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考真题1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201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201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

1.(2分)下列词语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涤(tiáo) 断壁残垣 蓦然(突然,猛然)

B.拮据(jiē) 自出心裁 瞰望(从高处向远处看)

C.窒息(zhì) 冥思遐想 愕然(吃惊的样子)

D.媲美(pì) 物竟天择 朔方(北方)

2.(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死灰复燃

C.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生活、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同学们不耻下问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玉树地震已过去一年多了,灾区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勇敢而善良的那些志愿者

B.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

C.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顽强拼搏,才会获得最大的胜利,登临人生的顶峰

D.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意志,磨练同学们的独立精神,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

4.(10分)请你补写出下那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

(1)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何其芳《秋天》)

(3)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用《爱莲说》中的句子填写)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

(5)《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亲人的思念的两句是:   ,   。

(6)《木兰诗)中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句子是:   ,   。

(7)请用你积累的古诗词表达对即将分别的同学的依恋或祝福:   ,   。

5.(2分)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环湖巡查组在青海湖畔的甘子河褡裢湖湿地检测到1只颈部佩戴橘红色旗标的斑头雁,经验证系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这是青海湖保护区自1975年成立以来,在30多年的环湖巡查史上首次发现印度环志的斑头雁。

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一道,并称为青海湖四大鸟类,是青海湖周边栖息的主要夏候鸟。与以青海湖湟鱼为食的鸬鹚、鱼鸥、棕头鸥不同的是,斑头雁以湖边的青草为食。经过多年的封湖育鱼,生态保护工作,青海湖目前已形成碧草千里、鱼鸟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面,斑头雁也渐渐将这里当成自己的乐园。此次发现的戴有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说明,青海湖的生态更好了,更多的斑头雁被碧草千里、食物充沛、环境清新的青海湖所吸引。

(选自2011年5日20《西海都市报》,有删改)

三、标题

6.(3分)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反映了什么问题。

菁优网:http://www.jyeoo.com

标题:

反映了问题:   。

7.(3分)以“油菜花节”“梨花节”“郁金香节”“桃花节”“花儿演唱会”“草原风情节”等为情景,从以下词语中选择四个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并在文中所选用的词语下画横线)

闲情逸致 低回婉转 蜂围蝶阵 沁人心脾 相映成趣

精美绝伦 摇曳生姿 尽态极妍 叹为观止 人声鼎沸。

二、综台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

8.(7分)日月山中学九年级开展“经典伴我行”读书活动,请你也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请为你的同学从《骆驼祥子》《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四部名著中推荐一部作品,写出你的推介词。

(2)李霞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出了下面的读书心语,请你也顺着她的句子仿写两句。

李霞:读《繁星•春水》,如品一杯茶,茶香满口,回味悠长。

仿句:①

(3)时下还有不少同学在看“言情武侠”“休闲娱乐”之类的书籍,请你劝勉他们阅读学校提倡的经典作品,该怎么说?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7分)

9.(4分)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最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

10.(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造饮辄尽

(2)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亲旧/知其/如此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今齐/地方/千里 D.前人/之/述备矣

(3)乙文提到令“臣”感激的两件往事是   和   (用四字词语概括),并在乙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表达的志趣同的句子。

(4)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5)“不求甚解”现在多指学习不透彻,工作不深入。而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2分)

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巍巍昆仑山

昆仑山居群山之首,是世界著名的大山,它是青藏高原的化身。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贯亚洲中部,被誉为“亚洲脊柱”。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横贯新疆、西藏、青海、四川4省区,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在青海境内称东昆仑山,长1200公里。东昆仑山绵延千里,壮美雄奇。山下河流汇集、水源充沛。虽然这里高寒缺氧,却是高原野生动物成长的乐园,有藏野驴、野牦牛、雪豹、金雕、猞猁、棕熊、盘羊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它们在昆仑山中一代代繁衍生息,是昆仑山的骄子。

