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1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
2014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碍 分 评卷入 一、选择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20题,每题2分,共40分)
4.从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看,以下表述属于改善信息因素的是()。
A.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传播健康知识
B.对目标人群进行细分,了解其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C.请群众信赖的医学专家讲课
D.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传播内容
E.利用卫生节日,配合政府行为进行相应内容的社会性宣传活动
5.在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中,能回答“说了什么”的是()。
A.传播者
C.媒介 B.信息
D.受传者
E.效果
6.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E.危害健康的行为
7.预警行为指的是( )。 D.促进健康的行为
A.改善自己的营养、运动等日常行为,预防疾病发生
B.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向公众报告其对健康是否有不利影响
C.戒烟、限酒,不吸食毒品,预防疾病
D.发生健康问题后及时警觉,尽早就诊,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E.预防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的正确处理行为
8.某吸烟者向同事宣布自己从下周开始戒烟,按照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该吸烟者处于 行为改变阶段中的( )。
A.没有打算阶段
C.准备阶段
E.维持阶段 B.打算改变阶段
D.行动阶段
9. PRECEDE-PROCEED模式中,流行病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评估人群的( )。
A.社会经济
C.人群生活质量
E.卫生服务状况
10.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是导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
而进行的健康教育项目的一级目标人群是( )。
A.婴幼儿 B.婴幼儿母亲
C.村级医生 D.妇幼保健人员
E.儿科医生
11.“到2015年,使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的比例达到90%”属于健康教育计
划目标中的( )。
A.总目标 B.具体目标
C.教育目标 D.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12.可用于克服健康促进项目工作者在评价中对目标人群的诱导与暗示的方法是 ( )。
A.设立随机对照组 B.培训项目工作人员
C.增加调查对象人数 D.校准调查工具
E.事先通知调查对象
13.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贯穿于( )。
A.计划制定阶段 B.计划实施阶段
C.效果评价阶段 D.实施与效果评价阶段
E.项目的全过程
14. “干预活动覆盖率”属于()。
A,形成评价指标 B.过程评价指标
C.效应评价指标 D.结局评价指标
E.总结评价指标
15.个人深入访谈的优点不包括()。
A.可以用于讨论敏感问题 B.反馈及时,交流充分
C.能够获得比较深入的信息 D.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E.可用于发现新问题
563
16.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 )。
A.候诊教育
B.门诊咨询教育
C.病房教育
D.随访教育
E.随诊教育
17.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是( )。
A.医院 B.工作场所
C.社区 D.学校
E.公共场所
18.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九
A.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B.提高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依从性
C.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E.新老传染病防治教育
19-下列属于有氧耐力运动的是( )。
A.举哑铃 B.上楼梯
C.练体操 D.慢跑
E.肢体屈伸
20,对AIDS/HIV者歧视是( )。
A.自我防卫行为
B.遏制艾滋病传播行为
C.社会性危险因素
D.保健技能提高的体现
E.社会性保护因素
碍 分 评卷入一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21.健康促进
22.健康素养(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23.计划设计
24.效应评价
25.医院健康教育(狭义)
得分评卷人 三、问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
27.简述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四个因素及解决办法。
28.举例说明健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模式。
29.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试卷代号:11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4年1月
一、选择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D 2. E 3. B 4. D 5. B
6. C 7. E 8. C 9. D 10. B
11.D 12. B 13. E 14. B 15. D
16. E 17. C 18. C 19. D 20. C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21.健康促进
是一个综合的干预,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 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 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
或:是指一切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 体。其中教育指健康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环境;而支持即指政策、 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
22.健康素养(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促 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3.计划设计
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 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566
24.效应评价
是要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为近中 期效果评价。
25.医院健康教育(狭义)
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 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 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疾病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三、问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每个要点1分,适当解释各加1分)
(1)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 创造支持性环境;
(3) 加强社区的行动;
(4) 发展个人技能;
(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27.简述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四个因素及解决办法。
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四个因素:角色模糊、责任冲突、权力差异、理解分歧。(每要点1分, 适当解释各加0.5分)
解决办法:交流对于增加相互理解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为 帮助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知道患者对他们话语的理解程度,只有通过交流,医 护人员才能理解患者的担忧和存在的问题。要达到医患理解上的一致,避免理解分岐,需要时 间、奉献和认知上的努力,但通过这个过程,会有效且持续的有益于医患关系。(4分)。
28.举例说明健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模式。(模式描述7分,举例3分)
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是改变健康相关 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
567
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知信行理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知识 信念行为
例如:
29.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属于类实验设计,其设计思想是设立与接受干预的目标人群(干预组) 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对干预组、对照组在项目实施前后变化的比较,来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 进项目的效应和结局(3分)。
该评价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效地消除一些混杂因素,如时间因素、测 量与观察因素等对项目效果和结局的影响,从而更科学、准确地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 的效果(4分)。
不足:第一,增加了对照组,即增加工作量,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多。第二,对照组选 择不当可能存在选择偏倚。第三,就对照组而言,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但也要进行两次调查,可 能会增加失访(3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