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52 写作之内容充实-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52 写作之内容充实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就写作来说,“内容充实”的主要体现是“丰富”,而“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第二个要求,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作文“丰富”,体现了作者生活的积淀之丰、阅读的范围之广、运用材料的能力之强。具体来看,要明确以下几点:

1.“材料丰富”是指围绕中心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多,内容丰富,血肉丰满。“论据充实”是指运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充分的论证,使论点建立在充分又坚实的基础上。

2.“形象丰满”主要是指塑造的人物要有个性,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凸显生命的质感,呈现立体的形态。

3.“意境深远”是指将深远之情意、哲思、理趣蕴藏于具体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景象、物象、场面的叙述描写之中,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或缘情造景,或虚实相生,使情意的表达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

考向一 如何做到材料丰富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往今来,无论是精神、道德层面,还是做人、做事层面,榜样总能给人鼓励、引领和鞭策;心中有榜样,人生不会迷路。

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可是,眼下也有一些年轻人对榜样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榜样”是神话了的虚拟现实,是幻影。有人说,“榜样”身上也有缺点,并不完美,自然不足为训。也有人说,“我就是我”“我就做我”“我就做好我”……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面向全体同学发表演讲,谈谈你对“榜样”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和学校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津】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其中包含任务驱动,如题中所说“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面向全体同学发表演讲,谈谈你对‘榜样’的认识和思考”,从材料的前半部分看,主要强调“榜样”对人的启发,而最后一些年轻人的看法,又突出了“自我”的重要性。考生可就一方面进行阐述,也可综合立意。从文体上讲,要求写成演讲稿,这就要求考生严格遵循演讲稿的行文模式,并做到论述有理有据。

参考立意:

榜样的力量

心中有榜样,人生无迷途

打造自己的人生舞台

勇敢做自己

可用素材:

榜样,是一面旗帜。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人物树立了众多的榜样,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激情和理想,让我们更加勤奋,更加努力。

但凡事业成功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后代能够一如既往地兴旺发达下去,就如秦始皇给自己的选定帝号时所想的一样,盼望子孙后代能够做帝王,从二世、三世到四世,以至于子子孙孙无穷尽。如果自己的儿女这一代不能努力奋斗、用功读书,那么他们将成为坏的榜样,将来的下一代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定难以成就事业。为下一代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老师十分重要,先贤们都有过精辟论述,就像荀子所说的那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大肆张扬,人们自然会记住他;一个人待人友善,尊上爱下,不用刻意炫耀,人们自然感念他;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仍靠着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们来到他的身边,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为人处世,应该向桃李学习,教育子女也应该如此。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大无穷,如此才能润物细无声。

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是教育人的一种基本方法,以自身的行动来引导子女的健康成长,这种以行动对人进行教育、影响的方法通常又称为“身教”。以身作则的“身教”就是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有针对性的影响对方,使其信服自己并效仿榜样的修为,只有这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把积极地能量传输给后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行文思路:本文要严格按照演讲稿的格式写,首先要有称呼,正文部分可围绕“重视榜样的力量”这一中心论点,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的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发出呼吁和倡导。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佳作展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榜样的力量》。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曾经,我们以学习雷锋为榜样。如今许多榜样,也正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徐本禹是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一卷美丽的教育图画;刘翔是一个榜样,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帜,将崛起的中国形象深深烙刻在世界的视野。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位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榜样的力量催促我们前进,让我们有了动力。当你遇到挫折,心灰意冷,不妨以海伦凯勒为榜样。海伦凯勒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女子,在幼年的时候就陷入又瞎又聋又哑的悲惨境地,但是他没有放弃,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认字,最后成为一位作家,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无数人。

纵观历史,每个伟大的灵魂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们从不因荆棘丛生而停下脚步。屈原行吟泽畔,感叹“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的“缸”――名、利以及那片报国诚心被打破,他深知:摔破的缸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于是,他怀着满腔热血,挥笔写就《离骚》,也不再为外物所控,为打破的缸而哭泣。