莽莽昆仑,横空出世,气势磅礴,群山起伏。一座座奇峰拔地而起,穿越云层,山体被白雪,山腰白云缭绕,银装素裹,格外壮美。昆仑山口位于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昆仑山口地势,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生态环境,自然景色壮观。这里群山横亘、雪峰突兀,草原草甸分布广阔。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经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时节,山坡谷地生长着点地梅、虎耳草等高原冻土荒野野生植物,草丛中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耸立着两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奇峰﹣﹣玉虚峰和玉珠峰。两峰终年白雪皑皑,以昆仑六月雪的奇观闻名天下。云雾缭绕的雪顶,浅灰土色的山峦,棉花般的云朵轻轻地萦绕着山腰,远远望去,就像两个身着薄纱的仙女,亭亭玉立。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昆仑的神话传说。位于昆仑源头的黑海便是西王母的瑶池仙境,那里有长寿仙桃和不死之药。每年八月初八,西王母在瑶池举行配套盛宴,招待众多大佛和神仙,这里成立众神汇聚的圣地。相传,周穆王曾经乘着八匹骏马驾的车,日行三万里,西游昆仑,和西王母相会在瑶池,并向西王母祈求长寿仙桃,但最终没有讨到,只好遗憾地回去。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巍峨的昆仑山,以它独有的雄姿屹立在青海高原上。巍巍昆仑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这里群山横亘(   )、雪峰突兀(   ),草原草甸分布广阔。

(2)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掩盖 高耸 稀薄 衰弱 B.掩盖 挺拔 稀少 衰弱

C.覆盖 挺拔 稀少 脆弱 D.覆盖 高耸 稀薄 脆弱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写西王母举行蟠桃盛宴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一个与昆仑山有关的神话传说故 事的名称(选文提到的除外)。

(5)昆仑山已经成为万众向往的圣地。旅游部门想要在昆仑山口树立一块宣传牌,请发挥你 的才智写一句标语。

12.(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采访归来,驱车赶往西宁。

天上飘着纷乱的雪花,把青藏高原上的大山都染白了。刚刚走出几公里,我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

“上学了没有?”“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现在看来,她的境遇决不会像我想象的那么孤苦。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以前,她或许从电视里看到过外面的世界,和外面世界的人们。但那些都是虚幻的,遥远的,这一次,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于是,她向外面的世界,向这个国家,发出了第一句真挚的心声:谢谢!

谢谢!这是她的第一次生命感受,这是她的第一次面向外界的喊话,这是她的第一篇作文!虽然只有两个字,却是最准确最真诚的表达!

大雪簌簌地落着,很快就掩盖了她的头发和衣服。转眼之间,她变成了一个晶莹的白雪公主。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雪仍然在落着,她坚毅地捧着纸板,面向大路,面向远方,静静地沉默着,像一个小小的思想家。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28日,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写天气的寒冷尤其多次写到雪,有何用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词巧妙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心理活动,请你找出来并结合这个词揣摩小女孩的心理。

(4)阅读全文后,藏族小姑娘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5)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

13.(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题一:一张奖状,是用汗水换来的奖品;一张笑脸,是用真诚赢得的奖品;一缕阳光,是太阳赐予大地的奖品……有的已经拥有,有的正在期待。请以“奖品”为文题作文。

题二: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到达,因为我喜欢到达时的放松。”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出发,因为我喜欢出发时的新奇。”是啊,人生没有终点,追求永不停止。出发是为了到达,到达就意味着出发。请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201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

1.(2分)下列词语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涤(tiáo) 断壁残垣 蓦然(突然,猛然)

B.拮据(jiē) 自出心裁 瞰望(从高处向远处看)

C.窒息(zhì) 冥思遐想 愕然(吃惊的样子)

D.媲美(pì) 物竟天择 朔方(北方)

【考点】13:注音;14:常见易错字;22:字词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道题考查字音和字形、字义,要根据积累作答。

