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刑法学(2)试题
2005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 o
3.明知是 、 、 、 的违法所 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4.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重伤的,构成 ,造成他人死亡 的,构成 。
5.以 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6.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 、 或者 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7.倒卖文物罪是指以 为目的,倒卖 的文物,情
节严重的行为。
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 的判决、裁定 执行 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9.贪污罪是指 利用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 构成。
得分评巻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14分)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倒,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将李某拖至
路边后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以( )论处。
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
3.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是()。
A.恶意透支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D.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4.某甲系公安局刑警,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中,因犯罪嫌疑人某乙拒不供认,遂对其严刑 拷打,结果造成某乙伤重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处罚。
A.刑讯逼供罪从重 B.故意伤害罪从重
C.故意杀人罪从重 D.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合并
5.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 )。
A.被劳教人员 B.被告人
C.罪犯 D.犯罪嫌疑人
696
6.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
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定罪处
罚。
A.故意杀人罪 B.聚众斗殴罪
C.寻衅滋事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7.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C.挪用公款,携款潜逃的
D.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得分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劫持航空器罪
2.抗税罪
3.职务侵占罪
4.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5.受贿罪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简述强奸罪的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五、分析案例m分)
案情:
吴某,男,26岁,无业。
2003年的一天,吴某带着王某(男,13岁,吴某的远房弟弟)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 境内,购买了 600克海洛因,准备在国内贩卖。海洛因由吴某交给王某随身携带。二人回到国 内,在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査获。吴某见势不妙,便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 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海洛因的纯度为30%。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吴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刑法学(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罪状 法定刑
2.已满14周岁
3.毒品犯罪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走私犯罪
4.过失致人重伤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
5-勒索财物
6.窝藏赃物 抗拒抓捕 毁灭罪证
7.牟利 国家禁止经营
8.人民法院 有能力
9-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 财产的人员(未答“受国家机关……的人员”者不扣分)职务上的便利
10.司法工作人员
二、 选择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ABC 2. D 3. ABCD 4. C 5. BCD 6. A 7. ABD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2.抗税罪一一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 缴税款的行为。
3.职务侵占罪一一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 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4-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
699
果严重的行为。
5.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 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 康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2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 为。(1分)
(3)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2分)
(4) 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1分)
2.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 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行为自主选择权。侵害的对象只能是妇女。(1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 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1分)
(3)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已满14周岁的男子。妇女教唆或者帮助男 子强奸其他妇女的,以强奸罪的共犯论处。(2分)
(4)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具有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的目的。在以幼女为侵害对象的情 况下,行为人主观上还应当“明知”对方是幼女。(2分)
3.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 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 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 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2分)
700
(2)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 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 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2分)
(3)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
(4) 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分)
五、分析案例(16分)
评分要点:
1.吴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2分)
[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
2.海洛因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1分)。吴某偷越国境,将毒品偷带回国,既违反了海 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 毒品罪。(3分)
3.吴某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査实的6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2分)
4.吴某利用未成年人王某走私毒品,应当从重处罚。(3分)
5.吴某釆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 形,不应另行定罪。(3分)
6.吴某偷越国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具有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 罪。(2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