榜样,让我们看到前进的方向,犹如在荒漠中看到艳丽无比的绿洲,犹如在漆夜里看到远方的一豆灯光,犹如插上了天使的翅膀,“扶摇直上九万里”。学生们中要有榜样,向“学习标兵”看齐,模仿他的学习方法,复制他的成功之路;医生们中要有榜样,看到有的医生医术高超,要向他学习;科学家们中要有榜样,学习他的先进技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沿着榜样的足迹,一路前行!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云南农加贵老师30年年坚守在“麻风村”学校的感人事迹。一个人的坚守,成就了落松地这个特殊村落的群体,实现了孩子们的读书梦;一个人的坚守,铸就了一座师德师魂的丰碑。

材料二 深圳市民“读书月”活动已经延续到了第17届,社区保安、工厂蓝领、机场员工、小学生、退休干部、深圳市委书记、深圳市长等,一起分享读书的体验。17届深圳市民“读书月”活动,是深圳人对读书活动的坚守,是深圳人对高雅情趣的坚守。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和体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和套作。

【立意指津】这两则材料,看似没有关联,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其内在的关联性。关联两则材料的就是“书”,两则材料强调的都是“坚守”。全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全体孩子有书读,也有赖于全体国民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坚持读书。

如果着眼于第一则材料,考生可发掘的角度有“奉献”“梦想”等;如果着眼于第二则材料,考生可发掘的角度有“坚守”“高雅情趣”等。具体可供考生参考的立意角度有:

(1)坚守经典,守护心灵。书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精神历程往往注定要通过书这种工具来传承。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灵;坚守读书,坚守经典,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深圳“读书月”活动延续了16年,这也是深圳人对自己心灵的坚守,对经典的追求。

(2)德不孤,必有邻。河北隆化县的刘学民老师在大山深处坚守了35年,已培养出39名大学生;云南农加贵老师在麻风村坚守了30年,让那些饱受歧视的孩子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燕赵最美乡村教师”任瑞田“一人一校”在偏远的深山小学坚守了32年……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穷乡僻壤的孩子才有机会学到文化知识,有机会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德不孤,必有邻,他们的精神正在感染着许多人!

(3)守道弗失,心坚如铁。农加贵老师在“麻风村”学校的坚守,就是在坚守读书人的“道”——传道授业解惑。艰难的环境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他的坚守,让那里的孩子有了光明的未来,让麻风村的人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佳作展台】

坚守经典,守护心灵

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读经典?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经典看不懂!这些人认为《论语》是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书,它不应属于现代的学生,《红楼梦》故事太荒唐,鲁迅的文章太晦涩。果真如此吗?

用年代久远作为借口,那我要问当你背着爱情诗“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时,会觉得年代久远吗?不会。因为它们好懂,因为它们传情。用语言太晦涩作为借口,我想这总比学习他国的语言容易吧?

因此,不喜欢阅读经典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会静心于经典。经典的书是要静下心来端坐着读的,经典作品不是消遣的读物,而是必须用心去体会的。但人们太想快了,于是出现了微博、微信……当“微”字盛行时,已经说明人们不愿意“坐”,只愿意“跑”了,而“跑”的时候是读不懂鲁迅的,只会觉得“晦涩难懂”,哪还有心思去品味经典书籍中那一句句直击人心深处的笑与骂,呐喊与彷徨!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朱光潜也曾说过:“慢慢走,欣赏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只能欣赏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这是“微”盛行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觉得《论语》《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晦涩难懂”的真正原因。

于是,我们看到低成本、无内涵的《泰囧》票房遥遥领先于有着沉重历史意味的《一九四二》;于是,我们看到情节简单到无须思考的微小说风靡于各大杂志;于是,我们看到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书简直占据了书店的“半壁江山”,人们一本本地抽取,不问内容,只看作者……