【解答】A.“涤”应读“dí”,其余正确。

B.“拮”应读“jié”,“瞰望”意义为“从高处向下看”,其余正确。

C.正确。

D.“物竟天择”应为“物竞天择”,其余正确。

故选:C。

【点评】要注意积累常见汉字的读音以及意思,例如洗涤、蓦然、瞰望、物竞天择等等。

2.(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死灰复燃

C.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生活、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同学们不耻下问

【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49: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来写眼泪的流出,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B.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来写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情况,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C.不堪回首: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来写对往事的回忆,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D.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为了让学生学会该题,一定要指出错误的原因。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玉树地震已过去一年多了,灾区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勇敢而善良的那些志愿者

B.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

C.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顽强拼搏,才会获得最大的胜利,登临人生的顶峰

D.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意志,磨练同学们的独立精神,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

【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语序不当,改为“灾区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勇敢而善良的志愿者”;

B.正确;

C.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把“只要”改为“只有”;

D.动宾搭配不当,改为“为了磨练同学们的意志,培养同学们的独立精神”。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10分)请你补写出下那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

(3)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用《爱莲说》中的句子填写)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5)《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亲人的思念的两句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6)《木兰诗)中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

(7)请用你积累的古诗词表达对即将分别的同学的依恋或祝福: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解答】(1)问渠那得清如许(注意“那”的写法)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注意“梦寐”的写法)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清涟”的写法)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注意“驰”的写法)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注意“柝”的写法)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1)﹣(2)是连续性默写,能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3)﹣(7)是理解性默写,注意揣摩所涉及的名句。

5.(2分)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环湖巡查组在青海湖畔的甘子河褡裢湖湿地检测到1只颈部佩戴橘红色旗标的斑头雁,经验证系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这是青海湖保护区自1975年成立以来,在30多年的环湖巡查史上首次发现印度环志的斑头雁。

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一道,并称为青海湖四大鸟类,是青海湖周边栖息的主要夏候鸟。与以青海湖湟鱼为食的鸬鹚、鱼鸥、棕头鸥不同的是,斑头雁以湖边的青草为食。经过多年的封湖育鱼,生态保护工作,青海湖目前已形成碧草千里、鱼鸟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面,斑头雁也渐渐将这里当成自己的乐园。此次发现的戴有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说明,青海湖的生态更好了,更多的斑头雁被碧草千里、食物充沛、环境清新的青海湖所吸引。

(选自2011年5日20《西海都市报》,有删改)

【考点】C4:提取新闻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况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具体方法是: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要句子;3.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解答】分析:本语段的导语是第一自然段,通过通读,明确“对象”是:青海湖。事件是:首次发现印度环志的斑头雁。

答案:青海湖首次飞来印度斑头雁。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读懂语段内容,提炼主要信息。

三、标题

6.(3分)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反映了什么问题。

菁优网:http://www.jyeoo.com

标题: 我们在等着你。

反映了问题: 图画表现了,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技能性人才,而发展滞后的职业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

【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82:图(表)文转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审清图意是关銉。然后考虑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答】观察此图,从挤挤的人群上高举的招工广告牌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在招工而且是技能性人才,而且他们不约而同的向一方看,一扇大门中“黑板、教师、学生,”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这是学校,这样我们可以想到,一方面是急着招工,一方面是学生还在学习,人才需要缺口很大。

答:标题:我们在等着你。

反映了问题:图画表现了,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技能性人才,而发展滞后的职业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点评】解答此题,观察图意是关銉,然后综合考虑,选择简洁的语言拟定标题,“等”字表现了他们的焦急状态。而后是简介图意。

7.(3分)以“油菜花节”“梨花节”“郁金香节”“桃花节”“花儿演唱会”“草原风情节”等为情景,从以下词语中选择四个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并在文中所选用的词语下画横线)

闲情逸致 低回婉转 蜂围蝶阵 沁人心脾 相映成趣

精美绝伦 摇曳生姿 尽态极妍 叹为观止 人声鼎沸。

【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76:选词造句 造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道题考察选词造句、造段,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和词语,加以联想,语句通顺即可。

