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38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38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学科网 版权所有

所谓“文章结构”,就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搭配。从近年高考来看,所选用的论述类文章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因此,考生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行文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具体来说,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问角度:1.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将其概括出来。2.要求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虽然不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却是重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离不开对文章结构层次的梳理

学科网 版权所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散文的非对称原则

要谈非对称,首先要回答何为对称。所谓对称,原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如飞机、蜻蜓的两翼,人体的四肢等。这既是数学、物理上的专有用词,也是哲学上的。譬如上下、左右、前后、黑白、虚实等等。

文学创作有没有对称的关系呢?显然是有的。这种对称,反映在作家身上,主要是对作品认识的程度,可以说是概念上的。有人说,散文无外乎叙事、议论、抒情三种,但也有人说,谁规定这三种模式了,难道公文不算散文吗?

2016年12月17日,《新京报》刊发《江苏80后女法官‘诗意判决书’走红》一文,大意是女法官因在一起婚姻判决书中写出了“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等感性文字而遭到质疑。到底判决书该不该出现这样的文字?我个人认为,这个判决书是带有一定非确定性的,它的非确定是相对于传统固有的判决书模式而言。但女法官的感性文字也并非违背判决书文字确定性的要求,她的文字意义不是模糊的。因而这个判决书是成立的,甚至是一篇独特而优秀的判决书。

近些年,文学界出现一个术语,叫“类型化写作”,指的是在内容或表现形式上的接近。这种类型化我倒喜欢用对称性写作来形容,即许多人的文章在写作题材、表现手法上类似,作品里有别的作家的影子。以散文来论,当某一类散文受到欢迎时,很快就有一大批的跟随者、效仿者。必须说明的是,我并不极端否定向他人学习,我写散文学习过鲁迅和朱自清,近些年也借鉴了孙犁的风格。但我们在继承前辈作家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文艺在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人们有更多期待,即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我觉得,当下的作家不缺少对称性的常规武器,缺的是非对称性的一剑封喉性的利器,要获得这个利器,必须在向前人、他国借鉴的同时,学会思考,根据中国国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放弃自我是不能过分提倡的。离开自己熟悉的土地,你不可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利器。至于在散文创作上,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非对称手段,那就要看不同人的不同智慧了。相信再过几年、十几年,新的散文风格一定会出现。

(摘自中国百家文化网《文学理论》)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提出问题”,由“非对称”到“对称”,由“数学、物理”“哲学”到“文学”再到“散文”,论证有条不紊。

B.文章第三、四段“分析问题”,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论证思路,即由一篇判决书延展到散文创作。

C.文章第五段“解决问题”,提出倡议和办法,表达乐观预期。全文语言委婉含蓄,既切中时弊,又不咄咄逼人。

D.文章谈论文学创作这貌似严肃的问题,却尽量避免枯燥的术语阐释,代之以形象化的举例和比喻,增强了表现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文章前两段‘提出问题’,由‘非对称’到‘对称’”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由“对称”到“非对称”。故选A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偶像破坏论

陈独秀

“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

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是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它,崇拜它,对它烧香磕头,说它灵验,于是愚昧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还很有用。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人间便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就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

古代蒙昧初开的人们,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众不同,他才能统一国土。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他们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还不应该破坏么?

国家是什么?照政治学家的解释,越解释越教人糊涂。我老实说一句,国家也是一种偶像。一个国家,乃是一种或数种人民集合起来,占据一块土地,假定的名称;若除去人民,单剩一块土地,便不见国家在哪里,便不知国家是什么。可见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它本身亦无什么真实能力。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不过是借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权益罢了。世界上有了国家,才有国际竞争。现在欧洲的战争,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心目中;节孝必出于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了。虚荣心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

(有删改)

请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答案】首先从泥塑木雕的偶像谈起,引出破坏偶像的话题,然后按照“宗教迷信—君主迷信—国家迷信—道德迷信”的顺序展开由浅入深的议论,最后总结全文,发出破坏偶像的号召。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按照一般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本文的实际进行分析。一、二两段为一部分,意在引出破坏偶像的话题;三至六段分别从宗教、君主、国家、道德四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

技巧点拨

1.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情,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如第1题的第(1)小题就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认真分析各个选项,然后再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

2.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一两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整篇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梳理文章的脉络。

3.分析段落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厘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根据本论部分各分段所用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它们之间是并列结构关系、转折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构关系;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等)。

4.寻找标志性词语。这些标志词主要有:(1)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表因果的“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2)顺序词。顺序词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蕴含了分总的结构关系。

5.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各类句子来提示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将可以更好地厘清结构、把握思路。如:设问句表示领起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另一方面……”表示下文与上文存在并列关系;“总而言之……”表示由分到总或得出结论。另外,还有起统领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以及其他前后呼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

学科网 版权所有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人类历史中,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历来都是各种文化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原因与动力,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双向的文化交流过程,相辅相成,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互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有观点认为,欧洲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欧洲的思想界借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改造。

