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1.健康教育
2.促进健康行为
3.强化因素
4.社区健康促进
5.人生三阶段
1.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有
和 0
2.影响评价的因素包括 、
和 。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 )
A.开展健康传播 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 *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E.提供物质环境支持
2.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
A. 一、二级预防 B.二、三级预防 ■ *■ ‘ 专
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
E. 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3.下列哪一项不是大众传播的特点:()
A.反馈迅速B.信息传播速度快
C.信息覆盖面大D.专业机构、人员为传播者
E.信息针对性差
4.在卫生宣传中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通常是()
A.双向传播B.单向传播
C.组织传播D.亲身传播
E.自我传播
5-下列有关“反馈在传播中的作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有利于传播双方的信息沟通
B.有利于修正传播内容和方法
C.有助于评价整体传播效果
D.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E.有助于提高传播技巧
6.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 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
7.“驾车时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E.遵医行为
8.“认识到疾病会影响工作,从而导致家庭收入减少”属于健康信念模式中的( )
9.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经济
C.生态环境
E.卫生服务状况
10.实施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 )
A.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B.医生建议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C.丈夫鼓励母乳喂养
D.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E.母亲有较长的产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11.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倾向因素是( )
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B.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
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E.家属了解患者遵从医嘱的重要性
12.在社区髙血压预防控制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社区居民提供定期测量血压的服
务,属于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
A.环境支持策略 B.政策倡导策略
C,健康教育策略 D.监测评价策略
E.行为干预策略
13. “到2003年使某工厂30%的吸烟者戒烟”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
A.总目标 B.具体目标
C.教育目标 I).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1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贯穿于( )
A.计划制定阶段 B.计划实施阶段 ■
C.效应评价阶段 D.结局评价阶段
E.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
15.过程评价用于评估()
A.人群生活质量 B.人群健康状况
C.行为与环境
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 D.行为的影响因素
16.评价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的变化,需要进行( )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E.总结评价 D.结局评价
17.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中,对目标人群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的变化
进行的评价是( )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E.总结评价 D.结局评价
18.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克服健康促进项目工作者在评价中对目标人群的诱导与H
示( )
A,设立随机对照组 B.培训项目工作人员
C.增加调查对象人数 D.校准调查工具
E.事先通知调查对象
19.下列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健康教育对象是社区人群
B.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集中体现
D.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
E.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
2 0 .在碘缺乏病流行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群众一般从私盐贩子处购买非碘盐食用,为
此,碘缺乏病控制健康促进项目的首要策略是( )
B.教育群众碘缺乏病的危害
D-建立方便群众的碘盐销售网点
E.建立健全盐业专营的制度
得分评卷人
四、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举例说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分哪三方面。
3.举例说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0
试卷代号:11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卫生专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1月
一、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专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 M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促进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 ¥ 一组行为。具有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和适宜性五个特征。
3.强化因素: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M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影 :和领导、亲属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分正强、负强化两种,发生 〔行为之后。
4.社区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生 :方式和社会影响。降低本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5.人生三阶段:WHO西太区提出的人生三阶段的概念,把人的生命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主的准备、生命的保护、晚年生活质量,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健康潜能。
二、 填空题(10空,每空I分,共10分)
1.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信用原则 相容原则 赞扬原则
2.时间因素 测试或观察因素 回归因素 选择因素
[、选择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失访
1. D 2. E 3. A 4. B 5. E
6. B 7. C 8. B 9. D 10. E
11. A 12. A 13. D 14. E 15. E
16. D 17. C 18. B 19. E 20. D
四、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可以有五个方面:
传播者因素:传播者是健康传播的主体,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的 发出者,还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传播者是否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针対 性、通俗性、适用性等,直接影响健康传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权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 者也更容易得到受传者的认可和接纳,进而其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2分)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标人群(受传者)需要、具有科学性,对受传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律 到受传者的接受。而信息服从传播目的,表达形式适宜,也有助于受传者理解和运用健康信 息。(2分)
媒介渠道因素:运用的媒介和传播渠道能够为受传者接触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发 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适合于信息并为受传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敢 基础。多种渠道的组合使用往往能取长补短,提高传播效果(2分)
受传者: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者的一般心理表 现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从而形成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 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此外,受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对健康信息辻 择性的重要因素。(2分)
健康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地点. 场所距离等,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也可以促使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或使传播效宾 削弱。(2分)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 标,(2分)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穴 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2分)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
(1) 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宜 变、态度的改变等(2分)
(2) 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芸 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2分)
(3) 健康目标:是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二 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2分)
3.举例说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社会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2分)。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 E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 二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4分)
社会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 岂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2分)环境包括社会 「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