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31 鉴赏诗歌的语言-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学科网 版权所有

学科网 版权所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考查内容。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的第(1)小题;(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如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15题;(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预计2020年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向一 炼字炼词

学科网 版权所有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 瓜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①木瓜:一种落叶灌木的果实,长椭圆形,淡黄色,有芳香味,可食。②琼琚、琼瑶、琼玖:均指佩玉。

从《木瓜》一诗的内容来看,应是写青年男女互赠信物以定情的诗,它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得很紧密,这可以由投予“我”的东西为证。同时,这个“投”字用得也非常精当,分析“投”字的妙处。

【答案】“投”既是扔,又像是送,又像无意扔去,写出了女子赠物时的羞涩的心情,显得含蓄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投”是什么意思,然后要注意“投”的动作是谁发出的,即表现了做这个动作的人的什么形象特点。女子看见心仪已久的男子走过,就将一只木瓜投给他,女孩笑而不语,表达了女子赠物时的羞涩的心情,显得含蓄生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宏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声名大著。

清代王士禛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答案】空:白白地,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声名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谢尚却不复遇。“空”字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本题属于炼字题,做题步骤:解释字意思,解释句意思,技巧,表达效果。“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思是: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空”,徒然地,白白地。诗人望月时想起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自己却只能徒然地回忆这一知遇佳话,却难以遇见能够重用自己的谢尚,从而抒发诗人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技巧点拨

1.抓动词。动词的使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使诗歌中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如第1题,用一个动词“涌”,就形象地描绘出了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般从红光中涌出的奇丽景象。

2.抓形容词。考生要注意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和活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中的“轻”,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本不可触的梦有了重量,堪称妙绝。

3.抓数量词。诗(词)人精心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唐代诗人齐己《早梅》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4.抓表颜色的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考向二 炼句

学科网 版权所有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渊明携酒图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

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简析“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哪两句?

【答案】①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②比喻:诗人把陶渊明比作山头一朵无心的云,出仕不久,便告归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以及对诗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诗句,调动关于手法以及名句背诵的知识储备进行比较判断,答题时要答出手法术语,再分析运用,再评价效果。本题“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由“无心云”和“出”“岫”等词语的提示可知, 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由“渊明无心云”“出”“归岫”,可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陶渊明比作山头一朵无心的云,“出”比喻出仕,“归岫”比喻“归隐”。写出了陶渊明的自在、淡泊和闲适,表达作者对他的仰慕。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各题。

示张寺丞王校勘

晏 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游梁赋客: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于梁园。

颈联两句乃全诗的警句,情理兼胜,解释这两句并写出其中蕴涵的哲理。

【答案】此联写花开花落,人力奈何不得;旧燕归来,似曾相识,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切虚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花落去”、“燕归来”都是眼前景,具体可感;“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却是抽象的思绪,两句都出之以虚实相间的笔法。出句描写诗人对花落去的眷恋,对句借燕子归来抒写岁月流转,可见人事兴衰,无往不复。两句属对工巧,音节流畅,形成委婉凄迷的意境,写景抒情中又深含理趣。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①,交河使渐稀②。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③。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注]①合殿:即合欢殿,汉代宫殿名称。②交河:古城名,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③金微:古山名,此代指匈奴统治的地方。

诗歌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其妙处。

【答案】①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虚写汉朝土地上草色葱绿,绿意盎然,实写胡庭风沙肆虐、尘土飞扬,虚实结合,既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又蕴含了王昭君对故土的思念之情。②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塞外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和想象中此时汉朝土地上青草茵茵、充满生机的景色对比,凸显了王昭君远离故土的幽怨悲凉。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妙处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弄懂表层含意;二要把握句式特点(倒装句、互文句、对仗句、炼字句);三要关注表达技巧;四要注意句子位置(文首、文中、文末);五要注意情感态度。