“中学西传”的源头在于西方耶稣会士明末入华,其后,“中学西传”形成规模效应并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持续了211年,而且在儒、释、道精神乃至中医药文化和农耕文明等方面,全方位地影响了欧洲的思想文化。

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往来和译介中国典籍等方式,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如意大利会士卫匡国等完成了中国史书的编译,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研究中国学问的目的,既是为了传教的需要——为天主教在中国儒家哲学中寻找对接点,更是为给西方寻找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

经由来华耶稣会士传到欧洲的“中学西传”成果,还促成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兴起,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提出了“农民穷则国穷”的主张,这正是来源于儒家的重农思想,他的重农主义社会实际上也是以中国为蓝本的,中国朝廷的亲农政策通过来华传教士发回国内的书信介绍、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诵,这无疑为法国重农主义者提供了思想材料和有力论据。

耶稣会士波兰人卜弥格是第一个将中医药知识系统全面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他向欧洲翻译传播的若干重要的中医药著作,促进了欧洲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尤其是促成了欧洲专业汉学的诞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也过书信,向欧洲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为中医药文化得到西方的认知认同作出了突出贡献。

康煕帝派遣法国会士白晋返回欧洲招募来的耶稣会士在华期间,通过翻译活动和科学考察等方式,开创了“中国—欧洲”对话的高峰。成为法国早期汉学的先驱。法国会士还参与了康熙帝组织的全国大地测绘,绘制了中国第一幅实测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是当时中国最科学,最完美的全国地国,2014年3月,习主席访徳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给习近平的德国绘制于1735年的中国地图,其蓝本就是《皇舆全览图》。

“中学西传”的贡献不仅在于促进中华文明在西方的传播,影响西方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加深中西之间在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调适与融合,而且在东西文化寻求共同性和互补性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吸收和借鉴。

(摘编自王银泉《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西传”不仅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的认知,也全方位地改造了欧洲的思想文化。

B.中国典籍满足了西方教士传教的需要,他们也从中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

C.法国重农主义的兴起和“中学西传”有关,“农民穷则国穷”的主张源于儒家重农思想。

D.中医药知识被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到欧洲,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欧洲入的认知和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文明的交流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为前提,重点论述中华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B.文章果用“总—分—总”的结构。从思想和科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学西传”展开论述。

C.文意运用大量史实,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研究“中学西传”的时代内涵的必要性。

D.通过习近平接受德国总理馈赠地图一事,文章把对中西文化互动的论证推向深入。

3.下列各项史实不能佐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1687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编译了《中国哲学家孔子》,向欧洲首次系统全面介绍儒学文化,该书在巴黎刊印,影响很大。

B.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在给法国朋友的书信中这样说:“中医是成熟的,西医不可替代的科学,中医药文化可以造福全人类。

C.16世纪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朱熹的《四书》以后,“中国热”兴起,“中国学”成为欧洲显学。

D.明清以来,面对中国封建王朝逐渐衰落的困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极大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势,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9世纪末,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克伯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中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的,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中国境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在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地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了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既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的出现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向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直到1930年这一观点方才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一致。

B.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出土的铜刀。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E.“西来说”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的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势,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间。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它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3.请你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1. 何炳松的《中华民族起源之新神话》一书对“西来说”严厉批评。他说:“欧洲人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请你结合本文,对何炳松的观点进行评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呼唤文化原创力

曾 凡

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了生机与活力。尽管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但是跟风现象也日益严重,有些电影只有技术没有艺术,电视剧题材风格都不停地重复,小说都变成了影视剧的分镜头剧本;电视节目从结构到细节都模仿抄袭得一丝不差,一个超女选秀引来几十个同类节目,一个《快乐大冲关》,又引出来十几家克隆节目;就连春节晚会上魔术的走红,也突然催生出十来个电视台的魔术类节目。谁也不肯动脑筋,谁也不肯付出自己的真实的劳动。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文化的原创力哪里去了?

文化失去原创力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支撑不管是来自于宗教哲学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以理想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和追求的方向。而由于种种外力因素的作用,这种对信念的执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于是就导致我们在具体行动时也渐渐失去了对价值规范的信赖与敬畏。这后一点,正是近来人们说得比较多的道德底线的丧失。

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信念、精神依托和抽象的追求,就没了奔头儿,就放弃了日常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公义的敬畏。各个阶层各种行业都以数字为标准,以机械学物理学和算术学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坐标,拿到钱是英雄,出名是成功,但实际上有没有内容则不管。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的非英雄主义的价值哲学,时尚的娱乐化的物质化的现实评价标准,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后教育的公式化、模式化、机械化的教育体制,都不断促使人们放弃思考,放弃个性,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

