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答题 (共2题,共100分)
1. 简述中国古建筑中木结构的三种形式。 (50分)
☆考生答案: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 结构方式,由立柱、 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 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 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宫殿、 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 结构方式。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 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 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 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 . 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这种构架以柱直 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 ” 穿逗架 ” 和 ” 穿斗架 ” 。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 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 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 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 省工、 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 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 墙。因此,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这些 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 在山墙 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3 . 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 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 再在 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汉墓仍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 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 《 淮 南子》中有 ” 延楼栈道,鸡栖井干 ” 的记载。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 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
★考生得分:42 分 评语: |
2. 以琉璃瓦和彩画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丰富的特点。 (50分)
☆考生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 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 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 (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 着绿树蓝天, 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 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在表现中国 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强,起初是从陶瓷发展而来 的,从出土实物得知,在殷代即已经有了原始的瓷器,其质地与琉璃瓦很近似。 但是由于琉璃毕竟是贵重材料, 所以直到南北朝、 隋、 唐时期才开始在建筑上使 用, 其时仍然是在局部作为点缀装饰。 到宋、 元时期出现了用琉璃瓦全部铺盖屋 顶或包砌全部建筑的情况。 现在河南开封的北宋佑国寺塔 (俗称铁塔) 就是全部 用琉璃砖瓦包砌的。到了明、清时期,琉璃瓦件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量也大大 增长, 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便大量使用了琉璃砖瓦。 琉璃瓦的色泽明快, 颜 色丰富,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等。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 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也不 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 “ 剪边 ” (镶边)。在王府 和寺观, 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 清朝雍正时, 皇帝特准孔庙可以使用 全部黄琉璃瓦,以表示对儒学的独尊。琉璃瓦件大约可分作四类:一类是筒瓦、 板瓦, 是用来铺盖屋顶的。 第二类是脊饰, 即屋脊上的装饰, 有大脊上的鸱尾 (正 吻),垂脊上的垂兽,戗脊上的走兽等,走兽的数目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等级而 决定。明清时期规定,最多的是十一个,最少的是三个,它们的排列是,最前面 为骑鹤仙人,然后为龙、凤、狮子、麒麟、獬豸、天马 …… 等等。第三类是琉璃 砖, 用来砌筑墙面和其他部位的。 第四类是琉璃贴面花饰, 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纹样的图案,装饰性很强。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艺术部分。我们今天看见天安门城楼、故宫三大 殿以及天坛、 颐和园、 雍和宫等等重要建筑的室内外, 特别是在屋檐之下的金碧 红绿彩画, 使这些阴影部分的构件增强了色彩对比, 同时使黄绿各色屋顶与下部 朱红柱子门窗之间有一个转换与过渡, 使建筑更觉辉煌绚丽, 这实在是一种很成 功的手法。 我们追溯其源, 建筑彩画也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根据目前所知的 情况, 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建筑物内外涂色绘画了。 秦 汉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已形成一定的制度和规格,宋《营造法式》 上有详细的规定。 明清时期更加程式化并作为建筑等级划分的一种标志。 考其产 (function() { var impMonitorUrls = []; var clickMonitorUrls = []; function visitUrl(url)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url; return img; } function visitAllUrls(urls) { for (var i = 0; i < urls.length; i ) { visitUrl(urls[i]); } } function addEventListener(node, event, func, useCapture) { node = node || document; useCapture = useCapture || false; if (node.addEventListener) { node.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 useCapture); } else { node.attachEvent(‘on’ event, func); } } function init() { var imgLin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_link’); if (imgLink) { addEventListener(imgLink, ‘click’, function() { visitAllUrls(clickMonitorUrls); }, false); } } function req_imp12() { visitUrl(“https://eduad.baidu.com/impression/wenku_post_json?p=ELVmcmt5akxZVr532vZEfcwovRFWV2oXVPNqa_VtM8idy7aZhMrhtakqI783KHbMruoCl7XzKoGfCuZBDFafmbsSqPA84DXznlZSQCRnwiv8N-6qy3qz7nrfmdhl5LPT_mRGmWdLkIUISp98T9oIbVIqWfByiAhuZQVBLTAlfDWRC_t8ST2bVVZnWXGRidXVgUrzXi-qdr8LkY0e36yplQDMdC7GVcFr421p2wuNBZ2_qAjbSbOt9kmgR9di3JbXQPjfSv2YTu8OtPILJEqoiFToIdV-8NRgNLpguUg_ayjOEEEw18IsFePzUXbchZJs2_4JNldaU6QXN7aPxKmYdqhncGHtg0AKsoX1I3UQkrZtUY2YFr0UYABqkke4XhUQlUUiB6RjooK1ZZAHejpdWFTtLK0O3Hzxgiggr5WksNrU_gZ8Gdi1YKslfv12DWmMeFR5o4btBOrm70SoH5Oxbet67DRn4bfFeRirhWbTNZsebil0V2Sc_xr4gi6dDUgF&price=0”); visitAllUrls(impMonitorUrls); init(); } if (window.attachEvent)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req_imp12); } else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req_imp12, false); } }) (); .product { position: relative; } .adv-logo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px; z-index: 100; } .ad-label { left: 1px; } .dsp-logo { right: 1px; } 生与发展, 建筑彩画也有实用和美化两方面的作用。 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壁 表面。 古时候有一种椒房, 即是在颜色涂料中加上椒粉, 不仅可以保护壁面和梁 柱而且还可散发香气驱虫。 装饰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房屋内外明快而美观。 彩画的 图案早期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 并逐渐绘画各种动植物和图案花纹, 后来逐步 走向规格化和程式化,到明清时期完成了定制。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是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彩画,分为和玺(以金色龙凤为主要题材)、金线大点 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雄黄玉、雅五墨等,它们都以用金多少和所 用的主要题材来定其等次贵贱。 另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 “ 苏式彩画 ” (苏指苏州) , 它的特点是在梁枋上以大块面积画出包袱形的外廓, 在包袱皮内绘各种山水、 人 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戏剧题材。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彩画,如故宫太和 殿的柱子以贴金沥粉缠龙为饰,遵化清东陵慈禧陵在楠木梁枋上素底描金彩画, 达到了金碧辉煌登峰造极的地步。 朴素淡雅的色调在中国古建筑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 园林、寺观,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 新秀丽。 北方山区民居的土墙、 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 甚至有 一些皇家建筑也在着意追求这种朴素淡雅的山林趣味, 清康熙、 乾隆时期经营的 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个特点是和 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 所以, 中国建筑很早就采 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 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 同时增加美感, 达到 实用、 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 梁架, 或在斗拱、 梁、 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 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
★考生得分:41 分 评语: |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