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35 灿烂的中华文化-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35 灿烂的中华文化

1_副本

(一)中华文化发展史

⒈古代辉煌的历程:

⑴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⑶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⑷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⑸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⑹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

⑺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⒉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⑴近代衰微的原因: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⑵再创辉煌:

①原因: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⒈源远流长

⑴含义: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侧重于纵向和动态,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⑵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并设有史官,这些史官大都终身世袭。我国历史上编纂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不是只有文字和史书典籍,还有其他见证。不能将汉字等同于文字,汉字只是文字的一种。

⒉博大精深

⑴含义:博大精深,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侧重于从横向和静态的角度,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⑵表现: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⒈含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⒉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①第一、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如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借鉴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儒、释(佛)道三家信奉的神供奉于一堂。

②第二、中华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③第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吸收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既互相驳难,又相互吸收,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正是总揽百家思想的体现。

(四)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2_副本

考向一 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华

文化

的基

本特

征之

源远流长是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的断代而言的,是从纵向角度说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世界上只有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化只是源远却没有流长,这是从文化的发展轨迹上说的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一帆风顺,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微和现代再创辉煌的过程
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创辉煌
重要

见证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典例1】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

A.中国是悠久的文明古国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

【答案】B

【解析】世界最初的几个文明,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绵延不绝,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B符合题意。

考向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的比较

汉字 史书典籍
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典例2】《竹书纪年》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的成果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竹书纪年》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表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史书典籍并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字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④说法错误,史书典籍并不是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的成果。故选B。

考向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典例3】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国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体现了文化的个性,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向四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类别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侧重点 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未中断过 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联系 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典例4】《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表明

①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独树一帜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对秦汉以前各种理论的吸收,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黄帝内经》阐述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①②④符合题意,选C。

考向五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
区别 中华民族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 一个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总和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
联系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由不同的区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民族角度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典例5】藏族文化是一种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高原文化,也是一种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下形成并发展的文化。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①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

②中华文化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

③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藏族文化促进了藏族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③符合题意,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并不是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④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藏族文化促进藏族的发展,没有涉及中华文化。故选B。

考向六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典例6】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割让半殖民地,许多犹太人移民到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商业中心。随后又有数万名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的屠杀而来到中国。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材料说明

A.犹太文化具有独立性

B.欧洲文化具有排他性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

【答案】C

【解析】“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符合题意。

3_副本

1.“梅”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咏梅写梅一直为中国文人所好。文人笔下之梅,既有“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寒士之梅的品质,更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战士之梅的傲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同时也表达着中国人对自身高尚品格的追求。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文人笔下之梅意象丰富,说明文学艺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梅”所象征的高洁坚毅品格,与伟大奋斗精神相得益彰

④继承和弘扬“梅”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中华文化

①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两岸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台湾同胞的价值观念

③承载着国家的精神价值,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④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灵魂家园,增进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筷子看似平凡无奇,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能在这轻轻的双筷子里窥得一二。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这表明筷子

①全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②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丰富情感

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见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5.新疆曲子剧俗称“新疆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由新疆汉、回、锡伯等民族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曲子历史演变、发展表明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借鉴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

③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特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要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曾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百姓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这表明中华老字号

①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认定

②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③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月球地理实体命名,通常是谁先探测,谁优先命名。2019年2月15日,我国完成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月球又增加了“天河基地”“织女”“泰山”等五个中国“景点”,为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和基础数据。这些结合古人瑰丽想象的命名

①传承了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文化

②扩大了我国科技成就的国际影响力

③决定着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④体现了我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表明

①绘画和诗歌一直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②文化创新基础是诗画艺术结合

③文学和艺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④中华文化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十二朋友园”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全球首创。在这座神奇花园甲,有12幅大型马赛克壁画,生动描绘出化身中国十二生肖的迪士尼及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的角色。这表明

A.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

10.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例如,鼎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庄重威严感。这说明

说明: 学科网

①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花馍,也称“面花”,是中国民间传统面塑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乡间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馊头、枣花;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鸡、面猪等;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传统习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9年7月下旬,内蒙古金莲川赏花节暨锡林郭勒“两部马道”穿越活动即将在元上都遗址旅游区盛大开幕。元上都是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在全力做好元上都遗址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下列对元上都遗址保护的看法合理的是

①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民族文化遗产是体现民族文化包容性的载体

③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文化遗产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而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的“敬德保民”思想。从“敬德保民”到“以人民为中心”可以看到中华文化