【解答】首先选取一场景,例如:油菜花节,根据油菜花节的特点,如花香引来蜜蜂蝴蝶,花香沁人心脾,歌手歌声低回婉转,现场人声鼎沸等选定四个词语:如,蜂围蝶阵、沁人心脾、人声鼎沸、低回婉转。展开写作即可。

答案示例:二三月间,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大地上镶了一道有一道的金色。花儿迎着料峭春寒争妍斗艳,花丛间早已是蜂围蝶阵,漫天的花香沁人心脾。游客们纷至沓来,现场的演唱会人声鼎沸,歌手们低回婉转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这片金色的花海,这些组合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啊!

【点评】本道题综合性较强,要根据所选的情景选用成语,表达要合理。

二、综台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

8.(7分)日月山中学九年级开展“经典伴我行”读书活动,请你也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请为你的同学从《骆驼祥子》《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四部名著中推荐一部作品,写出你的推介词。

(2)李霞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出了下面的读书心语,请你也顺着她的句子仿写两句。

李霞:读《繁星•春水》,如品一杯茶,茶香满口,回味悠长。

仿句:① 读《水浒传》,如饮一杯酒,芳香浓烈,余韵绵绵

② 读《红楼梦》,如赏一幅画,辛酸悲苦,一览无遗

(3)时下还有不少同学在看“言情武侠”“休闲娱乐”之类的书籍,请你劝勉他们阅读学校提倡的经典作品,该怎么说?

【考点】77:仿写语句;83:情景对话;84: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名著知识积累、句子仿写、口语交际,综合性比较强。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题目要求从《骆驼祥子》《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四部名著中推荐一部作品,要注意结合作品的内容来谈,突出所介绍名著的特点,以达到推介的目的。

(2)本小题考查句子仿写。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这里要注意结合名著的特色来仿写,不能天马行空的写。

(3)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可以谈经典的价值意义,围绕这个中心来劝说。

答案示例:

(1)《名人传》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三位主人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这些都很能激励我们直面困难,汲取精神养料。

(2)读《水浒传》,如饮一杯酒,芳香浓烈,余韵绵绵。

读《红楼梦》,如赏一幅画,辛酸悲苦,一览无遗。

(3)同学你好,“言情武侠”“休闲娱乐”之类的书籍就好比是快餐,我们只能暂时得到没有营养的快乐,但经典不一样,经典却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形成我们的人生积淀。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7分)

9.(4分)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最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

【考点】E6:诗歌意境鉴赏;E9:诗歌思想情感;EJ:边塞征战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首抒怀诗,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绪,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词人远离家乡,心中思念,只能借酒排解,但想到自己的功业还未成就,还需要在边塞苦等战机,就只能是把思乡之情埋在心底了。

答案:

(1)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因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所以虽思乡却难回的矛盾心理。

译文:

西北边塞秋来风景与江南不同,大雁南飞去衡阳,无半点留恋之意。四周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号角一起响起,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绪,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听惯了幽怨的羌笛,见惯了秋霜满地,征人深夜不能入睡,将军白发长,士卒热泪泣。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10.(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造饮辄尽

(2)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A.亲旧/知其/如此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今齐/地方/千里 D.前人/之/述备矣

(3)乙文提到令“臣”感激的两件往事是 三顾茅庐 和 临危受命 (用四字词语概括),并在乙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表达的志趣同的句子。

(4)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5)“不求甚解”现在多指学习不透彻,工作不深入。而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

【考点】DG:文言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译文:

【甲】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乙】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处偏远,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注意把握古今义的差别。

②句意为: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可结合“造访”一词的词义来帮助记忆。

(2)本题考查断句知识。题干中的诵读节奏即是指朗读时的停顿,停顿: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节奏的断句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

A项,句意为: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选项诵读节奏正确。

B项,句意为: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以当世之事”为完整一句,状语后置,中间不可断开;“咨臣”实为“咨于臣”,中间也不可断开。选项诵读节奏不正确。

