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15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15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_副本

(一)历史性变革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从两方面理解:

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②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安排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1)第一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第二个阶段。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1.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五大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

①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发展。

①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发展。

①解决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4)开放发展。

①解决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①原因: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端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都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知识拓展】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2017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

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_副本

考向一 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从两方面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领域。

(2)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1)所谓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发展上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又有大量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别比较明显。

(2)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加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还存在发展不够稳定和不持续的情况。

【典例1】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

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平均化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同步富裕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④符合题意;加强社会建设,应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②说法错误;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同步富裕,③说法错误。

考向二 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1.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风险过度积聚、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质量发展;反之,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否属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典例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①深化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

②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力

④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生产决定消费,①错误;处置僵尸企业应综合境用多种宏观调拉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区剂对待,②不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力,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正确;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着民生,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正确。

考向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原因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措施

(1)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2)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分配方式,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典例3】“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目前,中国正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这要求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始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④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是未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①②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选;不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长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故排除③;④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发展质量,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选。

考向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1.实体经济的内涵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2.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典例4】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事关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影响传导正确的有

A.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

B.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管理更加科学→企业活力增强

C.大力发展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D.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发展向好

【答案】D

【解析】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使存贷款利率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A传导错误;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可以使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但企业的科学管理属于企业内部问题,所以清理不合理收费与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没有直接关系,B推导错误;发展股权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从而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但企业资金压力缓解与企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没有直接关系,企业要靠科学管理和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C推导错误;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增强,发展向好,D推导正确。

考向五 怎样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措施 地位 具体措施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弥补不同民族和地区在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

【典例5】习近平指出,我们不再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这要求我们

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④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外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故①②正确。③“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我国发展的立足点是扩大内需,而不是扩大外需,故④不选,选A。

3_副本

1.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号召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这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开展消费扶贫需要

①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②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③构建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信用体系

④把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当作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据国家统计局公报,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 %,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B.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D.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2019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赴境内外旅游人数均再创新高。春节黄金周,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酒店价格或多或少都会涨价,有的上涨50%甚至100%,一套房消费者要比平时多花几百元至千余元不等,但仍一房难求。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应加强对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监管,打击涨价行为

②春节期间景区住房供不应求,旅游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③春节期间国内游成本上升,促使出国游人数再创新高

④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经济和国家整体实力有了大踏步的飞跃,创造了中国速度。下列表格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说明: 学科网

① 人均GDP大幅提升,稳居世界前列

② 对外经济成绩斐然,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③ 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④ 居民收入跨越提升,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①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②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

④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下列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①强化金融监管→逐步减少国债发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②开展产业扶贫→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助力脱贫致富

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区域发展→助力农村地区脱贫致富

④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9年5月6日下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数据分论坛在福州举办。会议以“数据驱动,融合创新”为主题,提出要扎实推进大数据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大数据建设

①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②发挥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③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实体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④表明创新和协调发展是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井冈山市荷花乡大仓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挖红色历史,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共享村庄”,将红色培训、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不断激发乡村活力。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大仓村振兴的影响路径是

A.开发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B.增加村民就业→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D.村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9.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下列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是

①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

②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了经济增长,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③培育新动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产业体系的规模速度型增长

④以质量为导向实施宏观调控,推动永续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关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对。据此,可以推断

说明: 学科网

①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②科技进步和企业规模扩大会使“拐点”自然出现

③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有助于“拐点”的出现

④收入水平提高和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秋分已至,稻谷飘香,蟹肥菊黄,提醒着人们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①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

②提高了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自豪感、获得感

④增加了农民的按劳分配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2018年健康中国峰会以“整合式健康服务助力健康城市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④需要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_副本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2.(2018·江苏政治)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表明

①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②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江苏政治)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2018·天津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②→① D.④→①→③

5.(2017·江苏政治)2017年2月5日,新世纪以来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该文件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

A.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B.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C.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6.(2017·江苏政治)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呈蓬勃发展态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约为7.5%,显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

A.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B.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C.有利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D.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7.(2017·江苏政治)某村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赢得了农民高度认可。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

①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③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7·全国卷1)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9.(2017·天津文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从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项目

