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分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0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20分
1
2分
将迁移分为的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依据是()。
A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
B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
C 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
D 从迁移的方向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
2分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
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
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B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C 师生互动策略
D 合作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 2 3 4 5 6
9 10
1 2 3 4 5 6
9 10 11 12 13 14
17 18 19 20 21 22
1 2 3 4 5 6
9 10 11 12 13 14
17 18
单选题(10题,20分)
多选题(22题,44分)
判断题(18题,36分)
3
2分
皮亚杰认为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的儿童应该属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4
2分
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
种倾听属于()。
A 鸡尾酒式的倾听
B 内容的倾听
C 承担义务的倾听
D 创造性的倾听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5
2分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1112岁至1415岁的年龄阶段称之为
( )。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青年初期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6
2分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
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
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7
2分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 桑代克
B 苛勒
C 斯金纳
D 加涅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8
2分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阶段开始,儿童喜欢尝试探
索环境,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
A 信任对怀疑
B 自主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9
2分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
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
人。
A 罗杰斯
B 布鲁纳
C 杜威
D 桑代克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0
2分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心理学。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建构主义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二、多选题 共22题,44分
1
2分
强化程序可分为()
A 积极强化
B 连续强化
C 断续强化
D 消极强化
正确答案:B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
2分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以采取的形式包括()。
A 预知概念的例子
B 一个概念的定义
C 新材料和已知例子的类
D 一个概括
正确答案: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3
2分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
B 影响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C 影响学生的努力和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D 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正确答案:A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4
2分
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在动机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
形式包括()。
A 奖赏训练
B 取消训练
C 惩罚训练
D 回避训练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5
2分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些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
方法?
A 用途扩散
B 头脑风暴
C 结构扩散
D 自我设计训练
正确答案:A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6
2分
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A 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
B 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C 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
任务和支架
D 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7
2分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包括()。
A 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B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着排他性
C 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D 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8
2分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突
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9
2分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A 操作观
B 知识观
C 学习观
D 学生观
正确答案: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0
2分
按照创造力本身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海纳特(Heinelt)
将创造力分为()。
A 前创造力
B 潜创造力
C 普通创造力
D 真创造力
正确答案:A B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1
2分
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以将问题分为()。
A 抽象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正确答案: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2
2分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
著影响。
A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B 教师的敬业心
C 教师富有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D 教师的责任心
正确答案:A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3
2分
复述策略包括()。
A 复习
B 试图回忆
C 过电影
D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4
2分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
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它的发展特征包括()。
A 从他控到自控
B 敏感性逐渐增强
C 迁移性逐渐提高
D 反思性逐渐增强
正确答案:A BC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5
2分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影响课
堂气氛。
A 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B 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C 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
D 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6
2分
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激发行为
B 行为定向
C 记忆行为
D 维持行为
正确答案:A B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7
2分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
虑()。
A 精选教材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8
2分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 学习内驱力
B 学习需要
C 学习诱因
D 学习期待
正确答案:B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9
2分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A 消退
B 惩罚
C 获得与消退
D 刺激泛化与分化
正确答案: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0
2分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
A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
理学兴起
B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C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D 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
到重视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1
2分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2
2分
皮亚杰在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等著作中,把
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 自我中心阶段
三、判断题 共18题,36分
B 权威阶段
C 可逆性阶段
D 公正阶段
正确答案:A BCD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
2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
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2
2分
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由奥斯本
(A. P. Osborn, 1963)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3
2分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
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4
2分
前创造力不能产生创造性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5
2分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动作的定
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
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6
2分
个案研究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个体某种心
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7
2分
认知技能即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
动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8
2分
智力超常的学生一旦被鉴别出来,学校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对
他们进行特殊教学:跳级、丰富课程内容和单独编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9
2分
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生为
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0
2分
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
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
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1
2分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
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
提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2
2分
单瑟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
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3
2分
元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我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4
2分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
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5
2分
强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6
2分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
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7
2分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
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18
2分
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
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 得分:0分
解析:
奥鹏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