C项,句意为: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今齐地”意为“今天齐国的土地”,“方千里”意为“方圆千里”,两句中间应作停顿。选项诵读节奏不正确。

D项,句意为:前辈人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叙述已经很多很多了。“前人之述”不应断开,其后应停顿。选项诵读节奏不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立足于对这两件事情的理解,结合题干找到原文相关语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句意: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第一件事是先帝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诸葛亮,并向诸葛亮询问当时的大事,故应填写“三顾茅庐”。第二件事是后来又遇上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诸葛亮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命令,故应填写“临危受命”;题干句表达的是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志趣,与乙文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志趣相同,都不求富贵名利,只愿安稳生活。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兹”,代词,与“若”同义;“俦”,辈,同类。句意为:这话大概说的就是黔娄这类的人吧?

②句重点词语有:“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句意为:于是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5)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立足于对文意的理解,结合题干找到原文相关语句。

从文中可知,五柳先生的读书“不求甚解”是指他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和现在的“不求甚解”不是同一个意思。五柳先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快乐满足。他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精神享受来读书,故只求领会要旨即可,而“不求甚解”。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②往、到

(2)A

(3)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画线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①这话大概说的就是黔娄这类的人吧?②于是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5)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这与他的“不慕荣利”的人生志趣有关。读书不在谋利,而在于满足求知和精神的享受,所以“不求甚解”。

【点评】“达”的解释:

1、到,到达(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2、传达,达到(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

3、显贵(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2分)

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巍巍昆仑山

昆仑山居群山之首,是世界著名的大山,它是青藏高原的化身。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贯亚洲中部,被誉为“亚洲脊柱”。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横贯新疆、西藏、青海、四川4省区,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在青海境内称东昆仑山,长1200公里。东昆仑山绵延千里,壮美雄奇。山下河流汇集、水源充沛。虽然这里高寒缺氧,却是高原野生动物成长的乐园,有藏野驴、野牦牛、雪豹、金雕、猞猁、棕熊、盘羊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它们在昆仑山中一代代繁衍生息,是昆仑山的骄子。

莽莽昆仑,横空出世,气势磅礴,群山起伏。一座座奇峰拔地而起,穿越云层,山体被白雪,山腰白云缭绕,银装素裹,格外壮美。昆仑山口位于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昆仑山口地势,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生态环境,自然景色壮观。这里群山横亘、雪峰突兀,草原草甸分布广阔。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经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时节,山坡谷地生长着点地梅、虎耳草等高原冻土荒野野生植物,草丛中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耸立着两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奇峰﹣﹣玉虚峰和玉珠峰。两峰终年白雪皑皑,以昆仑六月雪的奇观闻名天下。云雾缭绕的雪顶,浅灰土色的山峦,棉花般的云朵轻轻地萦绕着山腰,远远望去,就像两个身着薄纱的仙女,亭亭玉立。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昆仑的神话传说。位于昆仑源头的黑海便是西王母的瑶池仙境,那里有长寿仙桃和不死之药。每年八月初八,西王母在瑶池举行配套盛宴,招待众多大佛和神仙,这里成立众神汇聚的圣地。相传,周穆王曾经乘着八匹骏马驾的车,日行三万里,西游昆仑,和西王母相会在瑶池,并向西王母祈求长寿仙桃,但最终没有讨到,只好遗憾地回去。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巍峨的昆仑山,以它独有的雄姿屹立在青海高原上。巍巍昆仑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这里群山横亘( gèn )、雪峰突兀( wù ),草原草甸分布广阔。

(2)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A.掩盖 高耸 稀薄 衰弱 B.掩盖 挺拔 稀少 衰弱

C.覆盖 挺拔 稀少 脆弱 D.覆盖 高耸 稀薄 脆弱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写西王母举行蟠桃盛宴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一个与昆仑山有关的神话传说故 事的名称(选文提到的除外)。

