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H2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管专业流行病学试题
2005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碍..纟顶华..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散发
2.描述性研究
3.RR
4.开放试验
5.疫源地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 及其 , 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 和 的科学。
2.当一种疾病经常在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群中相对稳定且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
,称为疾病的 o
3.概括地讲,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实际工作任务分类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 和 O
4.病例对照研究中,在选择病例时,一般有三种病例可供选择,分别是:
、 和 。
5.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包括:
6.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期称为疾病的 o
7.疾病的二级预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三早”,即:
得 分一评卷1一一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
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
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有害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中,验证假设能力最强的是:(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交叉研究 D.现况研究
E.随机对照试验
4.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调査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调査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 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调査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
D.调査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以上均不是
5.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
A.住院偏倚 B.转诊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6.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关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
7.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暴露与疾病的关系比队列研究更好,其原因是:( )
A.病例对照研究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B.队列研究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C.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判断因果关系
D.疾病发病率很低时
E.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
8. 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样本小,获结果快
B.不能用于研究一种病和多种暴露的关系
C.样本代表性差,对照选择困难
D.可计算OR值
E.从果推因
9.病例对照与队列研究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分组标准 B.时间顺序
C.均设立对照 D,暴露与疾病联系的指标
E.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
10.在现代病因观中,下列哪一项的实际应用价值较小;( )
A.相对危险度较大 B.因先于果
C.病因的特异性 D.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什么是流行病学?(5分)
2.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6分)
4.简述病因推断的基本准则。(4分)
5.简述描述性研究的特点。(6分)
得分评巻人 五、分析题(15分)
某医疗中心为了评价某种青光眼筛检试验的效果,在对257例疑似病人通过“金标准”诊 断后,立即进行了该项筛检试验,结果见下表:
金标准 病人 非病人
某筛检试验 阳性 72 26
阴性9150
合计 81 176
要求:计算该筛检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其效幕。
试卷代号:112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管专业流行病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1月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散发是指某病的数量维持在某地人群中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且病例在该地散在出 现,病人间无相互关系。
2-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特殊调査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査结果,按不同 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的特征进行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揭示出来的 一种方法。
3.RR,即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它 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4.开放试验,与盲法相对应,即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试 验公开进行。这多适用于有客观观察指标的临床试验。
5.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分布 影响因素 策略 措施
2. 传染源 地方性
3.个案调査(或病例调査) 爆发调査 专题调査
4.新发病例 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
5.内对照 外对照 一般人群对照 多种对照
6.潜伏期
7.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D 2. D 3. E 4. B 5. E
6.E 7. D 8. B 9. C 10. C
四、简答题(共25分)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 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定义体现如下几点基本含义:
1) 流行病学是从人群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
2) 它研究各种各样的疾病,不仅限于传染病。
3) 从疾病的分布出发,揭示影响和决定疾病频率、分布的因素以及流行的特征。
4) 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
2.原因包括:(1)病程延长;(2)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3)新病例增加(发病率上升);(4) 病例迁入;(5)健康者迁出(分母变小);(6)诊断水平提高;(7)疾病的报告率提高。
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较容易进行,所需调査的样本数比队列研究少得多,所以特别 适用于少见病的研究,有时也是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比较节省人力物力,收集资料 后可较快得到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在一次调査中可以同时调査多个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明显的,调査暴露史经常是通过回忆得到的,其可靠程度往往不 等,易产生偏倚。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常也不能代表其对象人群。因此亦易产生选 择偏倚。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也不能证实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
4.现代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的基本准则主要有八条,即:时间顺序上要符合前因后果的原 则、关联的强度要尽可能大、关联有可重复性、暴露与疾病的分布趋势一致、暴露因素有明显地 终止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关联有特异性、致病机制在生物学上要合理。
5-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当对所研究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了解不多的 时候,往往从描述性研究着手,获取与该病或健康状况相关的基本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
972
供基础性资料。描述性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即在研究中只是客观真实地记录、描述、釆集各 种信息,不人为地加入干预措施。描述性研究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因而不能确定所研究的因 素和效应(疾病、健康)之间的联系。描述性研究通常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期间内进行,因此 在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水平时主要用患病率指标。
五、分析题(15分)
A 72
SN=x^X100% =聶X100%=88.89% 5 分
SP=g^X100% =讒X100%=85.23% 5 分
从计算结果看,筛检试验只把88.89%的病人正确地判为了病人,85.23%的非病人正确 地判为了非病人,而漏诊了 11.11%的病人,误诊了 14.77%的非病人。相对于“金标准”而言, 该筛检试验的结果是不理想的。5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