其次,极强的功利心让我们不会静心读经典。君不见,在我们忽视经典的同时,另外一些东西在充斥着我们的心灵:英语,学生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是语文的多少倍?君不见,在忽视经典的同时,1、2、3、4……这些刚性的数字将学生的心灵硬化成了“肉体计算器”——放弃了人生的思考,放弃感情的滋养,心灵开始枯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功利心。因为英语和奥数对高考有利,因为它们能迅速提高分数,而经典不能。而且读经典书籍还耽误学其他科目的时间。于是悲剧就产生了:对于技能性的东西,人们趋之若鹜;而对于经典作品这种塑造人的灵魂的东西,人们则视若无睹。人们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灵的养育”。经典的“阿Q精神”“看客心理”穿越时代,直刺我们的灵魂深处!看客心理的冷漠,不是在老人摔倒后无人扶起,最后窒息而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吗?留学生上海机场弑母,不也是重“技能”而轻“心灵”的直接后果吗?

我越来越发现,所谓“经典落后论”,并非经典落后于时代,而是这个时代忽视了心灵的培育。它们是这个时代所拒绝的,又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我们应走向它们,迎接它们,坚守它们,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翻开,静心去品读。

【名师点评】素材的鲜活性、丰富性,引用的准确性,是本文的最大特点。(1)鲜活性,丰富性。本文引用的素材“微博”“微信”……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这和文中的“经典过时说”放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用“微”的浅与经典作品的“深”作对比,让我们理解了经典的本质,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2)准确性。所谓“妙引出彩法”,强调的就是引用的准确。“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慢慢走,欣赏啊!”这些名言素材的引用,非常准确,揭示了生活节奏与阅读经典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阿Q精神”“看客心理”与留学生弑母素材的运用,更是精当。

技巧点拨

1.要做到材料丰富,就必须做好两件事:有选择地占有,有对应地运用。因为材料是否丰富,不是以数量多寡论,而是以材料是否“有效”(是否围绕中心思想)来说的。当然,还要考虑材料的摄取面是否广泛。

2.有选择地占有,是材料丰富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我们“思接千载,精骛八极”,占有足够多的资源,否则一则素材,如何去选?如上题的佳作《坚守经典,守护心灵》中,作者占有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甚至有些材料其他人会觉得用不上,但作者却不仅用上了,而且用得非常精准。比如对“微博”“微信”……流行元素的理解,恰好解读了人们不爱经典的原因。

3.有对应地运用,是对材料运用的提升。文中讲到的忽视经典和“看客心理”对应着时事“老人窒息”“机场弑母事件”,这样有效的组合,提升了材料运用的准确度,真正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4.丰富性还体现在摄取面的广泛上。名言警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传记、古典诗词……无一不可入作文,无一不可进行有效的剪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当的角度切入。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鸡的志趣是一把糠,鹰的志趣是翱翔天际。

鄙人志趣在渔樵,四十年来负圣朝。(陆游)

【立意指津】此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通过阅读可知,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志趣”,但侧重点不同。第一则材料通过对比否定了“鸡”的志趣,肯定了“鹰”的志趣,强调人应有高洁远大的志趣。第二则材料为陆游的诗句,说自己的志趣在渔樵,不在朝廷,强调的是志趣的个性化、多样化。写作时可以阐述什么是志趣以及不同的志趣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探讨如何培养高洁的志趣等。立意时,可以将志趣与理想抱负联系起来,强调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不要鼠目寸光等,也可以将志趣与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等联系起来立意,还可以从志趣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角度立意,但思想要深刻。

【佳作展台】

莫把低俗当成熟

一位老人实名举报某官员的违法行为,媒体和百姓拍手叫好,可这位老人却遭到正在高中读书的孙子的批评:“60多岁的人了,当什么英雄,一点儿都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这是民主意识增强的体现,无可非议,可是青春年少,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竟把低俗当成熟,不免令人忧虑。