颈联“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作者以昭君角度写匈奴黄沙正飞,而想象中原汉朝已是绿草如茵,对比、想象、虚实结合,丰富了诗句内容,表现了王昭君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提示以环境做对比,一黄沙漫天,一绿草如茵,展现了王昭君远离故土的幽怨悲凉。

技巧点拨

1.把握关键字词,理解语句含意。理解语句含意是赏析语句的基础,而理解语句中的关键字词又是理解语句含意的基础。

2.赏析表达技巧,明确表达效果。要求考生赏析的语句大多是表达技巧较为丰富的语句,考生在理解语句含意的同时还要发现其中隐含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倒装句、反问句、设问句)、用词(叠词、量词)特点等。

3.结合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考生要吃准题干要求,若题干要求赏析某个语句,则答案应包括理解语句含意,分析表达技巧,理解思想情感三个部分;若题干只要求分析某句的表达特色,就可主要分析表达技巧和内容,不必分析情感;若题干要求分析某句的作用,则拟写答案时除了分析语句含意、情感外,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如第1题的答案“为下片写作者感慨自己英雄不再、豪情尽失、人生垂暮、漂泊江湖,只能借酒消愁的凄凉现实做铺垫”就是对语句作用的分析。

考向三 诗眼

学科网 版权所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 泉

李咸用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闻”。全诗紧扣“闻”字:首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情状。“淅淅”写初闻之声,“梦初惊”写泉声作用于梦中人的听觉过程及引起的心态反映。接下来三、四句,描绘听泉人所处的环境。“更无人共听”强调诗人的幽居独处。五、六句转入正面描写,诗人凭借所闻泉声的“急”“低”,想象泉水的“穿岩曲”和“过石平”。七、八句是诗人闻泉后的感受,诗人想用琴声来模拟泉水声音,但又感觉泉声是自然之声,琴声无法与之相媲美。

【解析】解题时,应注重两个方面:(1)把握诗歌内容,寻找诗歌的诗眼。诗眼是最能体现诗歌情感或景物特色的词句,从词性的角度看多是动词或形容词等。《闻泉》一诗,写诗人夜宿山中,被泉声惊醒,引起遐思,从泉声中捕捉领悟到自然界的情趣。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最能统领全文的字就是“闻”。(2)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诗眼特点。分析诗眼的作用或解说为什么某个字词是诗眼,就要分析诗歌描写的景物特征。比如“闻”,统领了诗歌内容:诗人在睡梦中被淅淅沥沥的泉声惊醒,然后听到这悦耳的泉声,并想要把泉声用琴弹出来。

名师点睛

寻找诗眼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关注词语词性。(1)动词。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含意的动词。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是诗眼,因为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的心境,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2)形容词。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意思的形容词。比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是诗眼,因为这个形容词写出了环境的孤苦、人的孤苦等。(3)词类活用现象。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眼,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春风的重要作用,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极度喜悦之情。

2.关注词句位置。(1)题目。题目中的某些词语往往能够涵盖诗歌主要内容,比如上述题,“闻泉”中的“闻”是诗眼,因为“闻”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2)词语。一般来说,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诗眼是“归”和“下”。(3)诗句。诗歌中的抒情句、议论句或以情结景句等往往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因此寻找诗歌的诗眼时要关注这些诗句。比如《蜀相》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诗歌的诗眼。

考向四 语言风格

学科网 版权所有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这里指高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豪迈。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二是遣词用字不同凡响,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上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提炼出一个概括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风格术语),如通过诗歌中的“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倚剑长歌”等词句,很容易感悟到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豪迈”。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如诗歌的豪迈语言风格体现在情感(豪情万丈)、遣词用字(“插”“压”)、意境开阔(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等方面。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白 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仔细揣摩诗歌的语言上的特点,有理有据的作答和分析,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名师点睛

概括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综合赏析,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风格)。鉴赏时的难点就在于用一个词语从总体上准确概括出诗歌的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答题术语: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俊爽、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3.答题模板: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第1题中的“豪迈”风格)+列例证(用诗歌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如第1题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析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第1题中,表现出作者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学科网 版权所有

