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19 山地的形成-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19 山地的形成

考点热度 ★★★★☆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

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形成谷地,不易侵蚀常形成山。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③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特别提示〗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2)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②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

位移类型 表现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谷地或低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3.火山

(1)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2)组成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考向一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示意图

1.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

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

的新老

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

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图示地区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③处是背斜山 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2.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 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

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

【答案】1.D 2.C

【解析】1.图中①河附近岩层是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②河附近岩层是断层(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③是向斜成山;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故可能含有化石。故选D。

2.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在②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②河段海拔高于①河段,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则河流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故选C。

考向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I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2.图中

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

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

【答案】1.A 2.B

【解析】图中断层①左侧没有花岗岩,说明是断层形成后,右侧才有沉积岩层③形成。③岩层处发生明显错动,说明形成后岩层③被断层②切断。图中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乙处物质是沉积岩层,直接来源于地表。

1.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图中断层①左侧没有花岗岩,说明是断层形成后,右侧才有沉积岩层③形成。③岩层处发生明显错动,说明形成后岩层③被断层②切断。再有岩层④沉积。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③②④,A对。B、C、D错。

2.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图中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A错。乙处物质是沉积岩层,直接来源于地表,B对。丙处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C错。根据图例,丁处岩石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D错。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下图为某断陷湖剖面示意图。断层移动了曾经连续的沉积岩层。完成1—2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该湖所在地区至少发生过的断层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断层发生时可能引发

A.地震 B.泥石流 C.火山喷发 D.滑坡

读苏北地区浅层油气成藏剖面示意图,完成3—5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一般利于储藏油气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4.此处岩层受到挤压的方向是

A.西北—东南向 B.东西方向 C.西南—东北向 D.南北方向

5.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E—断层—K—N B.E—K—N—断层

C.K—E—断层—N D.K—断层—E—N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完成6—7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6.图中甲处是很好的

A.储水构造 B.储油构造 C.铁矿带 D.储气构造

7.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乙处地貌特点的是

A.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B.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C.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D.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读某地“地址剖面图”,完成8—9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8.有关甲构造顶部缺失主要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

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C.背斜顶部受张力大,容易被侵蚀

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

9.欲在图示地区建一隧道,只从自然角度考虑最合适的选择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地下 D.丁处地下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0.图中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A.2 次 B.3 次 C.4 次 D.5 次

11.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A.a 与小北山之间 B.b 与北区火山之间

C.c 与南区火山之间 D.d 与六棱山之间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13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2.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13.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A.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D.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14—15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4.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一沉积一断层 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 C.沉积一褶皱一断层 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

15.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16—17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6.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A.都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C.西北一东南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一东南走向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2019年江苏卷)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1—2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

2.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2018年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4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4.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2017年天津卷)读图,回答第7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7.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8.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9.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6年北京卷)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10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0.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2016年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考点冲关

【答案】1.B 2.A

【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煤层1和煤层2发生明显错位,且沉积岩2右侧厚度明显大于左侧,说明在发生第1次断层后,再形成了沉积岩2,因右侧地势更低,沉积物才更厚,在煤层2形成之后发生了第2次断层,至少发生过断层次数为2次。故选B。

2.断层发生时,岩层断裂错位释放能量,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需要地形、降水和植被等条件;断层处若要发生火山喷发,还要考虑板块和岩石圈厚度等。故选 A。

【答案】3.A 4.A 5.C

【解析】3.背斜岩层封闭,一般是储油气构造,不易挥发,向斜是天然的槽型构造,储水。正确答案选A。

4.由图可知,凹陷带阶梯带隆起带延伸的方向是西北到东南方向,中间岩层收到挤压后断裂,所以岩层收到挤压的方向是西北到东南方向。正确答案选A。

5.根据岩层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岩层先沉积后发生断裂,沉积的顺序是最底层先沉积因此是先K后E,KE岩层不连续可看出发生的地质作用是产生了岩层断裂,N岩层位于最上层,沉积后发生了西北到东南方向的挤压,正确答案选C。

【点睛】岩层的先后顺序容易错选B项,注意经过的地质作用应该是先沉积然后发生断裂,之后是挤压和沉积作用,N是后来才沉积的。

【答案】6.A 7.C

【解析】6.图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向斜岩层下凹,而水会往低处流,因此会流到向斜的凹槽构造,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不透水,所以说向斜是天然的储水构造,故A对。油气主要在背斜,铁矿主要在向斜地下,但不一定会形成铁矿“带”,故BCD排除。

7.乙处是背斜,岩层上拱,排除BD;海拔高度比两翼低,形成谷地,排除A,选C。

【答案】8.C 9.A

【解析】8.读图,甲构造是背斜构造,顶部缺失主要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大,容易被侵蚀,C对,B错。甲不是断层构造,A错。不能判断甲地处干旱区、岩层被破坏的外力作用,D错。

9.欲在图示地区建一隧道,只从自然角度考虑最合适的选择是甲处,背斜构造结构稳固,不易塌陷,A对。乙处是向斜构造,易塌陷,不适宜开隧道,B错。丙处地下、丁处地下有断层,不适宜开隧道,C、D错。

【答案】10.C 11.C

【解析】10.由图可知,火山碎屑岩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据此可以判断有4次火山活跃期,据此选C。

11.据图,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临湖,C选项符合要求。

【点睛】据图分析出火山碎屑岩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的层次有4层,同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临湖,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12.B 13.C

【解析】12.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B对;图示P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D错;根据图示指向标,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C错。故选B。

13.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C对,A、D错。图示区域地质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故选C。

【答案】14.C 15.B

【解析】14.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故选C。

15.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故选B。

【答案】16.C 17.D

【解析】16.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东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故选C。

17.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故选D。

【点睛】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廓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直通高考

【答案】1.D 2.C

【解析】考查地壳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

1.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D正确。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故选D。

2.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C正确。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故选C。

【点睛】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通常先内力作用再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容易被侵蚀,地壳下降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答案】3.C

【解析】3.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

【答案】4.D

【解析】4.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故选D。

【答案】5.A 6.A

【解析】5.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选A。

6.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选A。

【答案】7.B

【解析】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A、C;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B正确、D错误。故选B。

【答案】8.B 9.B

【解析】8.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故选B。

9.图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其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故选B。

【答案】10.D

【解析】读图可知,平顶海山为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由岩浆岩构成;顶部形态由外力作用形成;随着板块移动,平顶海山逐渐没入水下。故选D。

【答案】11.C

【解析】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可知河谷处的岩层中间新、两边老,其地质构造类型为向斜。图中河谷东侧坡度较西侧小,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选C。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