成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成熟会有不同的理解:坚定执着、不随波逐流是一种成熟,精明圆滑也是一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不成熟,无非是因为爷爷不顾个人得失,勇于为民请命。在孙子眼里,敢于仗义执言,这是幼稚的行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才是成熟。

如此可怕的成熟,如此低俗的志趣!一个人如此尚不足惧,真正可怕的是这样的成熟观或者说这样低俗的志趣正侵蚀着一代人的灵魂。

年轻时的毛泽东曾在诗中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青春应有的豪言壮语,但有中学生说这是自欺欺人的信念,甚至在作文里写道:“青春真能不朽?人生真能永恒?理想再大,抱负再大,最终也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何必自寻苦恼?”这话说得理直气壮,殊不知,伟人已去,但他们的人生何止百年,他们对历史的影响何止百年,他们对世界的冲击何止“三千里”?

我们这一代人,普遍不敢唱英雄的歌,这倒不是怕被指责为自欺欺人,而是因为我们心底没有英雄的豪情,只有庸常者的忙碌和应酬。不能说我们没有志趣,可我们的志趣是考试的分数,我们的志趣是名牌大学,我们的志趣是未来有个好饭碗、好生活。“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些话语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心态。

最近网上疯传一位女记者的演讲,这位20多年前毕业于北大的女记者应邀回到母校,她动情地对学弟学妹们说:“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 她还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当代青年的批评。理想缺失,志趣低俗,这是一种时代病。一个民族,年轻一代以低俗为志,以平庸为趣,这个民族是难以自强的。

作为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切莫把低俗当成熟,让我们以理想为帆,以高洁的志趣为桨,驶向人生的彼岸。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高屋建瓴,颇具思想深度。文章从孙子批评爷爷的个案写起,引出志趣话题,指出“竟把低俗当成熟,不免令人忧虑”。然后从中学到大学,列举典型事例和现象,阐述年轻人志趣低俗的普遍性,并指出年轻一代以低俗为志趣对民族发展的影响。最后发出呼吁,感染力强,同时也照应文章标题。作者独具慧眼,文章切中时弊,很有现实意义,实属难能可贵。

考向二 如何做到论据充实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面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的片断。

主持人:您反对在补短板的过程中,盲目的知识产权的创新。

任正非:坚决反对,我只做长我这块板,让我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拼起来不就是个高桶了?为什么要自己变成一个完整、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我们公司从来不用完人,一看这个人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没有希望。

我们在俄罗斯有个员工,小伙子,大数学家,不会谈恋爱(你们有合适的女朋友给他介绍一下),就是只会做数学,他到我们公司来十几年天天在玩电脑。我给他发“院士”牌牌,跟他讲话,小伙子“嗯,嗯,嗯”,完了。他十几年无闻,在干啥,我们并不知道。

有一天突然告诉我,我们把2G到3G突破了,这个算法突破了,我们这么一下就领先全世界。

如果,这位俄罗斯小伙子出身于一个中国家庭,就读于一所中国学校,在这个时代,会演绎怎样的人生轨迹?

作为青年人,如何塑造自己,适应社会?作为家庭、学校,如何培养人?作为单位,如何选择人オ?……选择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采访片断带给你的思考和感触。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津】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作为青年人,如何塑造自己,适应社会?作为家庭、学校,如何培养人?作为单位,如何选择人オ?……选择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采访片断带给你的思考和感触。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

首先审读材料。材料提供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的片断,其中俄罗斯小伙子是材料的焦点,他的生活能力和情商近乎为零,不会谈恋爱,也不会与人交际;这提醒我们青年人要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否则人生可能拘谨局促。但是,他十几年默默无闻,沉浸于数学世界,终有大成;这说明,超脱于世俗,沉住气,耐得住寂寞,亦可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家庭、学校培养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质,当然是不错的,但是,一味地追求全面发展,让孩子为弥补短板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明智的。至于单位如何用人,材料说得很明确,不求完美,亦不急于要业绩(十几年在干啥,我们并不知道),充分信任、放手,这是一般用人单位无法做到的,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然后分析文体,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但要求文体特征要鲜明。