(5)昆仑山已经成为万众向往的圣地。旅游部门想要在昆仑山口树立一块宣传牌,请发挥你 的才智写一句标语。

【考点】13:注音;23:词义辨析;81:新闻 广告 标语;A4:说明方法;A7: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昆仑山。作者首先介绍了昆仑山的位置,然后介绍了昆仑山的气势磅礴,美丽壮观,最后介绍了昆仑山的神话并进行总结。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读准课本上的字音,并且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亘”字见的比较少,容易读半边,错读为“héng”,“兀”字则容易弄错声调,平时要注意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选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辨析近义词所用语境的不同。

“掩盖”一般用在“掩饰自己的过失或者过错;掩盖丑事”,“覆盖”指“积雪覆盖着地面”;所以排除A和B;

“挺拔”多指“亦形容高超出众;刚健有力”,“高耸”就是高而直的意思,所以选择D;

“稀少”就是很少,不多;“稀薄”多指密度小,不浓厚;形容高山中的空气,用“稀薄”;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通过双引号的标点符号,可以看出是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具体作用为增添了文采,突出了昆仑山的…的特点。

(4)此题考查学生对传说作用的体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从全文角度思考传说所起到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效果上的作用。效果上:使昆仑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文章具有神奇浪漫的色彩;神话故事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

(5)此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尽量用上修辞来表达。巍巍昆仑,气势磅礴;亚洲脊柱,谁与争锋?

答案:

(1)gèn;wù;

(2)D

(3)引用说明(引用名人诗词),突出了昆仑山雄奇壮美的景象,且使文章富有诗意,增强了文采和气势。

(4)使昆仑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文章具有神奇浪漫的色彩;神话故事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

(5)巍巍昆仑,得天独厚;亚洲脊柱,谁与争锋?

【点评】做作用类题目可以从内容上、效果上、结构上三方面来思考。

12.(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采访归来,驱车赶往西宁。

天上飘着纷乱的雪花,把青藏高原上的大山都染白了。刚刚走出几公里,我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

“上学了没有?”“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现在看来,她的境遇决不会像我想象的那么孤苦。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以前,她或许从电视里看到过外面的世界,和外面世界的人们。但那些都是虚幻的,遥远的,这一次,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于是,她向外面的世界,向这个国家,发出了第一句真挚的心声:谢谢!

谢谢!这是她的第一次生命感受,这是她的第一次面向外界的喊话,这是她的第一篇作文!虽然只有两个字,却是最准确最真诚的表达!

大雪簌簌地落着,很快就掩盖了她的头发和衣服。转眼之间,她变成了一个晶莹的白雪公主。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雪仍然在落着,她坚毅地捧着纸板,面向大路,面向远方,静静地沉默着,像一个小小的思想家。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28日,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写天气的寒冷尤其多次写到雪,有何用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词巧妙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心理活动,请你找出来并结合这个词揣摩小女孩的心理。

(4)阅读全文后,藏族小姑娘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5)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玉树灾后,“我”碰到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雪中对外面的世界表示“谢谢”的事,表达了对小女孩的懂事,感恩的赞扬。

【解答】(1)该题考查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找到主要人物,她做了什么事,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2)该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往往是衬托作用,高原恶劣的环境,衬托出小卓玛的形象,突出主题。

(3)该题考查的是句子里词语的作用,找到“迟疑”,再把小女孩的矛盾心理描写出来即可。

(4)该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这要结合故事情节去分析,从小女孩一直在雪里站着可以看出她的坚强,从她对人不停的谢谢,可见她有感恩的心,是懂事的孩子。

(5)该题考查了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先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主题去理解,把小女孩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答案:

(1)小卓玛坚定地立在风雪中向人们表达感激之情。(概括是要围绕记叙文的要素)

(2)表现高原恶劣的环境,衬托出小卓玛勇敢、坚强、镇定、执着的形象,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3)“迟疑”,包装精致的食品吸引了小卓玛,她想接受,但又想到灾区其他孩子更需要这些东西,因而犹豫不决,表现了她此时此刻矛盾的心理状态。