不难看到,有的作家往往被市场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听命于书商或影视导演的趣味,使得一部可能具有真正人文内涵的作品成了能换来高稿酬的受时尚和公众欢迎的“畅销书”。而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是研究生,则要在自己的学术兴趣甚至是专长之外,不停地忙于在特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目的论文。在一切都被规定了的精神环境中,相信没有谁还有能力甚至还有耐心去做创造性的思考和劳动。所以,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由于缺乏精神的动力,最终导致在技术层面也出现了普遍化的原创力丧失。论文和著作是抄袭的,剧本是模仿的,歌曲的主题意境和旋律都是模仿的,就连作品的名字和栏目的名字都要抄来抄去。谁也没有独家秘诀,谁也不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独冠群芳。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甚至城市规划和有的领导讲话稿,都变得一模一样了。

文化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就会产生具有原创力的文化辨识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而创造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工业技术产品就必然地会爆发出文化原创力的冲击力与凝聚力,会形成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文化原创力的缺失,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事,也不仅仅是大学教授的事,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是中华文化生命要延续和中国人找回生活的意义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生活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1. 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失去了原创力。
  3. 根据文章内容,说明怎样才能使文化具有原创力。

学科网 版权所有

一、【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 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三、【2013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学科网 版权所有

闯关检测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东方”改成“中国”更准确;“全方位地改造了欧洲的思想文化”分析错误,原文是“全方位地影响了欧洲的思想文化”。B项,“他们也从中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分析错误,原文中只提到他们“寻找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并没有说已经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的楷模。C项分析正确。D项,原文中说“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促进了欧洲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为中医药文化得到西方的认知认同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并非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医药文化就得到了欧洲人的认知和认同。故选C。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分析错误,文章运用史实论证了“中学西传”对于西方的影响,并未谈及必要性。另外,“层层深入地论证”分析错误,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分”的部分是并列结构,从“译介中国典籍”“传播重农思想”“翻译中医药著作”等方面进行论述的。故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D项,“师夷长技以制夷”说的是“中学”对“西学”的主动借鉴和吸收。这份材料不能佐证本文的观点。本文是“中学西传”研究,即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故选D。

1.AE

【解析】A项,“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在中国”,这是本文作者的观点,并未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一致。E项,“坚持认为”错误。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中的说法。

2.D

【解析】“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的说法于文无据。

3.本文总体上属于总分总的结构。作者开篇通过列举大量考古发现,指出“西来说”出现的背景,然后作者质疑中国文明“西来说”,接着结合史实与考古发现,从传播路径和文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反驳,最后回扣中心,明确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解析】本文的论证比较明晰,第1—2段提出问题,点出“西来说”;第3—7段分析问题,驳斥“西来说”;第8段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回答时,要根据各段落大意进行概括。

4.①何炳松认为西方学者提出中国文明“西来说”,动机是西方人担心中国因为悠久的历史而在世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手段是“大运神思”,虚构臆想,目的是贬低中国文明的地位,显示西方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何炳松的观点,其实明确指出了“西来说”动机之不纯,手段之卑劣,目的之险恶。②“严厉批评”,说明他对这种不道德行为强烈谴责的态度。③反观本文亦可看出:西方学者的研究态度是不严谨、不认真、不客观的,不尊重历史事实和考古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西来说”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而这,也可以作为何炳松观点的佐证。

【解析】“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说明何炳松认为西方学者动机不纯,“大运神思”说明他认为西方学者手段卑劣,“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说明他认为西方学者目的自私。回答时,应注意结合何炳松的话、说话的态度以及本文所指出的西方学者在研究态度上的不严谨组织答案。

1.首先,指出文化失去原创力的现象;其次,分析人们失去文化原创力的原因;再次,剖析文化失去原创力的后果;最后,提出使文化具有原创力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要边读边概括要点,划分层次,然后看全文是按怎样的条理、顺序写出来的,把这一条理、顺序表述出来即可。要理清其行文思路,分析材料性质、论证方法及论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做切分。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写。具体说,本文第一段为第一层,第二至五段为第二层,第六段为第三层,第七、八段为第四层。

2.①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②人们放弃了日常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公义的敬畏;③人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甚至还有耐心去做创造性的思考和劳动。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文第三至五段分析了文化失去原创力的三个方面的原因,解答时只要逐段概括段意即可。

3.①唤回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的热情与真诚;②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模式化的生活轨迹和对生活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文第七、八段提出了使文化具有原创力的两条措施,解答时只要逐段概括即可。

高考链接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

2.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

3.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D。

1.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概念的含义。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3段,筛选相关内容有:“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

2.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解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必须把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

3.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1.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项,“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有误,原文说的是“不表达什么感情”;C项,原文说的是“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D项,该项不是对画线句的理解。

2.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可知,第①段和第②段是并列段,分别论述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之间不构成推导关系。C项,根据原文“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可知,伦理准则追溯的不是“伦理公理的根源”,而是“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是“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某些伦理前提”。D项,根据原文“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可知,两者在建立和考验上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错。

3.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原文说的是“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