参考立意:

耐住寂寞,静候曙光;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发挥特长,做最好的自己;专一守诚,绽放自我。

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耐得住寂寞”。然后由名言引题——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正文部分列举钱钟书和苏轼等事例论证观点。结尾部分先列举排例增加文采,佐证观点,再以总结性的句子呼应开头和标题。

【佳作展台】

耐得住寂寞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是寂寞的,但它正是在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生活、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让心灵的到升华。我国的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生前潜心专注于编写《管锥编》,在“*”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写字。这就是一种对寂寞的坚守品质。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能耐得住文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对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追求和享受,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耐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

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呤“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崔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健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他们却中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得季节结出累累的硕果。 与此相反,当代的某些所谓“文人大师”却无法按捺住坚守的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论文、东拼西凑文章、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原因所在。

塞林格的寂寞坚守,著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的寂寞坚守,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的寂寞坚守,托起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令人动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后,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寺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管理账务,所以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以致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佛祖就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立意指津】佛祖、韦陀、弥勒佛这三者是互为依靠而存在的,犹如社会中的个体,分别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分别承担着自己的任务。考生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构思:

(1)合作,让社会更精彩。寺庙能够兴旺,以下三个因素必不可少:一是强有力的领导,在二人各自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佛祖出面做出正确的安排,是事件的关键所在;二是弥勒佛、韦陀各得其位,他们所得位置与他们各自的特点相适合;三是两人之间的合作,在重新安排工作之后,他们并不为“前”“后”的位置差异而暗中较劲,而是心往一处使。

(2)奉献,才会发出生命的光辉。在这次合作中,受“万众瞩目”的是弥勒佛;在背后辛苦算钱的是韦陀。弥勒佛风光无限,韦陀甘于在幕后默默奉献,这种奉献精神成就了弥勒佛,也成就了韦陀自己。

【佳作展台】

由弥勒佛、韦陀的故事想到的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慧及无可限量的潜能,当大家对此有所了解,并同心协力加以开发时,就能为社会带来繁荣。”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合作能够取长补短。进到寺庙之内,我们常会看到弥勒佛笑口常开,迎八方信徒;转到弥勒佛的后面,则看到韦陀黑口黑脸,严肃非常。然而相传原本他们各有庙堂,弥勒佛虽热情揽客却丢三落四,韦陀管账严谨却脸色阴沉,以致两庙衰败。后来在佛祖的安排下,他们同管一寺,弥勒佛揽客,韦陀管账,从而香火大盛。这正如火柴点火,蜡烛发光一样,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致最后两败俱伤。有一个农民,自己玉米地的收成总不如别人,于是多方打听,终于在远处买来了高产种子。第一年,他在自己的一块地里试种,果然产量很高,邻人听说之后,希望他能卖一些种子给他们。农民为了保住自己的优势,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第二年,农民把自己家里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高产的种子,结果玉米棒子很小。乡农技站的技术员听说此事后到现场看了看,对他说,这是接受邻地劣等花粉的原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只有合作才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我想到了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他们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曾携手共渡难关。为什么作为竞争对手,也要合作呢?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谐的。企业之间也一样,各个企业之间应当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合作互利,共同发展!否则,很有可能两败俱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国的腾讯与360之争,也曾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损害用户的利益,但是他们最终明白:合作,则共赢。在闹过一阵之后,也归于平寂。

据说地狱和天堂的设置是一样的:一口大锅,里面有美食;一柄长勺,长得无法够到自己的嘴,却能伸到对面人的嘴里;众人环锅而坐。在天堂,人们用长勺喂着对面的人——这就是合作,大家都吃到了;在地狱,人们都在拼命往自己的嘴里送,却永远也吃不着!

