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46 真理和认识过程-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考点46 真理和认识过程

1_副本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是一种典型的主观真理论,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的确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不能认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东西就是真理

(1)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的东西,把真理局限于主观认识范围以内是错误的。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它的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2)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①区别

a.真理是指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谬误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②联系: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误区警示

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

一定时期,受到客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原先人们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必须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只有一个”是否矛盾?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具有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知识拓展

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范畴,与物质相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与实践相对应。意识与认识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2)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真理是一种认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

(3)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了科学理论,所以科学理论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不一定是科学理论。

(四)把握真理的“三统一”

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要具体把握每一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如果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只是照搬真理,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3.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表现在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知识拓展

正确理解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从每一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具体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一个方面上、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2.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而且人类实践活动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不断发展,为实践发展提供认识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3.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_副本

考向一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正确反映。

【典例1】2017年我国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并围绕“三权分置”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出台相关顶层设计方案。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从土地流转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

①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④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②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对事物的认识不需要推翻已有的真理。题目中,2017年我国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并围绕“三权分置”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该改革表明了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故①③选项入选。选A。

考向二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的区别、严格的界限,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不能混淆。

(2)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②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而,只要再回到论题适用的范围,恢复它存在的条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含义是人们可以从错误认识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典例2】“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这句话在微信朋友圈被刷爆了!但体育专家指出,过于肥胖者由于下肢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经受到较大压力,跑步会给下肢关节“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因此,建议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跑步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③体育专家说的话更有说服力,更有用,所以是真理

④体育专家和普通人的认识都是对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材料中专家认为,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跑步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这体现了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选A;③不选,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不因专家和权威的改变而改变;④不选,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有绝对性。

3_副本

1.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快财富创造速度的同时,两极分化加剧、文明冲突升级、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显现,马克思主义对于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这反映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将观念变为现实的直接现实性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不同时代的真理性品质

④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富起来的阶段,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强起来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使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坚定前行的思想火炬。这说明

①对于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多种真理表现形式

②对于真理的不断追求是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而向前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新修订的《生活与哲学》教材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该论述旨在强调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④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物理材料中的原子只能以固态、液态或气态这三种状态之中的一种存在;但研究人员发现在极端条件下,某些元素可“一人分饰两角”,同时展现出固态和液态的特性,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物质形态:链融态,其中原子可同时以固态和液态存在。这说明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人们可以借助“思维的眼睛”认识客观世界

③实践的发展否定了人们已有的科学认知

④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③实践中获取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2019年4月10日21时,全球六地同时召开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科学家通过分布全球的观测点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历时10余年,成功“捕获”黑洞的影像。长久以来人类关于黑洞的探索,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影像印证。从认识论的角度,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器官拓展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②受主客体因素影响,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黑洞理论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它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型风暴。头脑风暴法的合理性在于

①观念越是奇异,越是与众不同,越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

②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每个人的观念都蕴含真理性认识

③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观念的交流、碰撞有利于深化认识

④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往往不同,观念的交流、碰撞有助于形成较全面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_副本

1.(2019·浙江4月)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这表明

①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

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

③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8·江苏政治)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3.(2018·海南政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6·全国卷1文综)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6·上海政治)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6.(2016·全国卷3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D【解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今世界问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①不符合,③符合;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学者们希望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④符合。故本题选D。

2.D【解析】题中,党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而向前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对于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①错误。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错误。故本题选D。

3.A【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强调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不体现学习书本知识,③不合题意;题干不体现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④不合题意。本题选A。

4.A【解析】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物理材料中的原子只能以固态、液态或气态这三种状态之中的一种存在;但研究人员发现在极端条件下,某些元素可“一人分饰两角”,同时展现出固态和液态的特性,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物质形态:链融态,其中原子可同时以固态和液态存在,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也说明人们可以借助“思维的眼睛”认识客观世界,①②符合题意。实践的发展并没有否定人们已有的科学认知,③错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错误。故本题选A。

5.D【解析】此题考查真理、认识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在古代,人们认为蜾蠃喂养螟蛉为子。而今天,人们发现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这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的相关内容,①与材料不符,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是真理还是谬误均来自实践,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6.D【解析】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②③符合题意。追求真理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①说法错误。真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不是客观与主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C【解析】科学家通过分布全球的观测点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历时10余年,成功“捕获”黑洞的影像。长久以来人类关于黑洞的探索,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影像印证。从认识论的角度,这进一步佐证了黑洞理论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②④符合题意。实践拓展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①错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这是唯物论角度,不是认识论角度,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8.D【解析】头脑风暴法的合理性在于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观念的交流、碰撞有利于深化认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往往不同,观念的交流、碰撞有助于形成较全面的认识,③④符合题意。头脑风暴法的合理性在于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型风暴,而不是观念越是奇异,越是与众不同,越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①说法错误。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并不是每个人的观念都蕴含真理性认识,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直通高考】

1.C【解析】人们在相继使用各种方法失败后,最终引进的叶甲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②说法正确;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说法正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且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①④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本题选择C。

2.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2年前,美国用胚胎分裂技术克隆羊,22年后,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D不符合题意,选C。

3.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基本属性是客观性,①说法错误,不能说真理依据主体变化而变化;②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排除①②,选D。

4.C【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是错误的;新型智库建设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要与时俱进,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③适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5.C【解析】“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即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A与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正确与否,D与题意不符。

6.【答案】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②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

③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④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结合材料,可从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等角度回答。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