地区

PM2.5年均浓度 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3年 2016年 2013年 2016年
北京 90 73 2.61 2.57
天津 96 69 1.89 1.85
河北 94 70 2.42 2.37

①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进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的扩大

③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A【解析】开展消费扶贫需要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①②符合题意;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说法错误;开展消费扶贫需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但不能把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当作决定因素,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B【解析】本题考查分配公平的知识。材料表明我国2018年的扶贫成绩,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意味着我国在促进分配公平方面的进步。而分配意义上的“公平”就是“共同富裕”之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B当选。A是“同义反复”,不构成因果关系;C与材料所述无关,也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D的结果是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脱贫人口的增加,排除。故选B。

3.C【解析】春节黄金周期间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酒店价格或多或少都会涨价,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说明了春节期间景区住房供不应求,旅游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②④项符合题意;春节黄金周期间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酒店供不应求,出现价格或多或少上涨现象,符合价值规律,国家不应该打击正常涨价行为,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出国旅游人数再创新高的情况,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4.D【解析】材料未涉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①不符合题意;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②表述错误;从材料给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三项数据均大幅度增长,说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居民收入增长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5.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要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加强改革创新,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②③正确切题。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说法错误,①不选;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企业行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6.C【解析】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开展产业扶贫,从而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有助于脱贫致富,②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举措分析正确;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有利于污染防治,建设美丽中国,④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举措分析正确;强化金融监管与逐步减少国债发行无必然联系,逐步减少国债发行也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无关,①传导错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与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无直接关系,③传导错误。故本题选C。

7.B【解析】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数据分论坛以“数据驱动,融合创新”为主题,提出要扎实推进大数据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大数据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实体企业带来重大机遇,①③适合题意;大数据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但不是决定作用,②错误;创新是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④错误;故本题选B。

8.A【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该村深挖红色历史,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共享村庄”,将红色培训、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这有助于开发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故A选项传导正确。B选项错误,村民收入的提升与开发乡村资源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C选项错误,开发乡村资源不会直接导致村民脱贫致富。D选项错误,乡村脱贫致富是乡村旅游兴起所带来的最终结果。选A。

9.B【解析】②选项错误,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③选项“规模速度型增长”的表述不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以及以质量为导向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可持续发展均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①④选项正确。选B。

10.A【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认真观察图片信息,可以获取的信息是“进入工业化初期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当人均GDP到达一定程度后,环境污染逐步趋缓”,①适合题意,④错误;“拐点”自然出现说法错误,排除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有助于“拐点”的出现,③适合题意;故本题选A。

11.B【解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自豪感、获得感,①③符合题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一定能够提高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不一定增加了农民的按劳分配收入,②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2.A【解析】2018年健康中国峰会以“整合式健康服务助力健康城市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②适合题意;我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说法错误,排除③;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

【直通高考】

1.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因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实现区域之间产业的优势互补,从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也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因此,B、C、D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但不涉及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A不恰当,但符合题意,入选。故本题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融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增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农村土地在性质上属于集体经济,①错误。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农村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未体现城乡一体化,④不符合题意。选C。

3.D【解析】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使贫困人口减少,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③→②→①传导路径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排除;其他选项均应排除;故本题选C。

5.C【解析】面对我国当前的实际,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项正确。

6.B【解析】数字经济并不一定都局限在国有经济范围内,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说法不准确,A项不选;材料中中美日等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与分配制度相关,C项不选;材料也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D项不选。

7.A【解析】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①正确;“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体现了发展农村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应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③不选;材料体现的是农业集体经济改革,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材料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无关,④不选;故本题选A。

8.D【解析】突破本题难点要认真审题,抓住国内生产总值概念中“国内”和“生产”两个关键信息。注意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地域来确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的产值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D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不是为社会提供劳务,不创造价值,排除A。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既不是生产产品,也不是为别人提供劳务,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排除B。

9.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图表题,需要我们学会审题,横看具体年份PM2.5的平均浓度、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对比,纵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状况的对比,①的说法从表中无法看出,PM2.5平均浓度,京津冀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三地是呈现下降趋势,可见②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③的说法不妥,错在“根本改善”上。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上看,京津冀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三地也是呈现下降趋势,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所以本题选B。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答案整门打包购买,价格优惠,有需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