(4)①有感恩之心,②坚定和倔强,③懂事,④镇静和成熟等(至少答出其中三点)

(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雪中的小卓玛比喻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的形象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同时也看到了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

【点评】阅读理解文章要从主要内容入手,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卓玛的美好事迹,让人感动。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

13.(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题一:一张奖状,是用汗水换来的奖品;一张笑脸,是用真诚赢得的奖品;一缕阳光,是太阳赐予大地的奖品……有的已经拥有,有的正在期待。请以“奖品”为文题作文。

题二: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到达,因为我喜欢到达时的放松。”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出发,因为我喜欢出发时的新奇。”是啊,人生没有终点,追求永不停止。出发是为了到达,到达就意味着出发。请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考点】L1:命题作文;L3:话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一)这是一篇“材料+命题”类型的作文。在作文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材料中的信息均提示考生可以从奖品的角度来写作,写作时可以围绕该词语来写。

【思路点拨】“一张奖状,是用汗水换来的奖品;一张笑脸,是用真诚赢得的奖品;一缕阳光,是太阳赐予大地的奖品…这些奖品,有的已经拥有,有的正在期待。”这段话提示考生可以扩大写作空间,从奖品的原义和比喻义和引申义来写。

【误区指南】可能是受到提示性材料的干扰,很多同学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写材料中的几个素材,这样写毫无新意,我们要跳出材料重新审视关键词语:奖品,力争有自己新的思路。

【文体选择】写作要求有这样一句话: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是我们熟悉的文体,请选定你最擅长的来写,所以本文可写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二)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也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容易让考生寻找到写作思路,但想写好它,却有点难度,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话题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

【审题立意】作文要求: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抓住里面的关键词语“出发与到达”来构思文章,“出发与到达”也就是起点和重点,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确定话题作文的写作思路,即缩小题目的内涵,可以在话题上加上限制性词语,使它的内涵缩小,比如:《青春﹣﹣﹣我的起点》、《到达理想》等。

【思路创新】这里的“出发与到达”可以写它的原义,写一次出门或者旅行的出发与到达,也可以写它的比喻义或者引申义,把人生的某一阶段的开头结尾写出来,两种思路都可以,第二种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

【文体选择】适合写一篇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创新指导】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发现的几个美好瞬间,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解答】【例文一】

奖品

在我十几年的生命旅程里,得到过各式各样的奖品。这些奖品的重量大小不一,可无一例外都要经过我的努力。而付出的多少,就成了衡量奖品分量的标杆。

小时候,我隔三差五的得到奖品,或是一朵小红花,抑或是一支笔,再不就是一个漂亮玩具。可长大后,得到奖品的频率越来越低,奖品的形式也变了样。一个盖着学校印章,写着“优秀学生”的笔记本;一本写着“一等奖”的书。是因为我不如以前优秀了吗?思索之后明白了﹣﹣奖品的分量变了。

记得在幼儿园,我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那里的老师们每天都挂着笑脸,每天都会有数不胜数的鼓励和赞许。当老师让我们安静时,我就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吃午饭时,我就大口大口的吃饭,乖乖的不弄脏衣服;中午休息时,我就在小床上安安静静的午睡。每当我做到了这些点滴小事,老师就会送给我一朵闪亮的小红花作为我乖巧听话的奖品。当我的额头上戴上一朵小红花时,心里的高兴和自豪也会跟着小红花一起闪闪发亮。我几乎每天都能得到它,可小红花的命运总是很悲惨﹣﹣在我玩耍时被碰掉在哪个落满灰尘的角落。

在初中,同学之间的竞争激烈了很多,各种比赛也纷纷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老师鼓励我参加一次演讲比赛,而我十分怯场,因为胆小而始终不愿参加。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参加了比赛。我反复修改演讲稿,一次次请老师指导。经过一个多月辛苦漫长的准备,我终于可以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十分惊讶,原来我一直在否定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到!赛后,学校送给我一本《傅雷家书》作为奖品,扉页十分醒目地写着我的名字和我取得的成绩。那本书像是有了魔力,每次一翻开它,心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就会油然而生。它一直被我呵护有加的存放在书柜中,这个奖品已成为我鼓起勇气,突破自我的见证!

