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各科考点一遍过讲义01–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考点09 分子和原子-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09 分子和原子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一、分子

1.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1)“保持”指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物理性质的。例如,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没有刺激性气味。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混合物。

二、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

(1)原子概念的理解,关键把握两点:化学变化;最小。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4)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和分子的联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硅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考向一 用微粒基本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典例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故选B

【答案】B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2.(2019·河北中考)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3.(2019·益阳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 mL H2O与10 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分子间有间隔

考向二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典例2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被破坏物质的化学性质随之改变,选项正确;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比如金属,选项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4.(2019·吉林中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2020·上海市静安区初三期末)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化学反应 D.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易误警示

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分子就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 B.2H C.H2 D.H2O

2.“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2020·来宾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201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在仪式上有许多气球组成阵型飞向天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大气压强的降低,气球体积不断变大,最后炸裂。以下关于气球上升时体积变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B.气球内气体分子数增多

C.气球内气体分子分裂为其他新分子

D.气球内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4.(2020·阳泉市盂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

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5.(2020·开封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乙醇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氯化钠 B.氨气

C.金刚石 D.汞

6.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实验后B烧杯内溶液颜色为无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汽油挥发说明汽油分子的体积增大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D.将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8.(2020·南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9.(2020·福建省龙岩市初三期末)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

B.警犬执行任务时,靠嗅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

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后萎缩成了很小的微粒

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10.(2020·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初三期末)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干冰升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碳在氧气中燃烧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通过上述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可分,____________不可分。

(2)请在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3)C框内物质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2.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2019·扬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铁 C.氯化钠 D.氧气

2.(2019·襄阳中考)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3.(2019·成都中考)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品红溶解 B.篮球充气 C.酒精挥发 D.柳絮飞扬

4.(2019·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

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5.(2019·百色中考)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

A.汽油要密封保存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

6.(2019·福建中考)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7.(2019·哈尔滨中考)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 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D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8.(2019·陕西中考)“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9.(2019·长沙中考)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10.(2018·潍坊中考)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质量很小

11.(2018·邵阳中考)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12.(2018·常德中考)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13.(2018·柳州中考)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14.(2018·百色中考)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5.(2018·常州中考)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6.(2018·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17.(2018·滨州中考)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8.(2018·河北中考)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变式拓展

1.【答案】C

【解析】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是由于干冰升华造成的。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故选C。

2.【答案】D

【解析】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的大小、质量、数目都不变。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10mL H2O与10 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故选D。

5.【答案】D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和原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之间都有间隙,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故选D。

6.【答案】B

【解析】A、不同分子和原子不管是质量还是体积都不能比较大小,但是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故A不正确;B、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即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B正确;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参加化学反应,故C不正确;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但运动的快慢由构成的物质和外界条件决定,故D不正确。故选B。

考点冲关

1.【答案】D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故选D。

2.【答案】A

【解析】A、图A表示纯净物中化合物,故选项正确;B、图B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图C是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图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间隔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大气压强的降低,气球体积不断变大,最后炸裂,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的数目、体积也没有变化。故选D。

4.【答案】C

【解析】A、自然界中水的循坏,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不符合题意;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不是分子体积变小,符合题意;D、通过气味辨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首先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我们能闻到气味,再者是因为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组成,故两种气味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B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D

【解析】A、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氢有剩余也是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A、按下开关,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以上,而不是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故选项错误;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错误;D、松开开关时,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故选项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警犬执行任务时,靠嗅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光照后间隔变大,水汽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C、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正确;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正确;故选B。

11.【答案】(1)分子 原子

(2)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混合物

【解析】(1)通过上述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在B框内应补充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如下图: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C框内物质是由不同种的分子质构成的,属于混合物。

12.【答案】(1)NH3+HCl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NH4Cl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d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小,故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更快

【解析】(1)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题试卷、教案、课件、教学论文、素材等各类教学资源库下载,还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讯! NH4Cl。(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因为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d。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D

【解析】A、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很小,不是分子间有间隔,不是分子可以再分。故选D。

3.【答案】D

【解析】A、品红溶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B、篮球充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C、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D、柳絮飞扬,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A、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因为汽油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要防止运动大空气中造成浪费,故选项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正确;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A、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正确;B、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错误;C、状态③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震动,错误;D、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错误;B、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是由于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 多1个氧原子,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A、在甲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在乙的物质中有单质,不全是化合物,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三个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离子的数目均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是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A、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戌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而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B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与氧气可以被压缩无关,故C错误;氧气能被压缩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变化过程中,分子的大小、数目不变,原子的数目也不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A。

12.【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A、C、D选项各只有一种分子,故为纯净物,错误;B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A说法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B说法正确;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B、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C、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正确;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错误。故选D。

16.【答案】D

【解析】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正确;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错误。故选D。

17.【答案】B

【解析】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正确;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比较小的水分子嵌入了酒精分子的间隔中,正确;D、太阳下温度高,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故选B。

18.【答案】A

【解析】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A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证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故C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A。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