较,这是分析性流行 病学的共同特征之一(2分);
3) 由“因”及“果”,在探求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先后关系上,先确知其因,再纵向前瞻观察而 究其果(2分);
4) 能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1分)由于观察者能切实知道暴露的作用和疾病的 发生,且疾病是发生在确切数目的人群中,所以能准确计算出发病率,即人群发病的危险度
(2 分)。
3.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以下具备四个基本特征:①必须设立对照组(1分);②试验 组和对照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来自同一总体的抽样人群并且随机分配到两组中(2分);③给予 试验组干预措施(1分);④实验进行的方向是前瞻性的(1分)。
4.简述疾病的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意义。
答:(1)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1分)(2)根 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1分)。(3)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 时间(1分)。(4)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1分)。(5)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 征,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来势猛,病例成簇出现,常呈现爆发(1分),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 持续时间可能较长(1分)。
五、论述题(15分)
A 72
SN = ^^X100%=辭X100% = 88. 89% (5 分)
SP=g^X100% = |||xi00% = 85.23% (5 分)
从计算结果看,筛检试验只把88. 89%的病人正确地判为了病人,85. 23%的非病人正确 地判为了非病人,而漏诊了 11. 11%的病人,误诊了 14. 77%的非病人。相对于“金标准”而言, 该筛检试验的结果是不理想的。(5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