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1.5分)
1.(1.5分)如图的作者被誉为“后画中九友”。他就是出生于衢州龙游的( )
A.余绍宋 B.方光焘 C.毛子水 D.赵友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余绍宋的相关史实。吴伟业作有《画中九友歌》,其中他赞称明末清初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王时敏、王鉴九位画家为“画中九友”。
【解答】余绍宋是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余绍宋平生旨趣尽在金石书画、画学论著、方志编纂,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余绍宋被誉为“后画中九友”。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余绍宋的相关史实。
2.(1.5分)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下列同属于这一领域的著作是( )
A.《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
B.《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和《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史实。
【解答】《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所以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是B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相关史实的掌握。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3.(1.5分)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识记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解答】由材料“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可知,“国体之改革”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描述错误,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④描述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认识。需正确认识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
4.(1.5分)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关键是对图表的解读。
【解答】观察图表并结合所学知,X轴代表时期,Y轴表示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及重大事件。
5.(1.5分)1825年9月的一天,史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机车试车。一位马车夫赶着一辆四匹马拉的马车与其赛跑,结果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一结局的出现得益于( )
A.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B.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流水线生产成为一种趋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动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解答】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动力,1825年,史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旅行者号”机车,蒸汽机强大的动力,把马车远远落在了后面,因此这一结局出现得益于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1.5分)下列这张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著﹣﹣《世界:一部历史》。
1492年 |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 |
16世纪初期 |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
1555年 | 中国首次玉米种植记录 |
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解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16世纪初期,原产于亚洲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1555年,原产于美洲的玉米被引进到中国,因此表格反映的是促进了物种交流。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1.5分)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 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解答】题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这里”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8.(10分)秦灭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崔瑞德 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和货币造型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
(3)上述材料中的各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图一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措施,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天下。图二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措施,把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
(2)由材料二“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可知,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
(3)据材料和所学知,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后世王朝的货币大多采用圆形方孔造型;郡县制成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
故答案为:
(1)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
(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
(3)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后世王朝的货币大多采用圆形方孔造型;郡县制成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9.(8分)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见图)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根本依据。
(2)根据材料二的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探索这条革命道路的历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国革命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材料一“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可知,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根本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故答案为:
(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中国革命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31 18:52:27;用户:OLD&BLACK;邮箱:orFmNtzxsL940RsowDfvavB8ux_Y@weixin.jyeoo.com;学号:37168561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