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
2018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碍 分..评色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
A.社会经济 B.教育
C.社会网络 D.职业环境
E.社会性别
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生物学因素 B.卫生服务因素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D.环境因素
E.社会经济因素
3.“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加强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4.在卫生宣传中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通常是( )。
A.双向传播 B.单向传播
C.组织传播 D.亲身传播
E.自我传播
E.信息针对性差
D.环境评估
E.教育资源评估
11.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是导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
而进行的健康教育项目的一级目标人群是(
A.婴幼儿
C.村级医生
E.儿科医生
13.关于评价,不正确的描述是( )。
A.通过评价可以完善项目执行过程
B.评价是项目的最后一项工作
C.评价是客观实际与可接受的标准之间的比较
D.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两类
E.健康教育计划中应该包括评价计划
14.角色扮演适用于培训中( )。
A.学习新知识
C.学习沟通技能
E.学习决策能力
15.定性调査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为( )o
A.问巻(如KAP问卷)
C.提纲
E.录音机 B.学习新技术
D.学习操作技能
B.仪器(如血压表、体重计等)
D.量表
16.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通常不包括( )o
A.候诊教育
C.门诊专题讲座
E,随访教育 B.门诊咨询
D.随诊教育
17.影响护理职业安全最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是( )0
A.生物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E.社会因素
18.肥胖症发生的因素不包括( )。
A.遗传因素
C.体力活动过少
E.工作环境因素
19.下列属于有氧耐力运动的是( )。
A.举重
C.体操 B.化学性因素
D.心理因素
B.饮食行为因素
D.社会因素
B.投掷
D.慢跑
E.肢体屈伸
20.属于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是( )0
A,流动人口
C.吸毒者
E.艾滋病患者 B. 一般人群
D. HIV感染者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5题,共20分)
21.健康教育
22.自我效能
23.效应评价
24.危害健康行为
25.人际传播
得分评卷人
三、问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26.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控制高血压的健康传播,其健康传播效果可是包括哪四个层次?
27.简述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28.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并举例说明。
29.简述对肥胖症的干预原则。
试卷代号:112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Q1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D 2. C 3. E 4. B 5. E
6. A 7. C 8. B 9. D 10. B
1LB 12. E 13. B 14. C 15. C
16. E 17. A 18. E 19. D 20. A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5题,共20分)
21.健康教育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釆 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2.自我效能
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 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
23.效应评价
是要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为近中 期效果评价。
24.危害健康行为
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25.人际传播
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洶通的一类交流活动。这类交流主要是通 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等。
三、问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26.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控制高血压的健康传播,其健康传播效果可是包括哪四个层次? (每要点1分,有说明各加1.5分)
(1)知晓健康信息:使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及规范治疗、遵从医嘱的意义。
(2)健康信念认同:相信规范用药,并且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3)态度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愿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 治疗。
(4)行为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能够做到遵从医嘱,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同时能够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心情愉快。
27.简述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每要点1分,适当解释各加1分)
(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
(2)规律性:行为有规律的发生,不是偶然行为;
(3)和谐性:个体的行为表现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即个体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 行为;
(4)一致性: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没有冲突;
(5)适宜性:行为强度适宜,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表现。
28.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并举例说明。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属于类实验设计,其设计思想是设立与接受干预的目标人群(干预组) 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对干预组、对照组在项目实施前后变化的比较,来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 进项目的效应和结局。(2分)
该评价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效地消除一些混杂因素,如时间因素、测 量与观察因素等对项目效果和结局的影响,从而更科学、准确地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 的效果。(3分)
不足:增加了对照组,即增加工作量,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其次,对照组选择不当 可能存在选择偏倚。第三,就对照组而言,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但也要进行两次调查,可能会增 加失访。(3分)
举例:(2分)
29.简述对肥胖症的干预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人手,并须终生坚持。
(2)釆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膳食。
(4)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可使基础代谢率不会因摄入能量过低而下降。
(5)开展经常性的、适合各年龄特点的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积极运动可以防止体重反 弹,并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6)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并定期监测体重的变化情况,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7)必须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防治肥胖作为防治习惯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8)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抵制和反对伪科学和虚假的商业性 “减肥”宣传。
(9)原则上儿童少年不宜釆用药物和手术等手段减轻体重。(第1项2分,2—9项各1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