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律专业刑法学(2)试题
2002年7月
•1!
1.对于策动、胁迫、勾弓I、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依照武装叛乱、暴乱罪从重处罚。
安全及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
3 .破坏交通工具罪侵犯的对象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
等交通运输工具.
4.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曾伪劣产品罪
5.犯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
6.明知是
7.故意阻碍
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672
8.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
的行为.
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A.伪证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673
A.控告人
C.申诉人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
A.刑讯逼供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当作废
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设施罪
C.盗窃罪
1.叛逃罪
2.交通肇事罪
3.信用卡诈骗罪
4.重婚罪
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674
案情:
被告人胡某,男,40岁,农民。
胡某到刘某承包的鱼塘中挑水浇地时双方发生争执•刘某骂胡某脸皮厚并将胡某的一只 水桶砸烂。胡某说广你砸烂了我的桶,你要赔我。”随即向刘家方向走去,刘某尾随其后.快到 刘某家时,刘某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胡某扔去,击中胡某的小掘。胡某停下,刘某上前对看胡某 的腹部又打了两拳•胡某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到了,是他先打我,’刘某说:“我打了你怎 么样?想要桶?休想!”刘某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家中走去.见刘某要走,胡某便举起手中的竹 扁担朝刘某打去,刚好打中刘某的头部。刘某当即倒地,头上流血不止。胡某见此情景,慌忙 叫上围观的群众一同将刘某送往医院.因医院较远,刘某被送到医院时已因流血过多死亡.
请分析:期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675
试卷代号:2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律专业刑法学(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2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
2.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3.电车船只航空器
4.处罚较重的规定
5.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6.现役军人同居
7.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8.就诊人死亡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9.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0.不正当利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6. B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
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
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676
5.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或者横行霸道,肆意骚扰和伤害
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
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
(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分)
(2)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
为。(1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2分)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1分)
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 物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
财产和他人人身.(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分)
(3)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分)
(4) 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1分)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巳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
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执行生效裁判的正常活动.犯罪对象是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 力的具有执行内容的判决、裁定,包括刑事裁判、民事裁判、行政裁判等.(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1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1分)
677
五、分析案例(16分)
评分要点:
1.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3分)
(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
2.胡某因受到刘某的打骂而用竹扁担打刘并造成刘某死亡,危害后果严重,其行为显然
已构成犯罪•(4分)
3.胡某打刘只是气头上的行为.并无预谋和准备,也不具有希望或放任刘某死亡的心理. 当发现刘某倒地且头上流血不止时便急忙送刘某往医院,显然胡某的行为是且只是想伤害刘
某而非杀害刘某,刘某的死亡是由于受伤过重所致,因而胡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而非故 意杀人.(9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未明确表明“胡某的行为不属于故意杀人”者,得分不得超过10
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