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科中考真题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市中考历史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历 史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它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2000多年前,它将中国与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指的是

A. 丝绸之路 B. 瓷器之路 C. 海上丝绸之路 D. 一带一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辟,“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选项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

2. 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A. 张仲景 B. 祖冲之 C. 毕昇 D. 蔡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对圆周率值计算做出了杰出贡献,B正确;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A排除;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排除;蔡伦改进了造纸术,D排除;故选B。

3.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齐民要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查到。选项A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农业著作;《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井冈山红色旅游区”的是

A. 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 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C. 两军会师,根据地建设 D. 武装起义,八一建军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与朱德等在井冈山会师,C符合题意;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是党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不符合题意;万里长征是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不是井冈山,B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这一天被定为八一建军节,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为

A.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错误指挥,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遵义会议无关,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 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故D符合题意;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故A不合题意;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B不合题意;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7. 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D. 各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符合题意;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各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D排除。故选择B。

8.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9. “这既是中国外交在70年代重大成就,又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材料评述的是

A. 万隆会议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建交 D. 中美建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这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万隆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与题意不符;C项1972年中日建交,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题意不符;D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B. 香港在1997年回归

C. 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成一体

D. 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香港在1997年回归、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成一体,都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对文艺复兴的看法和态度,D符合题意;故选D。

11.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下列选项中代表这一潮流的成果是

A.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B. 斯蒂芬森·火车

C. 本茨·汽车 D. 莱特兄弟·飞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使用蒸汽为动力,发明了火车机车,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B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在1765年,而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是在1785年,排除A;本茨制造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都是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排除CD。故选B。

12.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主战场都在欧洲 B. 都是反法西斯战争

C. 根本原因都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都是正义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不仅仅在欧洲,还有亚洲和非洲,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反法西斯战争,排除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排除D。故选C。

13.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巴黎和会期间担任英国方面的财政专家,他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凯恩斯认为的“胜利者最凶暴的行为之一”是指

A. 《九国公约》 B. 《凡尔赛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没规定具体赔偿金额),同时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共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新秩序,这些条约构成的世界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材料中“巴黎和会期间”“协约国的赔款政策”可知是《凡尔赛条约》,故B符合题意;《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签署条约,排除A;《辛丑条约》是1901年是八国联军同清王朝签署的条约,排除C;《马关条约》是日本同清政府签署的条约,排除D。故选B。

14. 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A. 卢沟桥事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德军进攻苏联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41年”、“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美苏争霸 B. “一超多强” C. 多极化趋势 D. 冷战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演说、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北约成立”结合所学可知,四副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政策。冷战政策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成立北大西洋组织(简称北约)。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30分)

16. 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它具有远见,大公无私,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使当地的自然经济日遭破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求生计,或进入外资在华企业做工,或充当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及外国轮船海员,第一批产业工人由此诞生。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南京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有关?

材料二:从1912到1919年间,全国工人罢工130多次。工人的罢工最初还主要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五四运动中,各地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展现出了伟大的力量……

——选自《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2)依据材料二,五四运动前后,工人斗争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3)材料三中“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答案】(1)内容:开放通商口岸(或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变化: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或从罢工到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说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或历史)舞台。(或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3)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使当地的自然经济日遭破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求生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或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内容有关。

(2)依据材料二“工人的罢工最初还主要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五四运动中,各地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展现出了伟大的力量”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前后,工人斗争方向发生的变化是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第二小问:此变化说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或历史)舞台;(或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大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7. 近代化是人类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其具体表现为:政治上追求民主和法制;经济上追求工业化和大机器生产;思想文化上追求民主、科学、平等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865年由曾国藩规划、李鸿章督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原材料加工购买了美国旗记铁厂的设备,核心制造机器是花了6万8千两白银从美国买的新型“制器之器”,工匠几乎全是西方工程师……

——部分选自《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成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该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材料二: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历史教学用书》八年级上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

材料三: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美国1787年宪法

(3)上述材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原因:中国近代化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成果: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中华民国建立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信息可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成立与洋务运动有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2)依据材料“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中华民国建立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第一小问:依据上述材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是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18.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材料一中“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举一项措施。并根据内容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4)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1)事件:三大改造。

(2)原因:①打破了“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措施:复兴:①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或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救济:①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②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或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改革:①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②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特点:国家(或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4)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循序渐进;改革的本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等等。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三大改造。

(2)结合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者全会①打破了“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举一项措施是复兴:①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或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救济:①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②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或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改革:①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②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小问:根据内容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或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4)综合上述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改革的认识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循序渐进;改革的本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等等。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