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但是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日与月的合作,让这世界有了热情奔放与温馨浪漫;火柴与蜡烛的合作,让这世界在日月俱隐之后仍有光亮!而人与人的合作,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

【名师点评】本文论据非常充分。有松下幸之助的名言,有神话故事,现实事例,每个论据都肩负着自己的“职责”:名言引入,增强说服力;神话故事,联系材料,且增强趣味性;农民种玉米,反面论证;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的故事,正面论证;天堂与地狱传说,说明不合作的后果。每个事例都围绕着“合作”展开,事例典型,论据充分且说服力强。

名师点睛

说服力,是议论文的生命所在。因为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要服人,就得有充分的事例来证明,有充分的理由来论证。

1.理,要有权威性。这里所说的“理”,是指名人名言。即引用的名人名言,要有说服力。如上面的佳作《由弥勒佛、韦陀的故事想到的》一文,一开始就引用了日本著名商人松下幸之助的话作为开头,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2.事,要有广博性与典型性。广博,就是指事例要充分,因为一个单薄的论据,只能是个例,而多个事例的呈现,使论证的道理具有普遍性。如上面的佳作《由弥勒佛、韦陀的故事想到的》一文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多个事例,而且各个事例又起着不同的作用,说服力强。

3.合,要找到切入点。事有了,理有了,并不能万事大吉。因为对事例的叙述是有讲究的,同一事例叙述的侧重点不同,论证的中心思想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将“理”“事”融合。如上面的佳作《由弥勒佛、韦陀的故事想到的》中的几个事例,都具有多种阐述角度,但是本文在举例时,侧重了“合作”的角度,突出了中心,强化了主旨。

3.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久前,在上海进行的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中,60名高一男生中有一多半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该项测试,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在三分之一能及格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也只是勉强能做7个引体向上,而能做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仅有两三人。

【立意指津】题目中的材料介绍的是上海某次学生体质测试抽测的情况,总体来看,材料反映了一个令人焦心的情况:现今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很差的。由此,我们要思考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中学生的体质如此之差?中学生体质这么差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应该有许多话可以说。写作时,可以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指出其危害并提出解决办法;也可以对中学生体质差的危害进行分析,以引起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写作时,要有理有据,不能只列举现象,不分析问题。

【佳作展台】

别让“东亚病夫”的悲剧重演

不久前,在上海的一次中学生体质测试抽测中,60名高中男生中竟然有一多半引体向上得零分,其结果令人震惊。这还是我们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吗?这还是富有朝气与活力的中学生吗?虽然这次抽测只有60名高一男生参加,但这个抽样结果却让我们看到物质充裕、营养充足背景下中学生体能的逐渐下滑,这不能不让人担心“东亚病夫”的悲剧会在中华大地上重演。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如今学生们个子高了,身体却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不仅引体向上“零分滚滚来”,田径测试也经常是“红灯高高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过于注重“智”的提升,而忽略了“体”的增强,对体育教育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就算体育教育一再被有关部门关注和强调,但学校评价体系仍然是围绕“教学质量”这个核心转的。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体育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一些学校的体育课成了随时都可以被其他科目占用的“副科”,甚至有些学校的高三直接没有设体育课。在此种环境下,学生自然是极少有增强体质的机会的。

其实,一个优秀的学生绝不应该只在文化课上拔尖,更应该有强健的体格。可现实是,我们的一些学校甚至会要求或允许成绩好的学生不上体育课、不参加运动会。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未来培养出的将是只有学识而没有健康的人才。到那时候,我们有可能会因为体质差而影响我们国家的未来。那岂不是让“东亚病夫”的悲剧又重新上演了?

杜绝“东亚病夫”的悲剧在中华大地上重演,首先应从学校做起。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合理安排课程,绝不能让体育教育缺失,重视体育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学识与体能并重的意识。再者,要从中学生自身做起。学习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健康而强壮的身体对中学生也同样重要。中学生要有主动的意识,要在日常生活中适时地进行体育锻炼,不能因为学习而不上体育课。

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故而,培养学生既要“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蛮其体魄”。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学校的评价标准彻底走出%8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