①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③辉煌悠久而亘古恒定 ④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阵阵驼铃,丝绸之路留下千年不绝的传唱;座座古迹,天山南北讲述着历久弥新的璀璨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既推动了各民族文化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区域文化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④文化的影响取决于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_副本

1.(2019·江苏卷)“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由此可见

说明: 学科网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8·全国1卷文综)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全国2卷文综)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江苏政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5.(2016·天津文综)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9·浙江4月)由于掌握传统版本的说唱艺人越来越少,世界上最长的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经典资源渐渐消失。为了抢救整理这部史诗,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团队遍访说唱艺人,收集资料,对流传于藏族、蒙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格萨尔》分别进行整理研究。经过三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为编撰《格萨尔文库》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研究团队开始了最后冲刺2018年《格萨尔文库》终于付梓。《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再放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角度,指出抢救整理《格萨尔》的意义。

7.(2018·江苏政治)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D【解析】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观点错误。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②观点错误。“寒士之梅的品质和战士之梅的傲骨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同时也表达着中国人对自身高尚品格的追求”说明“梅”所象征的高洁坚毅品格,与伟大奋斗精神相得益彰,继承和弘扬“梅”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D【解析】“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说明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中华文化承载着国家的精神价值,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灵魂家园,增进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③④符合题意。把中华文化的作用夸大,①观点错误。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观点错误。故本题选D。

3.C【解析】“全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把筷子的作用夸大化,①观点错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能在这轻轻的双筷子里窥得一二”说明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丰富情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②③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C。

4.C【解析】材料主旨未涉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未涉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B不符合题意。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平等协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新疆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由新疆汉、回、锡伯等民族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这表明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差异,而且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借鉴,①④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文化的差异不能决定经济、政治的差异,应该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表述错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会消失。本题选A。

6.C【解析】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百姓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这表明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些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②④符合题意。品牌认定并不能决定文化传承,①错误。文化价值会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③错误。故本题选C。

7.A【解析】题中,“天河基地”“织女”“泰山”这些结合古人瑰丽想象的命名传承了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文化,嫦娥四号着陆点的命名为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和基础数据,这扩大了我国科技成就的国际影响力,①②符合题意。嫦娥四号着陆点的命名不能决定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错误。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题意不涉及,④错误。故本题选A。

8.D【解析】“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与诗相互渗透,互补不足,表明中华文化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文学和艺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提高艺术情趣,③④符合题意。绘画和诗歌可以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但并不是一直相互交融、密不可分,①说法错误。文化创新基础是社会实践,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9.B【解析】“十二朋友园”通过12幅大型马赛克壁画,生动描绘出化身中国十二生肖的迪士尼及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的角色。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外文化交流,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A与题意不符。“十二朋友园”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不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与题意不符。文化交融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D【解析】鼎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庄重威严感,这表明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这表明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④符合题意。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故本题选D。

11.B【解析】花馍,是中国民间传统面塑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乡间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习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色彩,①④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错误。蒸花馍是民间传统习俗,而不是民族节日,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2.D【解析】元上都是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对元上都遗址保护,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说明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元上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④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不是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①说法错误。民族文化遗产并不是体现民族文化包容性的载体,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3.B【解析】从“敬德保民”到“以人民为中心”,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中国共产党遵循其基本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①④符合题意。从“敬德保民”到“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文化纵向的传承,与横向上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无关,②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曾经辉煌,近代衰微,现代正在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并不是亘古恒定,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4.A【解析】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既推动了各民族文化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阵阵驼铃,丝绸之路留下千年不绝的传唱,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符合题意。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独领风骚,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③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而不是取决于特定文化环境,④错误。故本题选A。

【直通高考】

1.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题目中不涉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古文字“犁”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正确;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涉及该知识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此题以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为背景材料,考查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这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更好地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经济意义,不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涉及。故本题选C。

4.A 【解析】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故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错误。

5.A 【解析】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正确;传承的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③错误;④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选A。

6.【答案】(1)《格萨尔》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抢救整理这部史诗有利于传承辉煌悠久的中华文学艺术,展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文化。

【解析】(1)本题要求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角度,指出抢救整理《格萨尔》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注意的是答题的范围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角度,其次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材料中,《格萨尔》的经典资源属于世界上最长的活形态史诗,说明了这部史诗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抢救整理《格萨尔》史诗,有利于传承辉煌悠久的中华文学艺术,展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文化。以此解答即可。

7.【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设问要求分析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考生分析时要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传统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等方面分析。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答案整门打包购买,价格优惠,有需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