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形成性考核作业1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是( A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D  )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哲学是( C  )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5、哲学基本问题是(  B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6、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9、社会存在是指( D  )

  1. 社会管理体制        B. 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2. 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D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方式

 

  评阅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BD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性是(  BCD  )

A阶级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CD  )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CD  )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评阅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第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等特点。第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答:(1)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客观的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的,认识第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世界的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从认识广度上看,是有限的,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第二,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从认识深度上看,是有限的,是近似正确的反映。承认认识有待于向纵深发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如18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但在社会意识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和法国,但社会意识却比英、法两国先进。第三,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互相制约。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0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