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律、法学专业刑法学(2)试题
2004年1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 和
2.破坏交通工具罪侵犯的对象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 、 、 等交通运输工具。
3.以 或者 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4-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的,依照 定罪处罚。
5.犯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 、 定罪处罚O
6.捏造 ,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 ,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 o
8-故意阻碍 、 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9-国家工作人员在 或者 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 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10. 利用 ,索取他 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的,是受贿罪。
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14分)
1.某甲为发泄对单位领导的不满,在工厂车间安放炸弹,将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炸毁,并
将当班工人某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 )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 2万元
C. 5万元 D. 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 )
以上且偷税总额在( )元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A.10% B. 20%
C. 1万 D. 2万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保险金
提供条件的,应当以( )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 )。
A.犯罪嫌疑人 B.被吿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
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 )o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叛逃罪
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3.信用卡诈骗罪
4.重婚罪
5.徇私枉法罪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简述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7岁,无业。
张某.,女,21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 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00年1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 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 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能分得 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 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 “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 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律、法学专业刑法学(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4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单一罪名 选择罪名
2.电车 船只 航空器
3.牟利 传播
4.处罚较重的规定
5.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6.犯罪事实 受刑事追究
7.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8.国家安全机关 公安机关
9.国内公务活动 对外交往
10.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二、选择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6. ABCD 7. 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 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 行为。
3.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 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5-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 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 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毎小题10分,共30分)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分)
(3)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
(4) 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1分)
2.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 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 为。(1分)
(3)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2分)
(4) 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1分)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 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1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1分)
五、分析案例(16分)
评分要点:
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构成抢劫 罪。(2分)
(全部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只答出李某犯抢劫罪、未答出犯绑架罪者,全题得分不将 超过9分;未答出方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全题得分不得超过8分)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
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4分)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 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3分)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 并罚的规定处罚。(2分)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
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
6.方某犯罪时不满18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