奖品的变迁,也诉说着我成长的过程。经过时间的淬炼,虽然我得到的奖品越少、为此付出的努力也越大,可是奖品的意义就越深远、分量也越重。奖品的分量,也就不断的促使我更加优秀。

【例文二】

从终点出发

朋友,当抵达终点时,请不要松懈,从终点出发吧!朝着自己的梦想,带上成功之后的那份淡定与自信,向未来提出挑战,不断的超越自我,不再理会背后的沉重,心无旁骛的,用以往的努力,从终点出发!

从终点出发,寻找未来新的挑战!居里夫人是明智的。当她拥有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荣誉后,她却没有骄傲,更没有满足,她坚信:荣誉都是昨天的,当昨天获得了荣 誉之后,“昨天”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画上了句点。人应该向未来看齐,不断挑战,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正因为居里夫人有着这样一股敢于面对 未来的挑战的信念,才使她可以安然的把奖牌给女儿做玩具,才让她不断的突破了自我,在世界的发展中依旧光辉熠熠!从终点出发,甩掉曾经的包袱和负担!若爱迪生失败一次,就将此作为发明事业的终结,郁郁寡欢,不再“出发”那恐怕现在我们还需点着煤油灯,在微弱的灯光 下,读书、工作。幸运的是爱迪生每失败一次,就将此作为新的起点,丢掉失败带来的包袱与负担,从终点出发,重新开始。在几千次的“出发”后,终于他实现了 自我!

若方仲永在拥有禀人的天赋后,不为了谋利而放弃后天学习,那他一定能和历史光辉的潮流中,流下亘古的芳名和不朽的文学作品,可惜的是方仲永将自己的天赋捆成一个巨大的包袱越来越重,而天赋也在时间中磨光了,于是泯然众人矣…

从终点出发,拾起回忆中努力的点滴!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武力和独裁摧毁了封建旧秩序,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他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保持资本主义的长久利益,他倡导用法律规范来资本主义秩序,他公布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成为以后立 法的典范。作为军事家的他,经历了无数征战,其正义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最后却因骄傲而兵败滑铁卢,拿破仑说道:“我从来没有打过这样一个会 战,而且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在我有生以来我都不曾经历过如此焦急不安的生活,我必须坦率承认,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失败!”这一战使拿破仑的军事生涯结 束了,他终于可以“休息”了!他的星辰已经损落,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试想如果他忘记着荣誉与成功,把每一次的成功作为一个新起点,重新出发,像以往一 样努力、谨慎,拾起回忆中的那种从容与拼劲,那结果还会是这样吗?成功后有成就感是人之常情,但成就感也需克制一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成就感化为自信,在努 力的基础上加以自信,来帮助我们成功!

出发,带着梦想和希望,站在终点处,像小鸟一样无拘无束的出发!出发,携着努力与自信,站在终点处,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的出发!出发,忘掉荣誉与失败,站在终点处,像蝴蝶一样没有负担的,轻松出发!

【点评】【例文一点评】一写到奖品,我们常规的思路是写怎样的奖品,把奖品当成后缀词语,而这篇文章的思路正好相反,把奖品放在“分量”前面,重点写分量,却也时刻照顾到“奖品”这个关键词,可谓用心良苦,这种思路值得我们提倡,写出了新意,也容易获得高分。

【例文二点评】这是一篇关于起点终点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从终点出发,题目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别出心裁。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层层深入,举的实例能充分证明中心论点。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2/1 18:39:20;用户:星光;邮箱:orFmNt9Sl5o9zVVGxqq8R8Yve1Uc@weixin.jyeoo.com;学号:24989655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