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评卷人
三、问答题(5题,毎题8分,共40分)
26.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27.简述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8.以青少年控烟项目为例,简述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29.举例说明健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模式。
30.简述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健康教育项目的效果评价指标可以有哪些?
试卷代号= 11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參考)
2010年7月
一、选择题(选择景恰当的答案,20题,毎题2分,共40分)
1. A’ 2.B 3. C 4.B 5. D
6. D 7.E 8.C 9. D 10. A
11. E 12. C 13. B 14. D 15. A
16. A 17. E 18. C 19. D 20. B
二、名词解毎题4分,共20分)
21.健康促进
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辭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 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蝕的健康教育活动,更也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 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或:一切能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条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 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22.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 用这些信息和眼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3.促成因素
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 术和资源。
24.狭义医院健康教育
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 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钟对患者个人的 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疾病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5.形成评价
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 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 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三、问答题(5题,毎题8分,共40分)
26.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表现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病因预防,如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 行为生活方式、有效利用免疫接种等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等。(2分)
二级预防体现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治愈。通过健康敎 育可以帮助人们做到定期体检、在察觉有疾病征兆时及时就诊,合理利用卫生服务。(3分)
三级预防指的是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恢复社会生活和劳动能力, 提高生命质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于慢病而言,本身就是有效的治疗因素。此外,健康教 育与健康促进还能为康复提供设施设备等环境支持和政策的支持(3分)。可见,是对“三级预 防”的最好诠释。
27.简述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除了医生和患者双方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之外,角色模糊、责任冲突、权力差异和理解分歧 四个方面因素也可能阻碍医患沟通效果。(4分,角色模糊、责任冲突、权力差异和理解分歧每 要点1分)
交流对于增加相互理解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为帮助患者 解决他们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知道患者对他们话语的理解程度,只有通过交流,医护人员才 能理解患者的担忧和存在的问题。要达到医患理解上的一致,避免理解分岐,需要时间、奉献 和认知上的努力,但通过这个过程,会有效且持续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4分)
28.以青少年控烟项目为例,简述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1) 教育策略:核心是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从影响健康的因素角度讲, 既作用于倾向因素,也作用于强化因素。如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纳入控烟教育的内容。
(3分)
(2) 环境策略:影响行为的促成因素,即物质环境、条件,从而使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意愿 得以实现。如学校周边的商店不向青少年售烟。(2分)
(3) 政策策略:①政策可以支持并促使健康行为得以实现。②政策策略还可以通过影响资 768 ..
源配置、环境改善从而促进健康行为乃至健康。如学校制订学生守则,规定青少年禁牛吸楓七
• f 1′ i ■■■
(3分)
29.举例说明傅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模式.(文字我述4分,模式图1分,举例3分)
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 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変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 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薪地形成有益于福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知信行理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例如:…
30.简述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健康教育项目的效果评价指标可以有娜些?(毎要点2分)一
(1)健康指标,如肥胖症患病率,BMI分布的变化情况S高睡脂患病率等;
(2)行为指标,如合理膳食发生率,经常运动的比例;
(3)教育指标:如正常体重、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知部得分等;
(4)环境指标:如食堂膳食结构改善情况、运动设畛改善情况等。一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