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到渔家

张 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尾联哪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

苏 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诗人写白鹭,不用“飞”“翔”之类的动词,却选用一“横”字,可谓匠心独运。试选一个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其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阮 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

张可久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珮【注】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 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注】神仙环珮:泛指西湖繁盛时的迷人风物。

请对曲中“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两句作简要赏析。

7.阅读下面这首敦煌曲子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①休:罢休,双方断绝关系。②参辰:星宿名。

试就该词的语言特点加以鉴赏。

学科网 版权所有

一、【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二、【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四、【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 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五、【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学科网 版权所有

闯关检测

1.轻微、新鲜、清爽等。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该字所在句,然后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揣摩“嫩”字的含义。这句是说穿着白色麻袍,走在“嫩凉”之中,这“嫩”显然给人以轻微、新鲜、清爽等的感觉。

2.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最后一句“春风动草衣”尤为传神。正焦急等待主人归来的诗人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找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诗人等待已久的主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这一句形象生动,语调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谊。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某一句的语言表达效果进行赏析。这首诗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江口,时值潮涨,潮水侵入了柴门。诗人欲投宿,在柴门外窥望,却发现主人尚未回来。诗人只好在屋外等待。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明夜已降临。“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鱼的辛苦。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屋子的主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语调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也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谊。

3.“催”字用得好。“催”为催促,这里是“春风催促花儿开放”的意思。诗人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出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归思泛滥,就像被春风催的百花,不由自主地竞相怒放,比喻生动贴切。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首先,找出用得好的那个字;其次,点出该字的意思以及尾联的含意;最后,联系诗人感情。

4.(1)用“横”字,能带出一股雄健之气,如同一团浓墨重重地泼在画面上,其气势、力度是“飞”或“翔”不可比的。(2)用“横”字,描绘出诗人久久凭栏远眺的神情,诗人“贪看”一行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追随白鹭移动,有“横”的感觉;若用“飞”或“翔”,则看不出诗人久眺的身影,点染不出诗人的主观情感。(3)用“横”字,化动为静,暗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旷,是诗人心境之静的外现。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解答时要指出“飞”“翔”和“横”放在语句中的表达效果,然后点出优劣。

5.“一双”“两行”分别写燕子成双、征雁成队,借此反衬作者的孤独,抒发了作者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先调动知识储备,联想使用数量词的好处;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内容阐述表达效果。注意要联系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1)连用名词,组成意象群,勾勒了一幅死寂、萧疏的图景。(2)对仗工整,使全曲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3)景中寓情,“废”“静”二字意蕴深厚,奠定了全曲感伤的基调。

【解析】本题考查炼句。炼句题要考虑的方面较炼字题多,要从语句含意、所用手法、感情倾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7.率真、直白。以一连串不可实现之事——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日现参辰、北斗星回南面等,表现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热烈、大胆、泼辣,感人至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风格。先抓住关键句概括出诗歌的总体风格,最好选用四字词语;再联系词句进行阐述;最后点出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链接

1.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1.B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2.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赏析和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意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 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句,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1.BE

【解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此句重点描绘考生们的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词。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了山峰的密集、重叠。

2.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再看诗歌的前部分内容,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然后写自己看到的景色:江水回旋在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的崖石间,太阳还没有出来,峰峦密集好像攒集在一起;烟霭中的山色一片苍翠,高耸的树木下,阴沉幽暗,在松树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座孤单的驿站,江边的回滩上长满了密密的鲜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所观之景的喜爱之情,虽然看到的景奇险,但是觉得富有情趣,所以就不觉得道路艰难了。

1.示例一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示例二 “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考生作答时应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说明理由。重点注意从炼结构、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回答。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考查表现手法。解答本题,要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具体来说,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本题主要从借景抒情和动静结合的角度回答。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诗中词语并表明情感的题目,首先答出表层的含义,然后分析暗含的情感。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